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再強調一次, 我不否認房地產有其價值. 國外的好房子我看太多了, 國內的爛房子我也看太多了 (我也希望台灣的房子月亮跟國外的一樣圓一樣美, 可惜.....), 但台灣已經習慣把吳郭魚等級的房子當石斑魚價賣, 販賣的就是那泡沫的未來; 現在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嚴重的廢墟房都可以當 "田園風" "買地送屋" 這種極為無恥的話來行銷.
台灣過去幾十年, 我們是輸了, 輸給了貪婪跟恐懼.
覺得有利可圖的, 爛房子包裝一下 (沒徹底解決問題) 只要認為可以加價賣出去賺差價就好, 這就是貪婪
覺得再不買房價只會越來越高, 就算買了犧牲了長輩的養老金, 醫療保障金, 每天只吃泡麵也沒關係. 這就是恐懼
人的行為是需要政府來嚴格把關的; 說甚麼市場機制, 供需問題, 說白了, 還是政府要不要管, 政府要不要解決, 而已.
昨晚去 NCC 參加集會活動, 最讓我感到害怕的是, 國內的政客上到總統中到府院高層下到議員立法委員, 有多少不是財團養的 (有哪個沒拿到政治獻金過)? 建商有錢到想買媒體電視頻道, 最主要的也是持續洗腦百姓, 跟護航官員, 相對的也是把持住官員, 要他們好好配合, 通過土地變更, 配合利於財團的土地規劃; 不想配合的不但不給糖吃 (政治獻金) 還會以棍棒伺候 (媒體與論, 名嘴與論)
最近一集的網路影片, 邰智源去柯 P 媽媽家拜訪用餐, 影片雖然很多笑點, 但最讓我感到恐怖的, 是柯媽媽的一句 "我都不知道台灣的政治是這樣 (黑暗?)" 可見一般台灣人是多麼的純樸?無知? 太善良容易被洗腦?
很長一段時間我沒在這邊發文了, 其實我都想放棄, 懷疑 mobile01 是不是也是一堆炒房客房蟲聚集的天堂, 只要有任何不利看漲, 危及到到這些房蟲的文章, 就算被惡意攻擊本版的管理員也是當做沒看到.
再說一次, 房價要漲, 我不反對, 要投資房子, 我也不反對, 但房價要漲有人要去投資, 其相對的價值呢? 空間, 採光, 通風, 格局, 建材, 設計裝潢品位等等, 到底有沒有其真正的價值? 還是只會以 "地段好, 生活機能好, 建築材料通膨上漲" 這些根本只是惡意洗腦的話來誘發人性的貪婪跟恐懼?
要投資房地產, 如果你是跟外國人一樣, 有徹底把一個房子整理過處理好, 裝潢好再出售出去賺取合理的價位, 這是 ok 的. (又或是以穩定合理的房租出租出去也可以) 但如果只是想要低買高賣然後塘塞任何理由, 別忘了想餵別人大便, 還是有其他更大坨的大便在等著你.
************************************************************************************************
台灣房價無理高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地價. 大家都會說土地就像是麵粉成本, 成本高當然麵包也貴呀! 很好, 很聰明的比喻; 問題是怎麼從沒看過建商聯合起來抗議政府為何要標售制而不是抽籤制?
很簡單呀, 就是建商覺得還是有利可圖, 所以這點成本增加哪算甚麼 (說難聽一點一棟建案所賣出去的所有公設就可以回收多少 % 的土地成本了?)
所以台灣政府對於土地出售的機制要不要改? 該不該改成抽籤制度, 而抽到相對好一點地段的建商也要同時被迫多負責一些危老房子重建的社會責任?
台灣接下來會迅速浮現的一個問題, 就是位於相對市區的老房子越來越無法推動都更; 要自建一般百姓無力可危; 要把垃圾屋賣黃金價, 如果不是建商誰又有那個能力收?
房地產有沒有它可以投資的價值? 當然有! 那麼既然很多人喜歡投資房地產, 何不由政府帶頭打造一個健康的房地產投資環境 - 房屋國債!
在接下來的台灣社會, 我們將看到太多房子相關的燙手山芋 - 危老, 無法談攏都更 - 甚至是新建案的爛尾樓等著政府去擦屁股. 更不要說萬一一個大地震襲來, 政府本身會不會垮 (沒經費處理)?
既然政府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但社會的資源是很多的 (百姓存在銀行的資金) 那是否該由政府帶頭提出房屋國債的發行?
國外有個網站叫 ark7, 就是一個大家可以去參考思考的範本 - 把房子當做投資標地物以股份形式拆開出售, 讓社會自然人參與, 賺取合理的獲利,
既然台灣的社會資金存款是足夠的 (已經太多), 那為何不由政府提出都更國債, 房屋建設國債? 沒錢都更的危老住戶, 可以把自己的土地持有權賣給政府, 這樣就算都更戶需要自己出資一定的比例支付重建經費壓力也小很多; 政府再把土地持分拆售給想投資的社會自然人, 投資人的資金則變成了都更後新建築商業區建設 (地下停車場, 店面, 出租辦公區等) 的股東之一, 或取穩定收益.
就算很多老年人已經完全沒有經濟能力, 只能委身住在危老的自有產權房屋內, 那也可以比照上面的模式把自己的土地產權跟房屋產權以政府公告地價, 權威機構的詳細房產殘值鑑價來出售給政府, 由政府將其以都更國債的形式出售後, 以政府的持有比例的獲益來讓這些老人可以住到終老 (之後在出售後一樣所得歸回國庫)
而政府要做的, 就是強制的大範圍都更面積 (這樣才能完整規劃, 不是以一個一個小而有限的地號來處理) 而且是有效率的快速收購, 安置現有居民, 發包建設; 一樣, 政府也可以招標方式開放給國內, 及國際上的建設公司來投標
我只期待台灣人, 可以真正的住的好, 大家可以累積屬於自己的財富, 而不是持續著被建商, 房蟲們惡劣的剝奪. 台灣少子化的問題何時可以真正解決? 沒有一個健康的房市 (年輕人買不起, 人住不好), 永遠不可能!
期待 2024 的新總統, 可以帶領執政團隊真正的大刀闊斧, 破釜沉舟的去解決這台灣最大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