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要跑去合歡山上湊熱鬧

感謝大家 捧場 youtube 破300人次 有機會 我在放一些 路上驚險的鏡頭 (當然 有些小白 會上鏡)
還有 Off road 的影片


看看這禮拜有沒有機會 再來玩一次
這個 是 同一地點 part 2
順便通緝一下 依台D3 停在合歡山莊對面馬路的廁所前 我到的時候 她正要倒車出來 我有八八兩生打招呼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OCXFDedbpw
這星期如果還有下雪 在一起去合歡山喔 不過我對你的行車紀錄器比較有興趣
有機會遇到 再交個朋友
不敢不敢 我也是多方比較厚 發現這個台灣之光 真的好玩 我也已經想到 她第三代要有神麼功能了
這個二代已經被我玩到 不只是行車 還有停車防盜 目前最常可記錄 16hrs 停在路邊 有小白撞你 只要鏡頭帶到的地方 都抓得到小白

這兩個車側鏡頭 還有 "護身符"的效果 小黃憋車 看到這兩個鏡頭 就自動退回去 因為怕出事 本來是要來討錢的 怕證據確鑿 賠了夫人又折兵 連機車騎士 塞車亂竄時 也會多看一眼 當然也是退避三舍
看起來 不知道這個周末 合歡山會不會 下雪 期待中
小弟在此 發出邀請 12/31 早上7:00 合歡山小風口 管理站停車場集合啦
預估 雪 會比12/20 或 12/27 還來的厚 跟大 (拜28/29/還有今天的進帳)

明早 非常有可能會 不但看到雪(地上的) 還會淋到雪 (正在下) 還踩到雪(夠厚)踩到滑倒

預計早上兩點 從宜蘭七甲上 7甲47 稍停 有上的同學 遇到再 八八兩聲
禁不住kevinpi大召喚,加上很久沒上三千以上的山(上一次應該有六、七年前了...), 心中又想到那句話「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機會了...」,想一想,2009不管過得如何,最後一天,就放自己一天假吧...
忍不住就輕騎直奔大禹嶺。由於半夜還要泡奶+早上要帶小朋友上學,因此約8:30am才啟程。

有圖有真相^^
▼松雪樓前-1


▼松雪樓前-2


▼合歡山莊前 (雪融成水把鏡頭打濕了,傷眼請見諒)


▼合歡山莊前-下方停車場空地(可以看出雪正在下,還不小...)


■其它參考:
#路線: 台北-雪隧-宜蘭-台七線-七甲-武陵-梨山-大禹嶺-合歡-昆陽-埔里-國道6-國道1-TPE

#去程約4hr, 除宜蘭市區一點小迷途外,一路至大禹嶺都順暢,偶有路隊長,
但能超的情況就超,且中間完全沒停下休息,所以若有載老小建議時間要再加1小時。
山路,彎、窄、視線有限,上上下下又常下雨罩霧的,安全還是第一。
(若是又有會暈的、頻跑廁所的、中間還要吃喝的,那就抓6小時比較保險..)

#台七線在員山路三段有坍方(24°40'52.18"北/121°37'5.29"東),便道可繞行,
但若半夜走的車友請注意晚上無路燈加上若罩霧,不如公路有標線可協助定位。




#過了四季後那個右轉的橋(sorry我不知其名)開始比較有爬山的山路,
從這邊一路到思源啞口,常有很重的濃霧(我走常遇到),
能見度一度不足五米
,有時甚至只能對著中心線/反光標誌慢慢前進,夜行或沒有常開山路的朋友請小心。


▼更濃的霧(這種程度可以開後霧燈了,平常不要亂開會刺眼)


#合歡山無加油站,最近的(應該是往花蓮方向的關原)從松雪樓算也有十幾公里山路,
上山的行程與油料掌握最好功課先做一下。

#大禹領上合歡方向就有上雪鍊的管制,但我中午經過時沒有看到管制人員。
由於是中午時間所以路面狀況稍好,加上已經有別的車壓過,所以要到小風口停車場後
路面才有較多積雪,許多車子是在這邊停路邊上雪鍊。管制標制這邊又一個,但我也沒見到管制人員,
所以就直接通過。

#國外的是乾雪,台灣的雪是溼雪,會黏,有國外雪況駕駛經驗的可比對。

#雪況也會因時間、溫度、日照或陰暗面有差,千萬不要看到路面狀況是好的就一路猛衝,
一個急彎後的山陰面往往路面還在結冰。
這次上去就看到一台車衝到水溝中(還好是山壁那邊);
所以,一大早去雪會比較硬,中午會化掉、變軟,這都是駕駛時應留意的不同。

#台14甲要進松雪樓那一小段積雪已經蠻深的,一般轎式底盤較低的車即便上雪鍊可能都要小心。

#松雪樓中午1:30溫度只有4度(車上顯示),要出車外玩雪,保暖衣物記得備齊。
還有,台灣的雪是溼雪,鞋子最好至少輕型登山鞋有基本防(潑)水等級,那種套個塑膠袋在布鞋就去走的,
跌倒的居多
;要下去滾兩圈的,最好穿雨衣雨褲,有錢買Gore-Tex最好,沒有的話,
一般的(如達欣牌)兩截式(風)雨衣褲,只要能防水就可以(缺點是身體熱氣會透不出去變成水濕在裏面),
有登山經驗的大多知道,保持乾爽(千萬不能保濕啊~)還有風寒效應,是要非常注意的。

另外,如果您的運氣太好了,不但雪況好,天氣還是晴朗的太陽天,千萬記得帶墨鏡,雪的反射很強;
若長時間暴露在這種情況,嚴重的話甚至會傷眼--雪盲!

還有記得皮膚外露的部份(大多是臉部)要上係數高的防曬...很多人都以為只有夏天..不知道下雪還會曬傷...
三千公尺的高山...紫外線比平地強的咧...

===
■LR(D3)雪地駕駛心得:

#1. LR車友,車身提高為off-road mode(D3), 轉雪地模式,沒雪鍊也可順利通過。
但請留意有車轍痕跡的請盡量跟,自己亂開還是有時會卡住。

▼進松雪樓積雪深請跟著車轍痕跡走and注意路人(積雪深度可看出轎式低底盤車應該直接鏟雪了)


#2. 合歡山莊下方原是停車場的區域,積雪已有50~60公分,要在那邊試試身手玩雪地模式還是要注意刁車,
LR車子能力強但請不要過度放大以為自己是開坦克,她畢竟還是有極限的。

▼第一次開這種車練習雪況,居然還開到雪地模式故障
當時手忙腳亂,ROCK mode+加力檔(Low Gear),只見嗶嗶聲+DSC+HDC燈號一陣亂閃,
後來才發現"SYSTEM FAULT, SELECT PROGRAMS UNAVALIBLE",熄火重發就好了。
這種電子的東西...有時就是秀逗秀逗的...
▼▼嗶嗶聲+DSC+HDC燈號一陣亂閃,引擎轉速拉到四千多,重點是...車不動......輪胎空轉..
試著倒車再往前的方式(第一次開雪地不知這樣是否正確),才開出來..


▼▼"SYSTEM FAULT, SELECT PROGRAMS UNAVALIBLE" (???)


#3. 在松雪樓試試身手玩雪地模式前後覺得引擎有一點無力,踩油門沒啥反應...
原因不明...氣壓變化? ...下山又好了..

#4. LR車友,有機會真的可以找機會自己體驗一下,不然花了這個錢還都只在市區/高速走,
很多特異功能都沒有機會發揮,可惜。
這次上山,真的覺得--You can really enjoy this car!! Having Fun!!!
當然,事前做點功課,有機會與同好交流一下收獲也會很多(感謝kevinpi大, 被我煩到應該要抓狂了^^)
有車友同行最好,可以玩瘋一點也比較不怕刁車;
or, 如果只是當一般車開開,那當然就不會想去花時間瞭解她,千里馬也只能當驢
===

寫在最後..

#賞雪的人開始變多了,假日去可能會塞(爆?),能避開就儘量避開,玩起來也比較盡性;
另,開車除了有機會看到雪(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驚喜連連之餘,
請注意路邊隨時出現的路人。還有,真的不要亂丟垃圾..環境真的需要大家一起維持。

#去程沒塞到,回程在中山高一路龜回家..唉...沒辦法...大家都出門了..
total: 504km, 油耗6.7km/L, 含山路上坡趕路and雪地off-road玩好一陣子。

祝大家新年快樂啦~ ^^

臺灣,真的很美!


同步另開一個新版在此
我 身為號召 當然也會隨後奉上 實況錄影 只能說沒人的合歡山莊停車場 好玩阿 玩雪加攀岩
來交作業 同一天 差2-3小時 與daimler 大 擦身而過 不過我是早上 6多 就堵在管制口等開門 來來回回 走了四趟 一個字 爽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1BPeJ6sG5Y

part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7u9RFgCeog

part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jlGZ5_qE4

part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l-hV0aNbmc
精彩耶...kevinpi大...

一大早開真的很過癮...沒啥車可以玩得比較盡性...發現您的車速不低喔..還故意開離車轍痕去破冰一下^^

另外,在合歡山莊前積雪較深的地方,發現您也是會一直前進後退的開,也是因為輪胎空轉嗎?
我當時在合歡山莊前也是遇到這種情形,後來也是發現一味往前開只是空轉,先後退再往前就可以再前進一小段..
這算是雪駕的技巧嗎? thank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