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erJ wrote:
1.輪胎
設法增加接地面積,降低扁平比減少變形率。
增加抓地力為首要目的
2.輪圈
越輕越強壯越好也越貴
搭配輪胎使用!視覺效果也很重要
3.避震器
反應速度、支撐力加強
讓輪胎可以緊接觸地面,獲得最大抓地力
4.彈簧(懸吊系統一部份)
負責載重,決定車身高度,可降低車輛質量的重心位置
讓輪胎可以緊接觸地面,獲得最大抓地力
5.防傾桿
控制懸吊的左右側變形量的範圍
降低側傾,避免重心左右轉移過大
6.來令片(以下三樣為同一系統)
7.碟盤
8.卡鉗
靠活塞夾緊來令磨擦碟盤讓車停止的裝置,活塞大、多、力道強,越能達成。
讓車輛停下,還是要靠輪胎的抓地力才能停下!大鮑魚,大盤子看起來也爽
9.底盤副車架
減少副車架的鎖孔公差,讓車台結構感覺更緊密(沒裝,但是"聽說"效果好)
主要是結構紮實感提昇


簡單敘述一下,可能很多謬誤,請海含(個人認知囉)

各人還是覺得就是增加抓地力,降低質量重心,減少重心過度轉移!
希望幫的上忙
[img]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447/7982192983_415e74ef6e_z.jpg[/img]

mauricelu wrote:
...(恕刪)


感謝mauricelu兄豐富的解釋!

再請教大家,

台中改裝底盤以及改裝輪圈的專業店家,

最好是善長INFINITI車系的店家,謝謝!
還有一樣: 輪圈墊片.
可以加大輪距, 提高過彎極限
用offset較小的輪圈也有類似效果
不過懸吊的力臂也會加長, 懸吊會變軟
所以彈簧和減振筒可能需要再調整

qk8888 wrote:
還有一樣: 輪圈墊片...(恕刪)


原來還有這個,

我之前看文章是有說什麼換鋁圈如果閃不過卡鉗,

要加輪圈墊片,

原來輪圈墊片還有其他的功能,謝謝喔!
您好

我自己的部分其實也遇到跟您一樣的問題, 目前我的換裝部分如下
1. 輪胎, 245 /45/18 換成風評好且寬胎比稍大的 255 / 40 / 18, 過彎, 抓地力跟剎車煞停的幫忙很明顯
2. 剎車組 : 我換成 JBT 前六後四

至於避震器, 因為尚在國外出差有考慮下階段如果有時間就處理一下

關於剎車的部分, 我實在是有點好氣又好笑
剛好前幾晚在國外出差閒著, 就回了某一位 PO 在汽車零組件版要問 GS350 推薦的來令
結果差點吵起來

現在人啊, 看文章都喜歡不看完加上又愛用自己的邏輯去解釋別人的話

我實在是不理解, 一位開喜美或疑似是 IS250 又疑似是 GS350 的小朋友 (說真的, 我一點也不想管人家開什麼車), 說換四活塞要胚一下, 問什麼來令好

推薦了, 又在那裏挑東挑西, 還說要問我開 24 格出沒的路段要避開 XDDDD
我想 555 的車主遍部全台灣, 那位口氣不好脾氣大又閱讀障礙有點問題的小朋友是不是乾脆不要出門了?
還問我怕啥, 我怕你追撞阿...年輕人, 我前六後四一急煞, 你的前四不從後面撞我的屁股, 我就把這副牌吃下去比較快. =.="

想想, 前六後四跟四活塞計較什麼, 笑...就當看一個小朋友想開高級車的笑話吧


Anyway...跑題很遠

曾經有高手提過, 車子的原廠 (尤其是泛指高級車種), 車身各項配置都經過精闢的測試以及調教
除非您有特殊的需求, 否則其實是不建議換裝太多底盤相關的項目

為什麼? 其實原因很簡單
改了這些, 底盤其實是失去平衡
開的時候看似提高暫時的剛性, 但真的出問題需要救的時候, 往往已經超過了原廠能容許的界線, 更容易失控, 因為給你一種錯覺, 我的車子似乎變穩了, 所以過彎就更快更猛, 一旦超過容許值, 那不是我們一般人的技術能拉回來

我聽了, 其實也挺有道理, 所以目前也只是輪胎, 剎車整組換好一點的, 底盤沒太大動作的理由

給您參考

對了, 我是 M35






這是迷信!

M車重近一噸八
有機會您可換台車重一噸二的小車加前對四
保證急煞撞不上去

底盤的搭配是整體協調
並非活塞越多就一定越好
iseekyou wrote:
我前六後四一急煞, 你的前四不從後面撞我的屁股, 我就把這副牌吃下去比較快. =.="
克雷西歐部魯斯 wrote:
這是迷信!M車重近一...(恕刪)

除非有空氣煞車或是妖獸級的熱熔胎、半熱熔胎加持
不然不管換到多好的煞車,配上一般道路用胎減速G值頂多也是1.2G而已
但也不是說換加大碟+多活塞煞車距離不會縮短
多活塞是提升腳感&縮短無制動到最大制動的反應時間
加大碟則是增加力矩(也是縮短無制動到最大制動的反應時間)、
增加碟盤熱容量&加大散熱面積(延緩熱衰竭的時間),
改煞車主要是縮短無制動到最大制動的反應時間&增加駕駛的煞車信心度
但也不是改了煞車就無敵了,畢竟最大減速度取決於輪胎的抓地力
克雷西歐部魯斯 wrote:
這是迷信!M車重近一...(恕刪)


理解!

因為我的車太重, 原廠的對二實在是無法符合高速的剎車需求
當初原本是有考慮接手車友的 G37S 對四, 後來考慮到 M 跟雙門 G 的車重差距, 還是直上對六
若是換個噸二的小車, 我想連對四都不需要, 對二就很棒了
話說, 因為那個小朋友是拿 GS350 來問需求, 我想如果上 20 格, 以 GS350 應該對四還是吃力, 就像我的 M 一樣, 沒換對六剎車以前, 20 格以上剎車真的會有壓力, 車友都叫我離他們遠一點, 很怕我去追撞 囧

底盤真的要協調, 有一好沒倆好啊
就像我之前寫的, 要先認清楚自己改裝的加強目的想要達到什麼, 再來進行各部

因為我的是 M, 所以在安全性為前提加強之外, 我還是注重舒適 (常常載客戶嘛), 隔音我更是沒辦法妥協, 一點聲音我就受不了要處理掉

ariete wrote:
除非有空氣煞車或是妖...(恕刪)


這點我也感同身受

從原廠的配胎, 這六年一直換過不少, PS2, PS3, PSS, CSC3, CSC5, GSD3, F1AS2

車胎真的很重要, 尤其是對大噸位的車, 一開起來轉彎或是剎車, 非常明顯的詫異

只不過 18 吋 (包含) 以上的性能胎, 價格都不便宜, 換錯一次就會痛半年阿

目前現役是 F1AS2, 255 寬胎比過彎確實有穩定但也跳動感稍大, 還算能接受, 雨天的表現讓我非常驚艷, 比之前更貴的 CSC3 / CSC5 雨天行路感還要穩定, 價格又算合理.
真的不會縮短!

ariete wrote:
但也不是說換加大碟+多活塞煞車距離不會縮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