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絲柏客的網誌
主題:台灣,漸漸在香港化
http://blog.udn.com/grotius6033/3542613

昨天晚上,照往例吃完晚飯,要在師大校園散步,就在下公寓的樓梯,發現二樓外面的鐵門開開的。伸頭往裏面一探,裏面家具被搬得空空的,日光燈大亮,屋中有一男一女站著討論問題。
我一看男的穿襯衫,帶領帶,一看就像房屋仲介。進屋看了一下,問:
「賣房子?」
「是的,您是來看房子?」男的問。
「不是,我是住樓上的,沒有想到二樓要賣。賣多少錢?」我隨口問。
「開價2200萬。」
「2200萬?有沒有搞錯?太離譜了。」我倒吸一口氣。

30年的屋齡,才34坪,開價2200萬,平均一坪是近65萬。如果是被殺了一、兩成下來,減少400萬成交,還有1800萬元。1800萬元總價除34坪,平均每坪約53萬元。

一坪53萬,只能買到三十年屋齡的房子,如果以2009年1月到5月主計處統計,台灣每人每月的實質平均薪資45600元來說,台灣受薪者每人一年不吃不喝,全部存起來,只能買到一坪大安區30年屋齡舊屋。一般人,如果要買30坪30年屋齡的舊屋,那要不吃不喝30年。

這是指不分年齡的平均實質薪資而言,如果以年輕人而言,薪資可能只是實質的平均薪資45600元的一半,如果要買30坪30年屋齡的舊屋,那要不吃不喝60年。剛好符合馬總統的競選承諾:633。這樣的633是做到了。

當然,年輕人薪水會漲,但是如果真的存了30年,房子又可能再漲5倍到10倍了,而且每一個人不可能都不花錢,收入都存起來。所以除非是特殊的薪水在新台幣十萬以上的受薪階級,而且夫婦一齊存十幾年,否則在台北市大安區要買30坪30年屋齡的舊屋,那只是夢想了。

在台灣,30坪30年屋齡的舊屋,還能住多久?頂多再住十多年,又要再翻新了,翻新不要錢嗎?一個人一生都要做屋奴嗎?為什麼時下那麼多年輕人,不想、也敢結婚,即使結婚也不想、不敢要小孩?即使很想有小孩,也只能養一個,再多就養不起了。百物上漲,薪水反跌,不就是原因之一?

見:上半年平均薪資 縮水逾七%
http://n.yam.com/tlt/fn/200909/20090903052033.html

一位鄰居,是一個土財主,有很多房子出租給人家,最近聽她說,這一兩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房價不斷在飆,但是房租不斷在減。

上星期,路過台北公館夜市,經過一家皮包店,上面寫著:「跳樓大拍賣。」有一位滿臉倦容的婦人坐在店門口,我看她雙眼無神,但是一直在注意每個走過的路人。
於是好奇問:「店要收了?」
她精神一振,說:「來來,進來看一下,出清存貨,出價就賣。」
「是房租到期,房東要收回?」我問。
「不,不是的,這店面的房租,每天要3000元,這一、兩年,我每天只賣2000元,即使皮包是用偷來的,繳房租都不夠?我在這裏開店已經一、二十年了,沒有像這一、兩年這麼慘。」
房租一天要3000元,但是每天的總營業額只有2000元,難怪滿臉愁容。

前天晚上,我從新生南路坐計程回家,在招計程車的時候,看到路旁連續四、五輛上面亮著燈的空車。我隨便坐上一輛,司機好像特別感激我,非常熱誠。
在路上,我隨口問:「你開車多久了?」
「從27歲就開車到現在。」

「那有20年了吧?」

「應該不止,因為我是最早唸國中的那屆。」我猜司機是五十二、三歲前後,所以應該開二十幾年了。

「最近是很不景氣是不是?那麼多空車在等。」

「別提了,我民國八十四年以前,每天還可以有2000至2500元的收入,現在大約只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上個星期,還有一天,我在台北市繞了七、八小時,竟然只收到200元。這日子怎麼過?」

日子怎麼過?

台北市大安區30年屋齡的舊屋,一坪都要53萬元,大安森林園附近的新屋,不是一坪要上百萬了麼?買得起的,還是多的是喔,不然怎麼不斷地在蓋?台灣將是一個M型的社會,台灣逐漸在香港化。

香港沒有最低工資,香港低技術勞工的薪酬平均只有一萬二千台幣,這些貧窮戶大約有一三○萬人,占香港的人口二成左右。而香港的物價和房地產比台灣更貴。在香港,像李家誠那樣有錢的人,富可敵國,但是窮人,毫無立錐之地。

在香港,香港人多數內心看不起內地大陸人,但是經濟要靠大陸,又不敢吭聲。
在香港,媒體大多已經被大陸當局和資本家馴化,弱勢者的聲音根本上不了檯面。
這些現象,在台灣逐漸顯現。

在台灣,目前兩岸交流的政策上,無論是ECFA或MOU,只聽見大企業主的聲音,媒體被大陸當局收買或馴化,中小企業或小店家及漁民、農民等弱勢聲音逐漸弱化。未來像上面所說的,計程車司機、開店的婦人的痛苦,不會被報導。

香港政府至少對最底層的民眾,還可以提供最廉價的國宅可以承租,每一個人每月還有最微薄的救濟金,可以維持生活,使社會不亂。

可是台灣呢?台灣有大量的國宅和人人有維持最低生存的救濟金麼?台灣這樣下去,未來會比香港還不如。

擁有四分之三國會立委席次和完全的行政權的執政黨,歷經一年半的執政,上不能善護中華民國的主權和尊嚴,下不能照顧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無論是立法委員,或再過一周的三合一地方選舉,都要靠買票才能勝選,有那麼立法委員當選無效,有那麼地方選舉候選人和庄腳賄選被收押,而且清一色是執政黨,怎麼不令人羞愧?!
文章關鍵字
媒體被大陸當局收買或馴化,中小企業或小店家及漁民、農民等弱勢聲音逐漸弱化。未來像上面所說的,計程車司機、開店的婦人的痛苦,不會被報導。

選舉快到了,哪些候選人敢站在弱勢小百姓這邊的?依我到目前為止的觀察是還沒有。
CCCHEN2 wrote:
來源:絲柏客的網誌主...(恕刪)

再同意你不過了~~~~~~~~~~
我是阿明
CCCHEN2 wrote:
來源:絲柏客的網誌主...(恕刪)


我沒有不同意這個Blog的內容.

但標題真的是待商確.

好歹也應該成"台北房價,漸漸在香港化"
選舉是要有資源才能選,弱勢者有資源嗎?高層眼光只注意在權跟財,跟財團保持友好,多多交陪,靠靠關係

社會大學不就是如此嗎?會喝會玩比有能力重要,選舉就開一堆水果,騙騙一些學識不高的人

ECFA或MOU也只是對大公司有幫助,對中小企業跟農業是損壞

M型社會會越來越嚴重,資源會更集中,之後就步上香港後塵
sunleebank wrote:
再同意你不過了~~~...(恕刪)


這篇鐵死會被封掉

不過還是想說

民主政治的真諦在於全民參與, 共同監督, 而不是期待被包裝推銷的政治人物

這年頭, 靠講的頭頭是道外在一表人材在混吃混喝的一堆, 要不然就是利益交換, 要不然靠民粹主義在操弄, 等到遇到事情了才發現不過是金玉其外

真是騙到了極點















士多啤梨踢皮球
每個環境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一樣
有買豪宅的人
也有租頂加的人
有出入開名車的人
也有出入連公車都坐不起的人
當然有的人是有先天上的優勢
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在相同的條件下有比人家好的成就

以開計程車來說
高中同學爸爸以前也開計程車
我們都說他很有錢
每天坐計程車上課
後來他爸就找幾個朋友專坐機場接送跟企業配合
後來又自己開車行
所以一樣開計程車出來的
有的還是可以有發展
有的就一直開下去
??
我是香港人, 首頁看見點進來, 還在想:「啥? 我怎麼香港的文化也在越台灣化, 沒聽過反過來呢?」

原來是說房價和貧富不均...


我是覺得僅有台北市, 以及北縣的一級地段
台中7期好像也有些...

其它縣市是真的還好...台南/高雄的房價跌了好久了....
桃園房價也撐不起來...新竹好一點但是也比不上1-2年前的價錢了
一看就知道又是一篇洗腦文.
那麼好? 那那些說台北房價香港化的人衝了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