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而且可能打的有些沒什麼邏輯,希望沒有違反版規)
 
各位版上前輩好,
 
小弟平常沒有特別注意房產,再加上凡事都有第一次,因此有些迷茫了,想要諮詢一些意見。
 
之前在外國工作了將近五年,上個月回到台灣。在離台前是住在老家,但畢竟也即將36,加上在外一個人住了一陣子,雖然回老家住可以陪陪爸媽很好,但還是會希望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好安排活動跟規劃自己的時間。
原先是打算先租房子住然後邊看房買,但沒想到台灣的租房市場也是蠻恐怖的,看了大約五間左右,我就放棄了想租房的念頭,我真心想要把房租費用直接開在每個月貸款上。
 
最基本最基本想法:電梯大樓、希望室內能起碼有20坪、大眾運輸交通便利、屋齡新、採光一定要好,如果能有前後陽台最好。
(一房一廳一衛的15P我真的無法....)
 
重點來了,最近開始在閒暇時刻看房,下載了591、信義跟永慶的APP,一直找一直找。
因為家母之故(我媽很不喜歡舊房子,一開始是堅持只看新建案),我也算是很尊重她的意見,所以從一開始全新建案一路找到現在開始也搜尋10年內的房子....,但真的是,貴,而且有些失去方向。
 
自身工作地點在敦化南路口,老家在忠孝東路五段,我並不是特別的堅持非台北市不可,反而覺得如果能單純的在藍線上面是最好的(這樣我爸媽如果要來我家只要一班捷運就到)。但無論如何交通一定要方便。前陣子其實也去江子翠新埔一帶看了,主要是讓我媽喜歡一下新板特區的環境,老人家能喜歡環境很重要。我朋友跟我推薦了三輝的建案,是小坪數的,看的不是很滿意,連帶的我也有些打消那個區域的念頭。當然,如果版上前輩有能推薦的我也會再找時間去看。
上週也跑去了內湖五期行善路看。說真的,我很愛國泰沐善!但因為交通很不方便,未加室內真的是小,所以後來我自己給自己滅了很多火。但我真的愛上國泰了!
也因為國泰之故,讓我開始有了品牌迷思,國泰、潤泰、華固等大建商好像變成我的首選。希望能有前輩能夠敲醒我~
 
關於預算,當然如果能有2000左右含車位的房子是最好,這樣我的負擔會最小,但其實我的手頭應該算充裕,受薪階級但薪水足夠讓我一個月支付10W房貸還能有中上等級生活。手邊也有些儲蓄,所以頭期款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因此如果LP捏緊一點,2500也是可以,但如果到3000,我自身評估應該會捏爆.....。
 
未婚、單身、無小孩。當然未來是會成家的(如果有緣人出現)。所以我的預算是用我現在還只是單身來看,
回到地點,我目前用了看房軟體多半是搜尋捷運藍線沿線、跟文湖線沿線(我算是蠻愛內湖的)。有些地點我真的NG,像是雙和、北投、汐止等。
如上述所言,因為家母愛國泰建設,我看完五期國泰建案後也有點愛上,也準備安排去撈一些台北近郊的國泰建案,譬如新莊頭前街(缺點是隔壁就是化成路.....)、甚至有想過乾脆去土城找好了!
 
最後的最後,其實我有想兩個方向:
  1. 就2000W滿足上述需求,但會是郊區,我爸媽來會比較不方便,至於我,就買車即可。
  2. 硬一點2500W滿足上述需求,屋齡可能要更寬限,但大眾運輸方便,我就捷運上下班。
主要是希望看能否有版上前輩能給小弟一些建議或方向。因為疫情關係,我是也打算慢慢看,也許下手也是年中到年底之後的事情了。畢竟大環境動蕩不安,我也是會怕怕的...。
 
題外話,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饒河夜市口基隆河兩岸的房子都相較低價?新房、而且又是河岸第一排,是因為交通不便還是因為週邊環境吵雜呢?那邊值得買嗎?
 
謝謝大家!抱歉除了詢問還很多內心廢話~
當初在找房的時候
我也是習慣在原本的環境裡面找房
優先往松山區找
但發現能負擔的都是老房居多

後來往新北市看了新建案(十年內的)一圈
最後看上江翠(文化路上面)
仔細研究後
發現均價跟台北市相比沒有太多價差

最後,意外往大同區去看
發現附近新建案蠻多的
10年內的中古屋雖然惜售
但透過跟房仲打聽
還是有一些不錯的案件
相比之下
單坪價也比大安區、信義區、中山區、松山區這些前段班的來的低
如果南大同的話
可以跟中山區的南西商圈、寧夏商圈還有中正區的京站做連結
建議樓主可以參考看看

當初我在找房的時候
對大同區是完全陌生
寧夏夜市也只有去過兩次
新光南西也不是我平常熟悉的商圈
所以,最後的結果還蠻意外的

建議樓主繼續多多探勘新區域
相信一定會有你滿意的房子出現

最後
祝您順利找到喜歡的房子
台北市 要3000~3500萬 才能買到像樣地點跟物件

非鳥籠、有捷運、周邊環境算中上、平面車位 ,年齡新的房

大同區低價的地方 ,是因為有飛機噪音 這個致命缺點!

大同區沒有飛機航道,也沒有到便宜的地步,你想太多了
maxwu123 wrote:
台北市 要3000~3500萬 才能買到像樣地點跟物件

新店區 "敦南仰望" , 敦化南路開車8分鐘
到忠孝東路搭公車15分鐘 , 應該有符合你的需求
關於饒河夜市基隆河兩岸的部分,剛好最近買在附近,在下訂前因為也有跟您一樣的疑問,所以有特別研究過這區,跟您分享一下。

首先,緊鄰河畔所以先確認土壤液化是否是高趨勢區,查詢完屬於中低趨勢區,OK。

接著,把台北行政區邊界畫出來後會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饒河夜市基隆河兩岸這邊是行政區的邊陲交界,松山區佔一小塊在饒河夜市,往南接信義區邊界,往東是南港區邊界,河對岸是內湖區邊界。

生活區域以松山區為主的人不會看過來這邊,信義區想找便宜通常會往北醫那邊過去,內湖找便宜直覺上也是沿著文湖線,四期五期這邊給人的印象就是很貴而且要開車,南港目前人比較多的地方還是靠近南軟那邊,直覺要找低價的會往東湖或汐止過去。所以,饒河夜市這邊雖然在地圖上看起來沒有很偏,但"用各區獨立看"的時候,它直覺上是較容易被忽略的地方。

接著來說一下可能影響的因素:
(1)夜市:松河街這側因為緊鄰饒河夜市,雖然獲得便利,但是也得忍受髒亂,與夜市做鄰居我不行,但與夜市隔岸做鄰居我可以。
(2)土地區分:基隆河以北成美橋以東的土地區分是工3,那區我是直接排除,只看成美橋以西的部分,這區是住3。
(3)建商:南京東路以南的腹地偏小,大建商通常會選比較大的基地,例如南京東路以北的五期那區,所以靠基隆河這邊的建商大多是小建商,價格硬度自然有差。
(4)街容:這邊發展早,建築自然偏舊,但還好整體區域不大,用都更危老砍掉重練相對快,早些年前的價格還能用街容老舊去砍價,等這區新建案佔比越來越高,此減項只會越來越弱。

最後,您的預算這區有符合的,有興趣再PM我吧~
說一下想法.這10年內在台北市看了80多間房子的一些感想,希望有些幫助.

我在4年前買了台北市第二間房子,距我買的第一間隔了19年.
第一間是我出社會沒幾年就買的.
第二間隔這麼久,倒不是手頭緊,其實以我的狀況算不錯,可以第一間不租不賣就直接買.
而兩個最主要的原因,才會找了這麼久.

1.台北市的房價在2005~2016年間,漲為原來的2倍價~2.5倍.也就是原本30萬一坪的漲到60~75萬.
不敢置信,愈找愈貴.
2.願意花到4000萬上下,還是有明顯的缺點.例如屋齡舊(大安區),新屋但邊陲(文山區),屋齡新但是小(主+陽只有30不到)...
3.巷弄小,區域小環境雜亂.

最後心一橫,再多花不少,買在大直重劃區河岸10年內的較新房子,坡平車位4大房,無論景觀地點生活機能交通都好,但是也超過4000萬很多了.

話說回來,如果上限在2000或2500萬,一定要妥協.

(1)捷運沿線的話,比較好的地段,屋齡新,就要接受室內大約13~15坪上下的產品.小坪數公設多,新房子公設比33~38,24坪x90萬/坪(大概是內湖文德,內湖站的價錢)+250萬車位,2500萬.
(2)東湖南港,大約是70萬,可以買到32~35坪的,室內可以接近20+一個車位.但是開車離市中心就比較遠,而且喜歡的案子未必離捷運很近.
(3)除非是舊公寓,否則這價錢不可能買到好地點3房+車位.

所以舊,小, 地點這三件事,以2500萬以內,至少必須接受1~2點.
就算客觀條件如此,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新房子或很新的中古屋,符合上述條件,可能又會遇到一些不能接受的事,像是:

離電塔近,附近小環境偏僻或髒亂,沒捷運或是走到捷運20分鐘以上...

好,每一個條件都符合,也沒嫌惡設施,看了喜歡,問題是建商或屋主就偏偏開個高於行情價.硬得很一點都不降.
感覺上買了變盤子.

人家也知道他條件比附近區域的同類型產品好,當然就賣貴.我第一間房子就是硬咬牙用高出行情15~20%的單價買的,因為缺點少.

所以呢,這就是為什麼會第二間房子找這麼久才買了,而且還多拿出不少.

祝好運.
新北市重劃區(央北/中和)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新成屋
而且交通也不會不方便
這裡有一些建案心得提供參考~
新北重劃區賞屋心得
土城 國泰金城 藍線海山站750-800米

國泰 + 2年成屋 + 三房兩廳兩衛一車, 2000-2500 這個級距.

淡水河西側, 新北國泰十年內的案子其實沒幾個, 一隻手就數完了
大安區的電梯公寓 不要車位
2千多 不用3千 雖然是老房
但室內也有30坪
花個二百裝潢 重弄
住起來還不錯。
車出門都捷運 用不到
要遠門租車就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