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地下化可沒那麼便宜.(恕刪)
基隆輕軌爭拚明年動工
令人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之前一直不讓基隆輕軌以平面或高架到南港火車站的柯P,近日鬆口"爭取"基隆輕軌地下化進南港火車站,並願意負擔部分工程費用。另外這一路來改來又改去,且戰且走的基隆輕軌,行政院的綜合規劃也即將收尾,令人遺憾的是,和先前擔憂的結果一樣,基隆站、三坑站完全輕軌化,往後不會再有台鐵班次行駛,基隆市區市民要到台北市中心,不是放棄軌道運輸轉搭國道客運,就是必須到八堵、七堵站下車再換台鐵,而在輕軌小站暴增的狀況下,一路搭到南港火車站的行車時間,不敢奢望能夠縮短的情況下,恐怕只有要搭高鐵,以及要轉乘文湖線的人,才會選擇搭完全程,畢竟國道客運路線多,連接各線捷運節點更方便快速。
再來就是輕軌列車的規格,是以兩節為一組,因為輕軌站設計月台不會太長,所以一列車最多掛四節車廂運行,四個車廂最高容量僅有375人,由台車負責設計製造,落實國車國造。而這樣的車廂大概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以文湖線為例,一樣一列四節車廂,以最擁擠單位面積6人的方式計算,也只有456人的容量,和台鐵區間車一列八節,一千多人的運量相比,即便一小時12班輕軌,也無法超過尖峰時刻一小時5班台鐵班次的運能。所以未來基隆輕軌的車,會比中運量文湖線的車內空間還要更窄小,能否應付基隆人的通勤需求令人憂心,從原本上車都有座位,可以悠閒地享用早餐,到捷運不能飲食,還要一路從基隆擠爆搭到南港,想到要每天這樣就煩。這也難怪基隆輕軌要規劃在北五堵和五堵站間設置袋狀軌,來加發五堵到南港間的區間車,以應付尖峰時刻的通勤人潮,名為基隆輕軌,但實則處處為汐止著想,如果最後好市多站、國泰醫院站再通過增設,那站數就和基隆市一樣多了,也代表要從基隆搭到南港火車站,必須從台鐵的7站,暴增為13站。

綜觀來看,基隆市區的市民,有了一個班距最短5分鐘,誤點機會大幅減少的軌道運具,少了趕火車的煩惱。但失去了路線更方便直達,連接各線捷運節點更多,車廂更寬敞的台鐵區間車,加上從此在通勤的過程中,也必須被迫增加轉乘的麻煩,而且這麻煩還不知道會是多大? 如果在七堵站可以設計成可以和台鐵區間車同月台平行轉乘,在南港火車站可以因為要地下化設計進站,可以設計成站內轉乘接駁捷運,縮短轉乘距離那就還OK。不過因為輕軌已經放棄Tram-Train規格了,軌距不同應該不可能有平行轉乘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