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很有信心,就等著! 沒有信心就想辦法解約,同一案子在01上有三四位想要解約,這種真是少見!!這建案,的確把過遭一些房價給拉高了!!這就是我最擔心的,當最外圍的漲勢也起來,而核心區域房價下跌,接下來,就是房市的修正期將要來了。 這千戶真的要保重,你們創了區域的高價,后果是很慘痛的。
今天發現某一廣告,城上城的音樂及會飛的白馬,在L牌的SUV車的廣告中,聽到一樣的音樂及馬,但是白馬變成黑馬!!突然,給了我一腦子的問號?到底,那一匹馬!?才是山寨馬?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hhSjF6RIo
一天到晚不管是看電視廳廣播都有城上城的廣告而且都是幾乎每個頻道都有我想這樣大手筆的花在廣告上面這建案的廣告成本比遠雄的還多出好幾倍吧想想這樣瘋狂的廣告應該佔整個建案的成本非常多實際到底能不能享受到廣告所說的品質可想而知........
既然已經從一個建案扯到基隆的居住品質,那我也來發表一下。我在台北縣住了15年,台北市租屋上學7年,紐約住了2.5年,最後落腳基隆也10幾年了。這幾年因為工作性質,走訪北市、北縣、基隆、桃園的家庭不下3百個,每個縣市都有好區和壞區。我來說說住基隆的理由:1.在台北市上班,但不想住台北市,所以一定得找個附近的城市住。個人不喜歡搭捷運,覺得人擠人既臭也煩,也容易傳染疾病,所以以開車為主。開車的話當然是高速公路比較好開,出了隧道,把整天的疲憊丟在身後,才有回家放鬆的感覺。基隆的路雖小,但摩托車較少,也沒有一堆待轉待停的公車在那邊擋你,所以在基隆開車是舒服的。2.基隆真正雨多是在冬天,是潮溼點沒錯,除濕機、烘衣機、變頻式冷暖氣機都可以幫忙。要說台灣哪個地方不潮溼,不過是自己騙自己。我覺得在基隆最好的住屋方式是買地自建,做好一切可能的防潮措施(排水、屋簷),把家裡弄成你想要的。夏天的時候我可以躺在院子裡看星星月亮,空氣好,或開個5分鐘車去海邊看海中月。夏天的草邊還會有螢火蟲。前面有人把公園當大自然,真是令人無言。基本上四獸山我都不把它當山了,像仙跡岩這種被城市包圍的丘陵,我更是去一次就謝謝再聯絡。冬天的時候我可以在家裡開電暖器,看書、喝咖啡、聽音樂,去我家附近做便宜的全身油壓,再不然我開車去逛COSCO,雨就下他的。台北縣市內連健行步道也要用搶的,假日時光是閃避來人就夠煩的。我家附近有山有海,開車10-30分鐘可達,多的是人煙罕至之處。3.白天在台北上班,台北又不是台北人的,只有社會福利資源我用不到,而我也確實不需要用到。我家附近沒有圖書館沒關係,反正我上網預訂我要的書,簡訊通知書到去取就好啦。我家附近沒有運動中心更沒有關係,下班之後就是要陪小孩的啊,去運動中心把自己搞的一身臭幹麼。我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運動。辦公室到運動中心走5分鐘,不過人多、運動品質太差,所以現在只去瑜伽教室運動。4.平日到台北車站附近上班,大約開40分鐘,回家通常不要30分鐘。假日更沒問題啊,到小孩去中山堂看兒童劇,算算從車庫到那邊只開了20分鐘。而且我家非常寧靜,九點後幾乎連機車聲都聽不到,但我家可不是在山區,離商圈還蠻近的。5.最後,對我來說還蠻重要的,住基隆才不會動不動就走進星巴克或新光三越,還真省了不少錢。往往人家聽我住基隆,總要說一下同情的話,我覺得...你們真是想多了吧。其實我對城市沒有忠誠度,但想來想去要集合以上優點的地方,還真不好找。基隆人對自己的環境評價那麼差,恐怕也是因為只把這裡當成便宜、離台北近的住處,而老基隆人又太自我設限了,其實基隆有很多難得的優點啊。要說缺點的話,我家的狗會說冬天的時候常常都不能出去玩,要養狗的話,就得選擇雨遮設施比較多的社區住才好。
日安 憂鬱 wrote:既然已經從一個建案扯...(恕刪) 我只反駁你几點就好:第一, 基隆開車很舒服? 這點請大家親自去體驗一下.我住了30餘年了,我不明白路這麼小,車這麼多,路邊亂停又一堆,怎麼會說舒服?第二, 你開車抵達台北的時間, 請大家可以親自去try一下, 打死我都不信, 叫賽車手來開吧, 再把全程用交管就可以達到了.第三, 基隆的潮溼, 如果只是用机器設備能解決的話, 我也不會對她敬謝不敏了. 基隆是養我育我的父母之鄉, 這恩情我一生都不敢忘, 只是這好山好水之地, 落在政客手裡, 變成了絕佳的掏金之地, 這會兒連建商都要來參一咖?第四, 如果只為了親近山和水, 那我可能更建議去買淡水或三峽北大特區, 因為像三峽特區裡, 遍植樹木, 小公園到處都是, 又有遠雄這大咖在這裡不斷提昇居住品質.第五, 基隆沒有一間像樣的書局, 誠品呢? 假日想到帶著家人一起去蹲坐在書局裡看書, 只能擠到廟口那裡的何嘉仁書局去.
gjh59147219 wrote:我只反駁你几點就好:...(恕刪) 「基隆的潮溼, 如果只是用机器設備能解決的話, 我也不會對她敬謝不敏了」大大看來真的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哦,您說的,我也深表贊同。基隆老家的潮溼,真的不是「用机器設備就能解決」的。以我家為例,幾乎天天都出動除溼機,到了夏天,也一定是幾乎一天20小時的冷氣大放送,但是,「潮溼」真的是無法消滅,頂多只能用機器設施「緩解」。我從小就被「潮溼」害得鼻子及皮膚過敏,家人中還有人長年被「陰部霉菌感染」或「香港腳」所苦,老人家的關節也一直有問題。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台灣何處不「潮溼」?別的地方的人還不是常受「陰部霉菌感染」、「關節炎」或「香港腳」所苦?但是,偏偏基隆、汐止和宜蘭就相對比較潮溼,如果可以有其他選擇,「趨吉避凶」似乎是上上之策。
從上面兩位住了幾十年的大大的分享,基隆好像真的可怕到不能住人的感覺,我上了中央氣象局網站中查台灣各地之相對溼度以及降雨量資料(統計資料為1971~2000之30年間),我覺得全年之相對溼度與台北差不多,並且反而較淡水好一些耶! 近來也常聽到一些人說到最近幾年可能是因為地球溫暖化之變化,基隆的降雨情形也比以前少很多了, 就不知中央氣象局的資料是否是假的囉! 僅供參考,實際上情形可能只有長年受「陰部霉菌感染」或「香港腳」所苦之人才能真正體會到.
小虎先生 wrote:陰部霉菌感染真的?假...(恕刪) 哎呀(嘆息),真的,是真的。而且不只一位女性哦,女性家人中,中獎的比例真的很高,據說有一次三姑六婆聊起來,才知道鄰居家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果中獎一次,很難治癒,這輩子也別想穿什麼緊身褲或是連身絲襪了。醫生說,只有「出埃及記」可以解決,意思就是:搬離潮溼之處。不過,這倒是真的,家裡人中,有一人去美國住了2年,據說在美國時就不藥而癒了,所以回台灣後就選擇落腳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