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版上有些人說
台北房市什麼外資陸資進駐
逐漸邁向國際盤市場......

什麼是國際盤?
市場會因為國際資金跟全球市場的變動進而影響市場的價格
這才是國際盤呀
這幾天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很大
以建商代銷最愛講的台灣會看齊的香港市場為例
這幾天市場就有很大的動盪:

"環球股市波動,加上美國主權評級被降等負面消息,進一步拖累本港樓市,中小型住宅劈價潮亦蔓延至豪宅,且減價幅度亦逐步擴大,九龍站君臨天下一個面積1,443平方呎的單位,減價230萬元易手;另龍頭屋苑太古城的減價盤亦由佔總數1成,急增至3成。

減價潮蔓延至豪宅,九龍站君臨天下本月暫錄5宗二手成交,全屬減價個案,其中3座高層C室,面積1,443平方呎,業主原本叫價3,680萬元,受美國主權評級破天荒被降低,業主隨即劈價230萬元,終以3,450萬元易手,呎價約1.7萬元,減幅6.2%。

中原首席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表示,屋苑業主的態度已不如上周硬淨,其中,碧藤閣6高層G室,面積1,137呎,業主原本叫價1,600萬元,現時調低7.5%至1,480萬元求售;而綠楊閣高層C室,面積983呎,原業主最初叫價1,060萬元,昨日減價近5.7%,以1,000萬元售出"

這些都是台灣很多建商或媒體不會提到的
每次國內媒體所講的新聞或置入型廣告都是講香港房市漲的時候
房價不是不能漲
只是國內房市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市場資訊不透明
自住型買方很多都在搞不清楚狀態及被一堆假利多消息的轟炸之下
傻傻的給建商代銷仲介賺

以目前台北房市的氣氛及被相關業者把持的狀況來說
短期台北房價要跌絕對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但原因絕對不是之前一堆人講的什麼陸資大舉入台
也不是什麼國際盤的資金進來
台北的房市 真的跟國際資金無關
國際資金的比重真的很低
台北房市要走向國際市場
真的還有好一段路
炒房市 可以講其他稍微有點邏輯的理由
不過 真的不要再講什麼要向香港看齊
走向國際盤了
每次香港作房地產開發業務的朋友拿台灣的炒作新聞來取笑
真的都無言以對......
文章關鍵字

半點不由人 wrote:
,面積1,443平方呎,業主原本叫價3,680萬元,受美國主權評級破天荒被降低,業主隨即劈價230萬元,終以3,450萬元易手,呎價約1.7萬元,減幅6.2%,而綠楊閣高層C室,面積983呎,原業主最初叫價1,060萬元,昨日減價近5.7%,以1,000萬元售出(恕刪)


以上兩個成交價格與開價之間的議價空間很低阿? 跌價應是與該社區成交行情相比 此新聞要表達的是?
yoyo0054 wrote:
以上兩個成交價格與開價之間的議價空間很低阿? 跌價應是與該社區成交行情相比 此新聞要表達的是?


香港買賣房屋是強制公開價格的。所以屋主沒辦法說謊,仲介也沒辦法說謊。所以香港房價跟經濟好壞連動性超高。

經濟好,股票好,大家手邊閒錢多,房價漲。
經濟差,股票差,大家手邊沒有錢,房價跌。

香港房價跟租金都是一起漲,一起跌。而且香港也有奢侈稅,我記得是在2010實施的。而且法規比台灣嚴格。必須要「先」交完稅金之後,房子才能過戶。

所以香港漲價漲超快,跌價也跌超快。


但是台灣的情況是售價不公開,隨便大家亂喊。開價1000萬,給你殺到700萬成交,結果前屋主入手價才500萬。結果台北房價漲10年,但是租金不動。

這在香港是不會發生的,香港買房殺價根本殺不動,1000萬了不起給你殺10萬。只要景氣循環一向下,屋主自己就會調降價格,殺都不用殺。但是反過來只要景氣好,屋主就會自己漲價,而且還殺不動。

以上這些都是仲介不會跟你講的。


一點小常識分享
呎價1.7萬港幣 所以合台幣應該差不多 1.7 x 3.75 x 36 ~ 230萬/坪 (一坪算36平方呎)
又香港是實坪 所以換算台灣的坪價應該差不多是 230 x 0.7 ~ 160萬/坪 (3成公設計算)??
之前不是有每(實)坪1000萬台幣的香港豪宅嗎? 還是上面我哪裡算錯了
上面引述的呎價好像也算錯, 3450/1443 ~ 2.4萬/平方呎才對吧. 不過就算以2.4W/ft2 算, 合台灣每坪也是 225萬/坪左右, 所以是否可得一結論 - 台灣已經是國際盤價格了

nVidia_X wrote:
225萬/坪左右, 所以是否可得一結論 - 台灣已經是國際盤價格了


不是台灣...只有台北市...

半點不由人 wrote:
每次看到版上有些人說...(恕刪)


你說一堆有何意義呢?

國際盤又按怎?

重點是 台灣 喊貴是在台北市

香港的房屋買賣,有個名詞叫做"發水樓",指的是香港地產發展商進行利潤最大化的手段。發水樓是地產發展項目出售建築面積比可建建築面積多。

發水的來源是指如通常包括:私人會所、平台花園、兒童遊樂場、物業管理處、緊急救援車輛通道、訪客泊車位、垃圾房、電梯大堂、電梯槽及後樓梯等公用部分。這些政府豁免計算公設在地產商也是計入買賣面積計算的,跟台灣的建商的大公、小公、花台、雨遮計算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偷的地方不同而已。以君臨天下這等豪宅,買1000呎的"豪宅",efficient rate約只有70%,跟以往香港樓齡較高的樓比較起來是偏低的,同樣香港也存在同樣買1000呎的樓,舊樓的可用面積會較高。

因此計算君臨天下的實際室內使用面積呎價算法則是230/0.7 ~ 328萬/坪。

如有謬誤,還請網兄指證。


nVidia_X wrote:
呎價1.7萬港幣 所以合台幣應該差不多 1.7 x 3.75 x 36 ~ 230萬/坪 (一坪算36平方呎)
又香港是實坪 所以換算台灣的坪價應該差不多是 230 x 0.7 ~ 160萬/坪 (3成公設計算)??
之前不是有每(實)坪1000萬台幣的香港豪宅嗎? 還是上面我哪裡算錯了
上面引述的呎價好像也算錯, 3450/1443 ~ 2.4萬/平方呎才對吧. 不過就算以2.4W/ft2 算, 合台灣每坪也是 225萬/坪左右, 所以是否可得一結論 - 台灣已經是國際盤價格了...(恕刪)
根本不必靠國際盤, 光是那些非在地的外來客 無時無刻想硬擠入北市 就足以讓房價高漲!

半點不由人 wrote:
每次看到版上有些人說...(恕刪)

lpviva wrote:
香港的房屋買賣,有個...(恕刪)

有去過香港的人應該都會發現,
香港的大樓幾乎都沒什麼退縮的,
商場就一直蓋到人行道旁邊,
不像台灣的新大樓都會退縮一些開放空間,
至不濟也有騎樓。

據說這是因為這些一樓商場其實是「地下室」,
香港雖然也有建蔽率限制,
但是對於開挖比限制不多,
建商就利用土地不平,
故意把樓層用高的那一面計算,
就可以把「地下室」實際上是一樓店面蓋到逼近100%了!

可以說一國有一國的戲法,
都是因應各國的法律民情去變化出來的。
樓主跟三樓所發的文

很清楚地道出了台北房地產 只准漲 不准跌 的秘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