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的開始,基隆兩都更案,已有25家業者領標

那邊真的是"暗光鳥"最好消磨時間的地方
都是"現撈"的超讚海鮮生猛美食

但是若是以都更著想,是該找各地方規劃像日本築地的那種觀光市場
還有自己的網站勒,那樣才炫

底下的南榮河沼氣也該處理一下,不然哪天地震大一點或是怎樣,爆炸了對大家都不好
明德至善那些大樓應該要重整啦,有礙觀瞻

很多事情都要做啦,不是搶曝光就好,要跟後代子孫交代的

轉自中時新聞的內容
-------------------------
基隆市和平島東南側水岸都市更新案招商,出現無人投標現象,引發基隆市政府憂心。市長張通榮五日要求重新檢討招標內容,強調「賠本生意沒人要做」,應顧及投資廠商的投資報酬平衡。


市府從五月卅一日至九月卅日公告公開評選「基隆市和平島東南側水岸都市更新計畫」都市更新實施者案,九月底公告截止收件,十月一日辦理資格審查開標,十七家廠商領標單,卻沒有半家上門投標,導致這起都更案流標。


和平島東南側水岸更新地區整體發展構想,包括主題遊憩產業館、觀光漁市、遊艇港遊樂區、海景廣場區、住宅以及商業大樓等,引進民間投資,帶動周邊商圈、振興地區觀光與產業再發展,建構為具有「國門入口」、「綜合遊憩」、「漁業文化」及「漁食特色」等豐富內涵,強化觀光產業發展為主的休閒區。


市府最在意是基隆火車站暨西二、西三碼頭都更招商,將在十一月八日截止收件,和平島都更案出現無人投標,引發市府關切,擔心基隆火車站都更案可能步其後塵。但據了解,這處列為政府優先推動的四大指標性都市更新案之一,已經有卅二家領標,十一月九日開標。


市府在和平島案招標失利後,基隆市長張通榮和副市長柯水源昨在市務會議上,要都發處要求顧問公司重新檢討招標內容,修訂招標條件,以免連基隆火車站都更案也乏人問津。

-------------------------

只能說"領標",不見得一定會有人投標吧!!!
要是火車站都更都沒人投標....那基隆該何去何從??
政府先前幫建商一堆忙

現在賠本就沒人要投標
太現實了吧 .


如果如此 , 政府何必幫建商解套 ?

sdgh77 wrote:
轉自中時新聞的內容-...(恕刪)


和平島沒人投標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那邊幾乎沒觀光客,進出的市民也不多,
難怪每次都要和火車站案綁在一起

至於火車站的都更,相對條件比和平島案好很多,除了人多又位於市中心區
且是中央主推的都更,不過現階段來看火車站都更,不論第一次或是第二次後標出,
不會有太大差別,主因再於要等新基隆火車站完成後,舊站才會拆除,工程也才能開始
目前看來反到是港務局的地標大樓會比較有先完成的可能

以下轉自中廣新聞
基隆地理位置特殊,市區緊鄰國際商港,腹地狹小。為了改善快速增加的「客運」需求,並建立國家級的景觀意向,交通部基隆港務局將配合當地的都市更新,辦理新建港務大樓的「國際競圖」,徵求世界級的建築團隊,協助規劃出具備綠色建築功能,可融入地景,並凸顯在地特色造型的大樓造型。這項國際競圖也將邀請國際間知名的建築大師,例如伊東豐雄等人,組成評審團隊。(彭群弼報導)

日本的橫濱港、神戶港、香港的尖沙咀、都是港口與市區連通,港區大樓景觀構成都市意向的例子,例如九龍尖沙咀,景觀上,街道在港邊形成開放空間,港區的海運大樓、酒店、購物中心以及郵輪碼頭,形成都會的整體意向,擁有一致高度天際線,商業色彩濃厚。但日本的橫濱港,神戶港,卻是透過地景式的建築,大型旅館、以及摩天輪或電視塔,成為特殊的意向,天際線豐富多樣。這些港口一致的特色,就是建築物扮演著都會意向的重要角色。

基隆港是台灣北部的重要國家門戶,市區與港區緊鄰,但長期以來,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區建築物缺乏整體性規劃。基隆港務局計畫興建新的港務大樓,將港區派駐的各單位合署辦公,提高服務效能,港務大樓未來將高聳在港區邊,將成為基隆地區的地標性建築,因此,參考國外的做法,基隆港務局八月份評選出顧問公司,協助在年底前,舉辦國際競圖,邀請世界級的建築團隊,提出新建港務大樓的整體規劃及設計。

基港局表示,未來的港務大樓配合港區及市區的更新及整體設計,將位在港區西岸內最顯著的位置,因此外觀設計上,希望能夠融入在地的文化風貌,並與地景融入一體,當然也希望符合綠建築的要求。空間上,地上及地下需要六千七百多平方公尺,除了將港務局,未來新成立的航港局,以及負責CIQS安檢的派出單位,例如關稅局、標準檢驗局、動植物檢疫局、疾管局、移民署、海巡暑、保警、港警等等,全部進駐大樓,合署辦公。此外,大樓也將規劃商業空間出租,例如頂樓景觀餐廳等,與地方商業活動結合。未來的港務大樓旁將規劃為客運專區,提供出入境旅客使用,並與港務大樓連通,提供服務所需。

基隆港務局將在明年二月辦理審查,五月進入國際競圖,邀請知名的國際建築大師參與評選,明年五月底決標,六月底與入選的建築師團隊簽約,推動港務大樓興建。
我在市府網站看到這位仁兄有獨特的見解相當不錯


笨蛋!!關鍵在於港口
基隆發展的最大問題其實在於得天獨厚的港口,一直以來喊著巿港合一卻都沒作到,如果每天只想跟台北連上線以求發展那以目前中央的偏袒與放棄心態大台北地區怎麼輪都還輪不到我們基隆這個地小山多的小地方,但善用港口資源是我們唯一的條件,我請大家想一想當年基隆的全盛時期,台灣第一大港,海關行林立,以前只要國內一有重大建設不論是鐵路中高二高都會想辦法連上基隆的,如今隨著高雄港與台北港的興起,基隆港逐漸被遺忘後高鐵不來捷運沒份,但基隆港還是有著一個優勢等著開發那就是我們的巿中心離港很近,也就是說如果我今天開車到港口,
然後連車帶人由船載我們過去中國延海的省分辦公旅遊,相對的可以開放大陸同胞開車來台旅遊,那我們不就又可以創造新的價值啦!這也是基隆目前立刻馬上可以做的事,到時台北捷運將自動連過來!基隆要有被利用的價值不然基隆將永遠被邊緣化.

的確這幾年市府忙著跟中央要捷運卻忘了基隆往哪裡走應該怎麼走!
請問是哪位混淆議員反對!提出來讓大家公審!為何要防礙市政建設,阻礙市區發展,還是執政者另有隱情被吐炒,而退縮,一定有不可告人因素吧!
對不起訴忘了提示,是將歷久市區內充滿魚腥味的崁仔頂魚市搬遷至和平島或其他合適地點重新規劃問題
Eizou Tan wrote:
對不起訴忘了提示,是...(恕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和平島已經有當地居民不樂見的污水處理廠,
若這些搬到你家附近,你作何感想?

當然,發展觀光漁市是ok,但政府似乎毫無作為,
現在那個什麼觀光漁市,搞得環境又髒又臭,好幾年都沒改善!

前陣子才發現有都更案在這邊,希望此案的推動能一掃和平島的舊觀,
沒想到連火車站那邊的都更都流標,真為基隆的前景堪慮…
Alan Pan wrote: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恕刪)


首次流標似乎是都更的公設比過高及投報率7%[印像中最初設定為11%]業者認為太低......台灣很多標案也非第一次就標出[基本上新站完成舊站拆除前標出,影響應不大],未來修正後應該還是有機會標出的,加上已定案或已發包未來週邊工程[車站改建,中山一二路拓寬,新港務大樓等案],或許還可以期待
印象中崁仔頂魚市場並不是要遷移到和平島
而是八斗子漁會附近(應該是環港街一帶)
那裡剛好銜接拓寬後的調和街直接上聯外道路
那條路的腹地挺大的,貨車比較好停
並且那裡本來就是漁會所在地,沒有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