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一+核二裝置容量總和為3242MW,但協和新燃氣電廠規劃要蓋5200MW的規模

把建設分為國家統籌性跟跟區域性來說
不可諱言基隆建設少 建設慢
因為基隆本身腹地小山地多,限制了重大建設的條件
但至少十大建設的中山高,港口建設,北迴鐵路及鐵路電器化等
讓基隆對外交通更方便,海運興盛

國民黨執政的中止,嚴格來說從那個自稱日本人的李登輝登基那天起就結束
這也是基隆失落30年的開始
在基隆看不到什麼重大建設
台北港更是取代了基隆港
就因為如此希望有個能翻轉基隆的人上來
但現在民進黨執政了,迎來的是更糟糕的兩個火力電廠
沒有重大建設就算了更像是中央的垃圾場
我們的市長還樂觀其成!



jason_uniq wrote:
把建設分為國家統籌...
國民黨執政的中止,嚴格來說從那個自稱日本人的李登輝登基那天起就結束...(恕刪)


恕我延伸一下這個說法,我覺得整個台灣發展的停滯,似乎從達到民主化極致的,總統直選之後開始,接著開始政黨不斷輪替後越來越嚴重。政客們不斷以選票考量做決策,而缺乏宏觀整體規劃,選民不斷承受政府選舉考量的短視近利的後果,反覆在爛蘋果間做選擇。而基隆因為地處丘陵地帶,平地少腹地小,人口從我小時候到現在,一直就沒有突破40萬,板橋、新莊、中和、三重都比基隆市人口多了。中央政府自然因為選票考慮的心態下,給基隆經費建設,選票CP值不高,只有在火力電廠這種嫌惡設施,沒地方蓋的時候,才會想到基隆。要不然就是,花東鐵路運量遇瓶頸,為了把南港-基隆間的台鐵運能轉到北迴線,才弄條速度沒比較快、行車時間沒縮短、還只能搭到南港展覽館轉車的基隆輕軌。雖然有人提到合併到雙北的想法,但以目前這種選舉掛帥的執政模式,併進去變成一個小小基隆區,前途恐怕依然多舛。

然而,因為討論到基隆過去有沒有被建設的話題,用google搜尋了一下。倒是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歷屆基隆市長列表

其中在1950年有市長選舉後,第四屆和第五屆市長是中國民主社會黨林番王,他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一個非國民黨籍的民選市長當選人,也是第一個連選連任成功的非國民黨籍市長。而在那個年代,私領域頗為精彩的人,還能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當選民選市長,可見當時的基隆選民是相當有自己的見地的。

而在過去第六屆基隆市長,一直到第十六屆,其中只有第十三屆由民進黨的李進勇當選過一任,直到上一屆,基隆人終於想通了,接連讓市長和區域立委都換黨做做看。但是他們在對協和電廠、深澳電廠的處理上,卻讓人覺得十分的不滿,如果繼續悶不吭聲的樂觀其成下去,基隆的選民應該適時展現自己的靈活性,讓未來每一次想要參選的人知道,我們不再被政黨綁架,不捍衛基隆人權益的人,就不能得到我們的青睞。



所以 政黨的包袱 不管藍綠都一樣

若有柯P 這樣的人才出現,我是相當樂於投給這樣的人

但個人要打贏政黨.....難度相當高
國民黨執政的中止,嚴格來說從那個自稱日本人的李登輝登基那天起就結束?????????????????

我怎只看到基隆被國民黨市長把持了n屆,還出了貪污市長,結果就是人口大量外移?

jason_uniq wrote:
把建設分為國家統籌性...(恕刪)

skydream7722 wrote:
我怎只看到基隆被國民黨市長把持了n屆,還出了貪污市長,結果就是人口大量外移?


不可否認 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就一直走下坡

解嚴才是真正黑金掘起的年代 政客當道

你當然可以看到你只想看到的

但請問現在當家的要把基隆帶往哪個方向

迎來兩個火力發電廠是友善設施嗎

批了過去不是要讓未來更好嗎

這你又看到了什麼
鑑往知來.........

一個是爛掉的蘋果

一個是蛀蟲的西瓜


哀 為什麼沒新鮮的水果購買哩
朱立倫拉柯文哲反深澳電廠: 是大台北地區立場

柯文哲在深澳電廠一事目前仍未明確表態,但新北市早早便表達反對立場,朱立倫在致詞時也「吃豆腐」,表示深澳電廠的立場代表的是大台北地區,不單單只是新北市。
--------------------------------------------------

柯市長千萬不要因為需要中央的支持,在市長選舉爭取和執政黨合作,就不敢說真話了,基隆市長是行政院的禁臠,我已經不抱期望了,希望柯市長不要讓北北基的人民失望啊~ 身為醫生,應該更清楚PM2.5對健康的危害。

我覺得你根本沒搞清楚,我現在講的是基隆被國民長期把持的問題,並不是我就是民進黨,我一樣反深澳電廠,甚至我支持核電,好不容易基隆有了一些改變是過去國民黨市長執政時看不到的,請問你又看到了嗎?我並不是說民進黨一定比國民黨好,我是從基隆市長的角度,林市長上任的確做了很多不一樣的事,如果你一定要扯整個政黨我也無話可講。

jason_uniq wrote:
不可否認 李登輝時代...(恕刪)
這是4/22日中午過後,環保署基隆測站和萬里測站,PM2.5的走勢圖表。由於基隆測站設置於基隆女中附近,要觀察協和電廠對空氣的影響,目前只能看下風處最近的萬里測站數據。

昨天禮拜天太陽不小,氣溫算有點熱,中午過後可能因此造成整體用電增加,而讓昨天的空氣品質,在兩個測站呈現明顯的差異。依照WHO公布的標準,PM2.5已經是科學證實的一級致癌物,平均值要在15以下,才不致增加人體健康風險。

深澳一旦建了汙染高的燃煤電廠,深美地區、市區田寮河周邊,在風向的影響下,首當其衝。而協和就算改成燃氣,但卻也計畫發電量要翻近三倍的規模,6年後的基隆空氣品質令人堪虞。基隆長久沒有發展,人口流失,工商活動疲軟,現在連唯一在北部都會區的空品優勢都要喪失,可嘆啊! 我的家鄉~

2016年中央能源政策改弦更張之後,火力發電廠比例加重,從2017年開始,基隆測站和萬里測站數據的比較,已經可以開始看到明顯影響,一旦深澳燃煤電廠蓋下去,基隆東半部的區域,恐怕也將淪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