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now wrote:這當中牽涉到多少土地利益。(土地開發、填海造地等一切從無到有,造就多少的利益實在無法估算)BOT的錢哪裡來?(好像還沒看過臺灣BOT成功過)從政策放出空氣時,周邊土地即被收購,再轉手出去。... 其實是在發展風帆旅遊業然後再蓋度假休閒二代宅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可以吵到變成主流民意Blue Angel wrote:很長、也很理性、客觀...許多的以訛傳訛、人云亦云也常是造成資源被濫用的一種籌碼,就像是「利用點點星火,搧風以燎原」,運用未及深思的所謂「民意」,群起的口水淹沒專業的思維...(恕刪)
lorrentin wrote:應該是基隆港泥沙淤積...(恕刪) 今年台灣貨櫃量只怕成長不到3%. 台北港基期較低 所以今年到8月底強勁成長了78%.看看今年有沒有辦法破百萬TEU再說~沒有百萬TEU的話 只怕沒有經濟規模.=========================================================台北港前八月貨櫃量刷新去年紀錄創開港四年來新高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台北港今年前八個月貨櫃量已超過七十萬TEU,刷新該港去(一00)年全年櫃量紀錄,創台北港開港四年來櫃量新高。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公司統計,台北港一至八月櫃量累計已達71.5萬TEU,比去年同期增幅高達百分之七十八,其中八月份單月櫃量雖由前(七)月之10.58萬TEU回落為10.35萬TEU,但比去年同月的六萬五千六百TEU仍增百分之五十七點六一。累計今年前八月台北港整體貨物裝卸量計達3427.75萬噸,去較去年同期增幅達百分之四十三點零四。
lorrentin wrote:應該是基隆港泥沙淤積...(恕刪) 一個潮差僅僅在0.5~1m之間的港口泥沙淤積能夠日益嚴重?一個每日潮差達2m左右的港口淤沙狀況會比較好?呵呵!真的欠缺知識與常識的言論說多了只是讓自己更難堪而已...
lorrentin wrote:應該是基隆港泥沙淤積...(恕刪) 基隆港附近都是岩岸,哪來的泥沙淤積?就以這次為配合海洋航行者號來基隆,基隆港在碼頭還持續營運作業之下,七天內就由九米濬深到十米!打上來的只有岩石,不見泥沙。(如果是泥沙,是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的)你說的淤積,有可能的是市區內幾條運河排到港口的垃圾!尤其是崁仔頂、仁愛市場一些殺雞、殺魚把不要的都直接排到旭川河再流入基隆港。大家都知道基隆港老鷹很多,不要以為牠們是補魚吃,牠們都是吃雞、鴨、魚內臟的。不過,這問題很快就會解決,以後市區內幾條運河的污水都會送到和平島的廢水處理場,淨化後再排到外海。
Flyingnow wrote:大家都知道基隆港老鷹很多,不要以為牠們是補魚吃,牠們都是吃雞、鴨、魚內臟的...(恕刪) 說到港口的那些黑鳶,之前在網路上的某部落格見過網友說「以前因為基隆市停止對港口排放垃圾導致黑鳶數量銳減,現在基隆又重新將垃圾排放到港口,所以黑鳶又變多了...(大意如此)」在此稍稍補充修正一下;黑鳶確實為「機會主義者」,更是「雜食性猛禽」,捕魚的能力也確實不行,同時早年這些鷹群在港口撿拾雞、鴨、魚內臟維生也是事實,但真正導致鷹群數量銳減的理由是外木山、情人湖侵擾與破壞,而這些年鷹群數量的回覆更非因為港口垃圾又變多了,主要還是棲地情況受到維護與保護。就如前述所說,黑鳶是機會主義者,所以港口水面上的死魚、人類殘食都可以成為這些機會主義者的食物,基隆港周遭汙水狀況確實是在改善中的;早年包含西定及田寮河上游有些禽、畜養殖業所造成的汙水、崁仔頂、仁愛、安樂、成功等幾個大型傳統市場所造成的汙水等,幾乎都是直接排進河川裡,而旭川及田寮河都在現今港口玻璃橋附近附近接入基隆港,所以腥味極重,味道最重處正是此地,因此若強說港口平台是遮掩腥臭顯然就與事實不符了...
上海洋山深水港,事實上,它只是島,蓋個跨海高架,跟上海及浙水一些鏈連起來。它不只是個商港,兼具上海的新地標及休閒旅遊點,如在深水港的另一面,還有個高級遊艇碼頭及俱樂部。台北港,我知道每年要花十多億去清淤,內行的人就知道什麼事?
就當我外行講外行話~問外行問題~~~我不瞭為何要建臺北港~~如果是認為基隆港太窄,而要另闢更寬廣的港口~那我還算可以理解,但是基隆的貨櫃碼頭區有小到不夠用嗎??? 臺北港潮差大,增加停靠和裝卸貨的危險,不是更不適合當港口??就為了臺北港距離北部的工業重鎮比較近嗎??還有基隆港有關那些老鷹的流言太多了~~講得好像每個都是專家一樣~~很多真的看了都想笑~~~基隆真的很可憐,就算在十年前,基隆還比臺北縣很多地區優秀,但是十年後的今天,新北市發展起來了,基隆卻還是原地踏步,被人嫌了~~~怪基隆市市長不如臺北縣縣長,不如新北市市長,當然也要怪歷任基隆市長和中央政府~~也要怪基隆市市民自己~~我不想說基隆市民自己選出這樣的市長,我只想說基隆市到底有沒有適合當基隆市市長的人出來選~~在地有民意基礎的市議員出來選市長,適任的是他對地方的瞭解,不適任的部份就像是這次張通榮先生犯的錯,把自己還是當成市議員在幹~~但是空降的人有像新北市市長朱先生一樣夠有遠見和才華,或是像臺南市市長賴先生敢跟市議員硬幹,去除不合理成規,或是像花蓮縣縣長傅先生一樣敢直接率眾到總統府前大聲說出自己的訴求~~~想一想基隆市這十幾年來的市長或是市長候選人,有哪一位是這樣強的人才??如果有這樣的人才要出來選,真的講出一整套有效可行的建設計畫~~另外一帖看起來是有民進黨所發起的罷免連署書,我就會說服親朋好友去連署,但是如果沒有,那填了又有何用??基隆的問題不單單只是檯面上政治人物的問題,有多少基隆市民會看看自己的基隆市現在是什麼樣子,自己想要的基隆市又是什麼樣子~~自己要怎麼努力讓自己的基隆市可以實現~~要罵很簡單,但是真的下場去做事~~真的要規畫市政~~說真的~~目前有意角逐基隆市市長大位的政治人物中~~還沒看到夠有魄力~夠能耐去坐這個位置的人~~扯遠了~~這帖是在講臺北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