光靠內銷, 納智捷會餓死, 那要如何衝出口呢?

小弟估計, sedan 推出半年後, 月銷量應該僅剩800輛吧
那大陸車市, 能供養納智捷多少份額呢?
以今年1-6月大陸車市來看,有成長的日德車廠成長率約20幾~60幾%(昨日工商時報)
其他大陸車廠都沒啥成長
這種訊息,透露出大陸消費者對於攸關行車安全的交通工具
其"彈性係數"較不受民族情結影響,而會回歸車輛基本面
在此情況下,納智捷在大陸要衝幾輛呢?

另外,以對岸車廠2011出口85萬輛/台轎車,卡車,各式車輛來看
今年應可突破100萬輛, 但他們是採低價策略,
例如南美同規格車輛,豐田賣US$1.2萬, 那大陸車廠大概就賣個US$5千
以價格吸引消費者, 因此今年中國整車出口才有機會破百萬輛,而其主要市場俄羅斯/巴西/非洲
對於中國汽車還能有一定接受度的

相比之下, 納智捷SEDAN 價格, 連在台灣都不具明顯價格優勢了
要推出口, 跟其他國家的FTA又幾乎呆滯了四年,也不樂觀
要靠ECFA 整車出口大陸? 那浙江東風納智捷的角色又是啥?

總之, 納智捷的獲利投資成長迴圈, 個人感覺怪怪的,
或許裕隆已經創造了一套黃金獲利模式了吧~

今日7/13 星期五, 祝瑪總統生日快樂喔

哈哈哈哈哈阿哈哈阿

張安 wrote:
小弟估計, seda...(恕刪)


這....你該去問嚴凱泰 或 胡總吧!!

也許人家是來做功德的..

跟我們買車的小老百姓 有什麼干係?

張安 wrote:
小弟估計, seda...(恕刪)


我不覺得內銷會餓死
看有沒有本事而已
如果有TOYOTA一個月七八千起跳的銷量
如果LUXGEN有這本事還會餓死嗎?
加班加到爆肝都會
納廠應該沒這個能耐,前兩款不是越賣越少嗎?
或許只能靠即將上市的車款衝量吧?
平均月銷600吧,且八成是兩千的~
張安 wrote:
總之, 納智捷的獲利投資成長迴圈, 個人感覺怪怪的,
或許裕隆已經創造了一套黃金獲利模式了吧


如果 [屢敗屢戰] ,再次跌倒 (甚至是故意的?)
卻能換來10倍本益比 (可能還不只!)
(這包括 [大陸投資獲益] 與 [台灣股市獲利] ,它畢竟也算是中概股)

投資500億卻能回收5000億以上

那麼車子能否賣得動? 應該沒差吧!?
個人也覺得這個集團怪怪的...心裡毛毛的

反正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我還是乖乖地作個 [一步一腳印] 的人就好

強森老爹 wrote:
投資500億卻能回收5000億以上

那麼車子能否賣得動? 應該沒差吧!?
個人也覺得這個集團怪怪的...心裡毛毛的

反正 [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我還是乖乖地作個 [一步一腳印] 的人就好...(恕刪)


新店開發案順利成功後,汽車股馬上又會變成資產股喔
呵呵
還是佩服現代汽車鄭周永一步一腳印,走出現代起亞的一片天!

sunlight_huang wrote:
平均月銷600吧,且...(恕刪)


........

小弟有同感


maccc wrote:
我不覺得內銷會餓死
看有沒有本事而已
如果有TOYOTA一個月七八千起跳的銷量
如果LUXGEN有這本事還會餓死嗎?
加班加到爆肝都會


報載國瑞 2011 外銷5萬1千輛/台 至中東
並希望近期 內外銷合計可達20萬輛
這是和泰國瑞的獲利模式
是實實在在看的到的

小弟覺得,台灣市場最大不過40萬輛
又有諸多強勢品牌已先行佔據市場
光靠噱頭, 且許多消費者在乎的配備採取"直上2.0旗艦"才有的貴族心態,
又無價格優勢的情形下
要靠義和團的"愛國心"支持喔
小弟覺得難喔~
FREE BIKER 67 wrote:
厲害、厲害,二位老兄的酸文都進階了

拐著彎、不帶髒字的猜測、暗示、諷刺、消遣,實在是太高明了~


呵呵,其實鄉民在發言時太容易下結論了(常常也包括我自己)
因此欠缺事實的論述,直接跳到結論而讓讀者流於酸文的感覺,
如何陳述自己主觀發掘的事實
確實是"進階"與否的關鍵喔

哈哈哈哈哈哈阿哈花哈 哈阿哈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