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將軍 wrote:
都說信義區是天價
假日華納威秀人潮滿滿,裡面看電影的,絕大多數也不住華納威秀隔壁
看到的電影不一樣?
更何況,台北交通很發達的
大安森林公園,很快搭捷運就能直接到了
你可以多花2000萬買大安森林公園旁邊的房子,這樣別人要搭車去,你可以走路去
但是你一個星期去幾次?
電影院的部分,我同意。但大安森林公園旁的房子,則有不同的考量因素。
電影院是得買票進場,才看得到影片內容。但大公園旁的建案住戶,一周可能去不到公園幾次,然而這些住戶要的,不是進去公園,而是在家就能坐擁綠意盎然的寬闊景觀。
就如同大直河岸第一排的景觀戶,不見得會去河堤內公園散步,但這些住戶要的,是開闊的景觀視野。紐約中央公園旁的景觀豪宅,賣的也是景觀,而非訴求住戶每周可以進公園散步幾次。
miki640967 wrote:
只有面大馬路那邊比較可以看所謂的公園綠蔭view, 但其他就很可能看別人的鐵皮屋頂, 雖然也是另1種view, 還五顏六色各種形狀都有.....
是的。所以同樣是"大安森林公園宅"、"大直河畔宅"的名義,還得看:
1、是否是臨景觀面第一排的建案?還是巷弄內無開闊景觀的房子?
2、景觀面第一排的建案,不見得每個住戶都坐擁景觀。所以還得細看住戶座向。好的座向,還得挑選合適的樓高。例如淡水紅樹林藍海這建案,不同層樓,不同方位的物件,其景觀差別頗大。
住習慣景觀宅的人,在經濟能力許可的範圍內,換屋時會很在意景觀因素。不必出門,就可有開闊的藍天綠地與陽光的景觀,住起來是非常舒服的。
Jermylinsfan wrote:
比說仁愛創世紀、旅行與閱讀、仁愛築綠等內部裝潢區位等的介紹
當然每坪均價與看豪宅屋的過程等..
既然都這麼說
不過我認為,真正要自住的反而會更仔細看屋,畢竟是自己要住的
仲介跟投資客是為了賺錢而已,考量的目的不同
這幾棟都位於過去的大安區,現今的大安中正交界,跟城中區的發展與容貌很不一樣
也是現在中正區唯一在顏炳立框框理論 框框一裡的區塊
仁愛創世紀沒有在賣,所以無從看屋
旅行與閱讀我在別篇有提過一下
去看的是1X樓,仲介說是某個極大咖政治人物的近親(但無法查得真實性所以樓層打馬賽克)
此樓是2~3樓一層兩戶,大約四十五坪,4~12樓大約九十坪,13~15樓較小,大約80多坪
13樓有大露臺,看起來很棒
屋主的兒女都在國外念書,因此主要是兩人住,隔了頗大一間主臥,大主浴應該有超過5坪
再來有和室跟一間小臥房,是兒女暑假回來住的,廚房跟客廳感覺不大,佈置走溫馨路線
窗外景觀是跟對面的仁愛鴻禧、首都大廈對看,站在窗邊才能看到仁愛路綠蔭
去看的時候屋主開價一坪186萬,仲介說屋主的底價在170左右
旅行與閱讀是昇陽的子公司上陽建設、新東陽營造
外觀跟昇陽一貫三元素一樣:深凹長窗、古典風、鍛造欄杆
跟同期的昇陽Grand幾乎是一模一樣,差在昇陽Grand大坪數的那棟正面有陽台
但公設部分上陽風格跟昇陽的巴洛克卻完全不同,上陽是偏現代極簡
整間的最大缺點應該是旁邊的爛尾樓-致和園,一直有人想整合但似乎困難重重。
仁愛築綠看的也是高樓層,全棟一層一戶,主力坪數135坪
看的是半毛胚屋,只有地板、隔間、衛浴,廚房的設備有提貨券
雖然看的樓層跟旅行與閱讀差不多,但築綠樓高3米6,並且大面積落地窗,採光比旅閱佳
窗外景色只有部分被創世紀擋到,視野相當遼闊,可遠挑觀音山,站在窗邊看仁愛綠蔭也很美
(不過對面台電的土地跟皇宮杏林大廈一直在談都更,那一片蓋起來景色必定大受影響)
室內有機房回饋的空間,總共約有95坪,規劃3房3衛
主臥在後方,窗景面西,有大陽台,四片落地窗可全開,摺疊收在側邊,變成開放式陽台
配備都是頂級的,衛浴全大理石裝潢、TOTO設備,主浴大概有4坪,有飯店的雙流理台,石砌溫泉浴缸
Panasonic GLATIMA系列開關、插座
日本原裝YKK AP水密窗(聽說台灣大部分YKK AP都是東南亞廠製)
整間其實相當棒,國泰建設也很厲害,把隔壁的上海鄉村餐廳請走了
但有一房窗面東,被隔壁的蟠龍名廈擋到,採光不佳,但也沒到暗房
並且築綠的基地為凹字型,後方臨巷有一老舊公寓部分住戶協調不成,國泰等了他5年左右,還是宣告失敗
公設部分有小花園、交誼廳、小健身房,豪華度不如美孚仁愛一品
國泰的公設一直以來都比元大、昇陽差了些,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一坪開價220,底價無法得知。
Jermylinsfan wrote:
中正區當然是臺北市中心好區喔
25坪2500萬當然值得划算,趕快買喔
我從前面就說過那個地段來說太貴,一直都只講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