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還是政府的教育問題。

漲不起是看產業別!!

如需要大學生和碩士等的產業,現在人人都是大學生,

當然漲不起來。

如果是需要技職的黑手,水電工和修車等等。

現在薪水多好啊,但有人能作嗎?!

教育不層別人材,不因材施教。

想學美國多元入學,又想得到日本的專職效果。

真的是太天真了。
台灣企業薪資涨不起
因為~錯誤的政策 錯誤的方向
你看看韓國 韓國也是有去國外設廠
甚至外包給台廠 但人家為什麼越來越壯大
因為 政府挺勞工 勞工挺企業 企業才賺錢
台灣是.....保護企業 保護老闆 反正這不是我的家
時間到我回美國囉
哈哈
你們有繳政治獻金的都算我的人
該給的政策交給我 記得繳錢
所以 政府挺企業 保護企業 看看一堆國營的 半國營肥貓 甚至是汽車產業 你買的進口車關稅高到爆 為何???
你想想就知道了
edison

kewenlian wrote:
現在的薪資水平真的很...(恕刪)


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小三

勞工? 再吵15K都沒有!

cyberhunter wrote:
台灣薪水漲不起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
政府和企業主聯手引進外勞,故意讓台灣的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所以一般人的薪資永遠長不起來,永遠只能跟外勞看齊
看看數據,外勞人數正好等於國內失業人數,就是最好佐證
只要取消並送回所有外勞,國內薪資會立即翻漲50%


樓上正解

台灣目前有4, 50萬的外勞
人口結構中,青壯人口比例佔65%,又是數十年來最高值
兩項相加讓整個勞動力市場"供給嚴重大於需求"
才讓勞工收入變的更少,更慘,而且台灣勞動力中低階為大宗(2~3萬)
政府現在又要引進更多外勞,中低階只會更慘不會更好

鄰近的日本是沒有低階外勞的(只有白領外勞,但最近有討論引進建築工就是了)
那邊中低階收入雖然近年來也減少
但是均薪仍有"10萬台幣"
建築工的月收入,服務業正職店員的月收入都有28~35萬日圓以上
如果日本也引進外勞,很多服務業跟工人薪水會被打折,就跟台灣一樣低薪
日本以中產階級為立國基礎,日本富人很富,但平民也沒很窮,是已開發國家中的楷模
把國民打到變貧民,這國家也不用玩了
日本外銷只佔GDP不到10%,內需會整個萎縮

倚賴外勞除非像新加坡那樣,先保障國民變資產階級(廉價組屋政策,轉售賺4~5倍),把外勞當奴隸剝削,讓國民日子爽,不然都沒啥好下場。泰國外勞也很多...請問泰國變成有錢國家了嗎? 貧民人數超多的。


rchang631 wrote:
企業不會少賺,政府無...(恕刪)


沒錯+1~
大部分企業把要的利潤先放口袋(勞工沒錢賺,不代表資方沒賺錢),
加上政府的勞工政策,偏向資方;
勞工在資方、政府的壓榨下,真是最可憐的一群!

cyberhunter wrote:
台灣薪水漲不起的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就是:
政府和企業主聯手引進外勞,故意讓台灣的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所以一般人的薪資永遠長不起來,永遠只能跟外勞看齊
看看數據,外勞人數正好等於國內失業人數,就是最好佐證
只要取消並送回所有外勞,國內薪資會立即翻漲50%


樓上正解

台灣目前有4, 50萬的外勞
人口結構中,青壯人口比例佔65%,又是數十年來最高值
兩項相加讓整個勞動力市場"供給嚴重大於需求"
才讓勞工收入變的更少,更慘,而且台灣勞動力中低階為大宗(2~3萬)
政府現在又要引進更多外勞,中低階只會更慘不會更好

鄰近的日本是沒有低階外勞的(只有白領外勞,但最近有討論引進建築工就是了)
那邊中低階收入雖然近年來也減少
但是均薪仍有"10萬台幣"
建築工的月收入,服務業正職店員的月收入都有28~35萬日圓以上
如果日本也引進外勞,很多服務業跟工人薪水會被打折,就跟台灣一樣低薪
日本以中產階級為立國基礎,日本富人很富,但平民也沒很窮,是已開發國家中的楷模
把國民打到變貧民,這國家也不用玩了
日本外銷只佔GDP不到10%,內需會整個萎縮

倚賴外勞除非像新加坡那樣,先保障國民變資產階級(廉價組屋政策,轉售賺4~5倍),把外勞當奴隸剝削,讓國民日子爽,不然都沒啥好下場。泰國外勞也很多...請問泰國變成有錢國家了嗎? 貧民人數超多的。


cyberhunter wrote:
台灣薪水漲不起的根本...(恕刪)
kewenlian wrote:
現在的薪資水平真的很...(恕刪)


跟各位講個故事。

2008 年九月,雷曼兄弟事件引發金融風暴。
台灣雖然沒有受到直接衝擊,但是企業投資與人事進用轉趨保守。

2009 年三月,政府為了降低失業率,啟動「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
這個方案是由教育部,請注意,『教育部』補助,
由學校協助畢業生到企業職場實習。
在實習期間,實習生薪資(22K)以及勞健保費用(4190元)由教育部補助,最多一年。

換句話說,所謂的「22K」是企業躺著拿的『補助』
如果你執行的工作有 30K 的價值,在這個計畫下,企業只要負擔 8000 元。
而且這個計畫並未規定一定要實習滿一年;至少在三個月的試用期內,企業可以大膽進用新人。
同時企業有名額限制,也規定不可排擠到舊員工的權益。

現在各位知道了緣由,請活動一下各位的腦細胞,想想這個道理:
所謂 22K 到底是政府的限制還是企業的限制?

媒體民代為了製造新聞,故意扭曲22K的意義,企業藉機降低薪資,推諉責任。
偏偏就有一群搞不清前因後果的人,跟著瞎起鬨!

簡單的說,如果你看到你的薪水只有 22K,
那表示你的公司根本就是在坑你的『免費』勞力,
不然,就是你真的很遜!
不是漲不起
我相信多數的企業老闆還能換車買地買房
絕對有賺足夠的錢幫員工加薪

只是政府不挺勞工挺財團
官員只是數據報告來評估民間疾苦
所以台灣只需要一兩位
像是郭台銘這種有錢的企業家就夠了

不是人人豐衣足食啦
看報表很容易,也比較單純
政府沒看那麼廣

k6731 wrote:
我朋友的傳產工廠常在放無薪假,問他為啥,他說公司說沒訂單所以要放無薪價
結果老闆開保馳捷,老闆娘開大7....,這叫時機不好共體時艱......
我朋友夫妻倆一個月合計領不到6萬(在同工廠上班)
公司還一直唉說人好難請人事費用好高
結果申請下來2個外勞....,這不是政府的問題是誰的問題~
真要共體時艱連老闆都下來騎摩托車而不是老闆爽爽過苛扣下面員工爽自己~...(恕刪)


這如果是在日本,企業主會像半澤直樹家裡的工廠一樣,低調經營,跟員工同甘苦
日本很多大企業高階主管收入比中小企業主還高
(日本大企業到現在還是,蹲一輩子有機會爬上去吃香喝辣)
所以中小企業留人不易,經營不易,哪來台灣這樣壓榨勞工的?

tea_king wrote:
主要還是政府的教育問題。
漲不起是看產業別!!
如需要大學生和碩士等的產業,現在人人都是大學生,
當然漲不起來。


當初教改那些人可都是吃香的喝辣的錢照領
年輕人的未來沒人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