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要成立全公股的都更專職單位

5/16有一個小小的新聞

"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16日)表示,將在議會這個會期提出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由市府100%公股捐助成立"

其實說到都更 真的是跟大樂透一樣
有中獎的很爽 但是99%都是沒個譜 而且幾乎都會有釘子戶

現在政府要效法香港的方式 成立全公股的都更專職單位
這樣台北市老公寓都更或許機會又變高了一些
不過如果公家出來主導 建商的利潤就會變薄了...建商會有興趣?


但是如果這個單位成立 台北市老公寓應該又要漲一波了...

釘子戶不會因此就不會吵~
若建商沒有把住戶的權利吃掉
佔住戶的便宜
有沒有這個單位都沒差

公寓的一樓要店面,頂樓加蓋要多分一點面積
這些都是公寓都更的罩門

有專屬衙門不會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釘子戶不會因此就不會...(恕刪)


香港是有一套公式
所以幾樓可以分到多少 都有一套算式 攤在陽光下...
所以比較沒暗盤的問題
因為都更到最後 常常住戶互相猜忌 聽說幾樓分比較多 我也要那麼多
到最後通通翻桌

也有拔釘子戶的措施
只是看台灣這邊官方敢不敢作就是了

香港一堆破60年的舊樓房...之前有垮掉兩三間唐樓
比起來 台北市還算年輕

rsc1234 wrote:
5/16有一個小小的...(恕刪)

就算是成立「財團法人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一樣是無法取信於民!!!大家都很清楚.政府的公信力一向不佳....不然國宅怎麼 已蓋成這樣!!!
香港有俱公信力的廉政公暑........台灣只有改來改去的廉政小弟
想學新加坡的平價房..也永遠學不像.........原因大家都知道



台灣的老舊房屋問題.還是要回歸基本面.用商業法則運作...才有最大效益!!!
既然建商和保險財團.這麼愛囤地炒地皮.....賺這麼大.讓他做點公益不就得了

推出全世界唯一的""都更基數""..最好以戶數為單位基數.
想標地的財團+建商.必須要有多少個"都更基數的評價".才准進場標地........
你是不可能改變.囤地的問題的...既然如此: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全台北市有30多萬戶.很有機會.會變成危樓....時間上的壓力.需要一個技巧性.而及時的解決方式
讓公務體系來做...公務體系推託拉.只會造成另外一個災害.....

再景氣好的時候.提高都更基數條件.景氣不好的時候降低都更基數條件....
保險+財團與建商如果都不回饋.自然將他淘汰!!....沒人會說你做錯


詳細的遊戲規則.當然是交由彈頭學者去制定.......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至少我覺得一般民眾 對於私人機構的信賴度還是比不上公股的單位

其實都更 最後不成 除了釘子戶
就是鄰居間互相猜忌 利益分不平
能讓沒有利益壓力的官方主導 是件好事情
同時要執行拔釘 也比較有正當性




rsc1234 wrote:
至少我覺得一般民眾 ...(恕刪)


同意不能再多。

不過,黑金治國的台灣,這樣下去會不會更黑暗????

唉~~~

rsc1234 wrote:
至少我覺得一般民眾 ...(恕刪)


想太多了吧~~~
沒有利益的事,也許我還會相信公家單位
這種牽涉到龐大利益的都更案,沒有官商勾結天都會下紅雨了~~

要對台灣人有信心一點

該怎麼辦才好啊 wrote:
想太多了吧~~~
沒...(恕刪)


是有幾多的利益???

公家幫忙,地主出錢,如果沒錢政府幫你辦貸款,蓋好後要賣要住要租,隨便地主決定。

講難聽點,小老百姓和地主才是公家的主人,而不是財團!!!

公家是要照顧小老百姓還是照顧財團???

要票的時後才出來用嘴巴照顧一下??

不過話說回來,真的應該好好討論,公辦的話會有哪些漏洞!!

jiun67 wrote:
小老百姓和地主才是公家的主人,而不是財團!!!

恕刪)


這句話是對的,但適用在台灣嗎?以台灣的狀態,剛好反過來

你問說利益在那?君不見一堆建商、黑道正在搶都更的餅嗎?如果沒有利益,這些人總不會是搶心酸的吧!

扯到錢的事,難辦難辦~~~

並不是很簡單的老房換新房的問題
肥貓又多個新去處
而且還是肥缺
以後炒房會更有效率


rsc1234 wrote:
5/16有一個小小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