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建會主委管中閔飆出一句 爺們不在乎!
我好奇的開始查詢經建會,想一窺爺們們究竟只是眼高於頂 還是繡花枕頭
從經建會報行政院核定版的-健全房屋市場方案
這篇阿撒布魯的報告
通篇沒有把問題和解決方案從因果關係連結起來,只提出兩三個無創意芝麻綠豆大的小措施
我們先倒過來先看政院核定版的健全房屋市場方案,他的解決方案有哪些?歸納有:
一、發展台北以外區域之建設
二、興建合宜住宅
三、中低收入戶租金補貼
四、交易資訊建全
五、金融監理
六、社會公平賦稅
從經建會的方案來看,他是解決低收入者居住的問為主,透過賦稅與金融監理、交易資訊這種小手段平抑房價。
但是行政院長不是交付一篇 落實住宅證正義 實現居者有其屋的題目。
回過頭來看經建會分析房價失衡,應該是認為問題在於投機,而不是有許多人買不到房子。因為經建會分析台灣自有住宅比率全世界第二,高達87%。如果是這樣,顯示絕大部分人都有了自有住宅,又何須興建合宜住宅?何須租金補貼? 這樣一個方案根本是文不對題,院長該退回才對。
至於交易資訊透明與賦稅公平來平抑房價,可以說是路邊擦鞋童都提得出來的方案,留美教授組成的院級單位來腦力激只不過弄出這樣的渣籽,爺們是繡花枕頭還是白雪陽春看官可判斷,但爺們們自己還真大言不慚!
一, 實作:
1. 台灣的好處, 資源多, 統籌分配高, 工作機會好又多, 截運方便, 市容漂亮, 富豪, 都在台北市.
其他縣市都是二等三等公民, 人都有往高處爬的心理, 崇尚名牌名車作用, 所以只要有錢, 就想在台北市有個房子, 這是炫耀財富跟地位的象徵, 若不是自己住, 就給下一代住, 台灣那麼多有錢人(包含中南部), 需求大於供給, 稅金多高, 都沒用啦!!
雙B的車比平價的Toyota車貴那麼多, 有錢人只想炫富, 沒差這幾毛錢, 還是會買.
2. 趕快建設其他縣市, 高雄, 台中, 桃園航空城, 讓台北分流, 讓有錢人不再覺得住台北市是一種財富與地位的象徵.
譬如,
(1) 禁止雙北再建設科學與軟體園區,, 政府鼓勵企業總部, 好的工作機會, 從台北移到其他縣市. 若一個城市沒有好的工作機會, 房價還不跌嗎?
(2) 政府應調降台北市統籌分配, 跟其他縣市一樣, 也刪除類似煙火節這種煙火活動的經費.
(3) 若可以遷都就遷都, 若不能, 也將一些要建設的國家機關移往其他 桃園以南的縣市
二, 理論:
台北市房價是台灣金字塔頂端的價格, 新北市是第二層, 其他縣市是第三層以下.
一直有人為了炫富, 就一直往頂端加高金磚, 所以第二層第三層也就相對再追高.
政府的想法, 一直想控制頂端的價格, 以抑制全台房價, 但炫富的人還是很多, 所以加稅金沒用啦!!
唯有就是分流, 讓台灣各縣市處處開花, 這樣炫富人不再只有雙B轎車可以選擇, 甚至打消用房地產炫富的心理作用
這樣金字塔形狀的房價就漸漸變成長方體
sam1210 wrote:
我認為政府提出的改革方案沒什麼不好,可行性也比較高。
至於你和政府的歧見,問題應該是出在政府的立場和眼界是比較高、也比較廣。而你的立場和眼界是比較低又淺。
為何我必須如此不客氣的說?
故政府的目標是「健全房屋市場方案」。
而你的標題目標是「平抑房價」。
看懂上述兩種目標本質上的差異了嗎?
既然你連政府的目標都看不懂,你確定你有本事教驢怎麼跳舞???
呵呵 別看我一個引言就妄下斷語
我接下來會把經建會所有的政策一一打趴
甚麼才是眼界比較高 各位很快就知道
我先舉例講愛台12建設的第一項 全島網狀系統
這個計畫包括目前吵很兇的台南鐵路東移、東部電氣化、另外有一個很大的北宜直鐵計劃
單講北宜直鐵由南港穿過東部山脈到宜蘭,預算500億。但是要穿過翡翠水庫下方,已經產生很大爭議。事實上北宜直鐵改用標準軌的話,可將車速拉高到200公里,路徑應由牡丹水庫繞過翡翠水庫,從南港到花蓮,只要一小時。這稱作快鐵,可以把原來北宜直鐵拉長成為北花快鐵,只需增加預算一百億。而且南港站早前規劃三個月台七個線,完全足夠增加快鐵的需求。但是為什麼說這個愛台12建設狀況外?這是因為爺們們包括毛治國這些美國回來的,他是馬總統波士頓通訊前後期的爺們們,根本不知道高鐵和自強號之間還有200公里速度的快鐵這回事,還想用500億慢鐵打穿翡翠水庫這種蠢事。
至於本題正解,在於健全房屋市場沒錯,也不在於平抑房價。我要說的是經建會的格局如豆在於,健全房屋市場在於穩定的抑制泡沫,避免hard landing造成金融連鎖的風暴。所以承接樓上樓上的dwwang說的,長期在於區域均衡與國土規劃,這一點,年輕時候的李鴻源反倒是專家之一。而中期工作,應在建立金融防火牆,因為房價的不健全來自於先前中國等新興國家拉抬的商品泡沫,繼之美國三次QE與歐洲、日本寬鬆貨幣造成的全球熱錢效應。熱錢獨沽於房地產,造成民間投資不振,不但降低所得的成長(Y=C+I+G),同時影響金融的安全。而短期間房價陡角度上揚,還是源自於國內低率寬鬆貨幣,股市不振。國內利率現階段是無法自主,因為必須考量彭淮南穩定雙率政策,必然是與美國同步(這一點張忠謀雖頗有意見,也相當值得討論)。回歸正題,總結一句,將銀行放貸轉出民間投資,才是正解。至於什麼方法達成,我當然有北花快鐵般創意的方法,不會沒資格教爺們怎麼跳舞!
sam1210 wrote:
至於你和政府的歧見,問題應該是出在政府的立場和眼界是比較高、也比較廣。而你的立場和眼界是比較低又淺。
為何我必須如此不客氣的說?
回覆sam1210 您還好意思這麼大言不慚呀?
還記得7月3日我寫到:
倫敦公寓每坪356萬 其實沒有比台北精華區貴多少
您7月9日回
2013-07-09 07:19 #14
pttw wrote:
以師大附中這邊5年套房,室內5.4坪,開價1850萬,同樣看室內坪數,為倫敦套房的2.25倍,等於該房子2.4坪的話開價822萬,跟這間倫敦公寓差不多。或許新舊有些差距,以行情差個一成五吧,即便如此,臺北與倫敦差不到18%。這樣的比較不會偏頗,又如拿一個師大室內7坪開價2028萬,2028/2.91=695萬,與倫敦公寓差18.7%。...(恕刪)
煩請樓主貼個連結,師大附中附近是哪裏在賣那種貴死人的價格?沒圖沒真相
我現在給你這則新聞:
【經濟日報╱記者郭及天/台北報導】
根據內政部最新一波房地產實價登錄的資料,師大附中學區套房「仁愛A+」以每坪165萬元,創下套房最高單價紀錄。
台北市小套房價再創新高!根據最新實價登錄資料,位於北市大安區的「仁愛A+」10坪小套房,成交總價達1,688萬元,換算每坪單價166.6萬元,創下實價登錄以來套房最高單價紀錄。
好死不死,這間套房在師大附中學區,仁愛A+ 室內5.56坪,正好是五年,就是我說的這一棟。所以:
一、你說政府立場和遠見比我高,我的立場低又淺,那怎麼彭總裁在11月28號才以實坪觀念提出東京房價比台北還低的看法,比我還晚五個月呢?
二、您六個月前質疑我的說法,在六個月後在全台一百萬件預售、中古屋市場,偏偏中這一間,飆出全台最高價
三、這證明要不是你很衰很衰,百萬分之一的機會都給你踩到狗屎,那就是我比您聰明聰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