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5093 人
97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5280 人
96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5023 人
95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4832 人
94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5076 人
93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4432 人
92 年 03 月 安樂區村里鄰戶口人數83821 人 28862 戶
91 83,418 28,674戶
90 81,900
89 80,664
88 79,059
87 77,296
86 74,374
85 70,580
84 67,404
83 65,294
82 63,417 16,619戶
特別找了一下安樂區近二十年來的人口
我自己估82年到91年(戶數與人口)有比較明顯成長
應該是十幾年前的一波建案潮帶動
92年以後就上上下下沒什麼變化
戶數增幅比人口多,應該部分是親子或家人之間分居
(鄰居就不少長輩另買大武崙,包括我老哥也買大武崙)
人數只微幅成長八百多人
以上只是參考,並沒有什麼特別意思
。。。。。。。。。。。。。。。。。。。。。
等未來幾個建案陸續交屋
扣除安樂區在地內需購屋人口
看看能不能再帶動一波安樂區人口成長
如果只是戶數明顯成長
可能還是內需市場占大宗
父母買給子女或自己住
對建案的保值度可能比較差一點
以上我自己亂猜的~
僅供參考
2014年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將合併為台北都,也就是北北基合併。
請問各位前輩,這是真的嗎?
官網連結如下:
http://www.jsl.com.tw/townabov/index.asp
不曉得怎麼有那麼多人還會前撲後繼,想買基隆的房子,
不過以城上城的位置還算是基隆頂優的區段了,
我覺得基隆的商品還是可以買,但是除非是偏僻獨棟的產品,
讓一些已經悠閒生活的退休族安享天年,不過天氣跟環境適不適合就又是一回事了,
基本上基隆的房價不可能漲了,大家都知道,所以投資也不必考慮了.
但是如果要自住也請三思吧,基隆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身為一個海港城市,
有許多的運輸重車,恰好在鄰近城上城的國家新城旁邊就有一間貨櫃集散場,
而現在一高沒辦法直接通往西岸碼頭,要改由二高的延長聯絡道,
一高與二高間的聯絡道便是經由城上城下方的麥金路轉基金一路,
這條路貨櫃車超級多,川流不息日以繼夜,重車的低頻引擎聲穿透力可是不同凡響,
這樣的環境適合居住嘛?
另外這個建案有強迫住戶買車位嘛?如果沒有的話那是非常糟糕的,
基隆的社區一直都有車位設置不足的問題,而這個社區的低公設....嘖嘖嘖,
前陣子才有基隆暖暖地區的社區因為路邊違規停車,導致火災延誤就醫,
我自己是覺得強迫每戶購買停車位並且有足夠車位規劃才是負責任的建商啦.
這附近也已經都停滿滿了,住基隆的通勤族很少有人不買車的吧,
依照台灣人沒有公德心的習性,很快社區內蜿蜒狹窄的道路就會停滿違規車輛囉~
再來說到通勤吧,二十分鐘到台北,呵呵.
基本上大家上班時間都是差不多的吧,自己上班時間去試試看吧,
油價越來越貴,交通運輸成本越來越高,而這各區域的運輸完全以巴士為主,
尖峰時間都是要排隊的,至於輕軌捷運,捷運延伸作夢比較快吧,
連電車捷運化都做不到了,因為與東幹線共線的關係,鐵道的容納量不夠,
說了十年還是一樣,一切只是為了堵住基隆人想要捷運的嘴,
今天大人上班也許開車沒問題,小孩怎麼辦呢?這裡國小中還不錯,
建德國中是基隆成績很好的學校,
那請問高中大學怎麼辦?基隆的高中......去看看基測的入學成績吧!
慘不忍睹,連我唸書時還算不錯,出過榜首的基隆女中都是倒數了,
買房子是終身大事,想多一點吧,
何況基隆的地理環境又不佳,房子都擠在一起,路又小,何必往這邊塞呢?

哪你覺得往哪邊塞比較好?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