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en wrote:家中成員有兩大兩小最...(恕刪) 我住東湖靠汐止這.如過樓主有開車.買汐止車程多花10分鐘.房價可以省一半..內湖的中古大樓至少都要3X幾起跳..汐止管理不錯的社區如日月光.水蓮..半價不到就有了..樓主的千萬的預算..買下一戶.在好好裝潢一下絕對是夠的....至於下雨..內湖南港汐止.這三角地帶其實都很會下雨...通常汐止下雨..南港跟東湖這塊也都跑不掉...
dove wrote:這可能沒有...但汐...(恕刪) 福德1路跟2路絕對有淹過...還不只一次...且高度是到汽車車窗那種高度汐止建議如要買社后..以中山高為界.中山高以南的物件不要碰..那邊地勢是從福德三路一路緩降一路再到基隆河邊...至於基隆河另一端樟樹二路地勢又比福德一路還低...其實福德一路跟樟樹二路那兩端緊鄰河邊的兩側.也就是中山高跟北二高中間那塊是行水區.根本不該跟河爭道蓋房子..即使這幾年有圓山仔分洪.但氣候多變年年雨量暴增的情況下..難保哪天.這些低窪地區不會再次淹水..
VivienGirl wrote:現在政府已強力鼓吹都...(恕刪) 內湖公寓都更???連公寓一坪50萬的大安區要都更實際運作都困難重重了....內湖公寓平均成交都還不到30.有興趣的建商真的不多.除了少數靠大馬路的地段..內湖大部分公寓還有得等.....
o1上面有人很仔細的提出汐止當年為何淹水的前因後果了,位於基隆河上游的汐止究竟為何淹水,往後是否大台北地區下同樣雨量,還是惟獨汐止淹水.版大可以看完整篇討論後再討論居住汐止好不好.idftw2000 wrote:福德1路跟2路絕...(恕刪)
markhty wrote:o1上面有人很仔細的...(恕刪) 我說的地形概況絕對是事實.我自己住旁邊的東湖也跑到社后看過長堤跟長虹大鎮的房子那附近我也幾乎都徒步或騎單車走過不只一次...至於雨量跟淹水的模型推論.始終是建構在模型上.也就是還未實際驗證.在現今雨量屢創新高的颱風季節.人類自創或預測的模型.能夠每次精準的防範&預測即將到臨的天災???這點有很大的疑問.
markhty wrote:o1上面有人很仔細的...(恕刪) 好像大家都沒看過大直橋快被水殷過去的窘狀雖然汐止一堆山坡地 , 但如果重大水 ...有些地方還比較安全...殷大水時 ,有些地勢高的地方還是會被滅 ,關健還是在於水的流向 ...之前大湖淹水那次 ...內三 ,金龍一帶卻沒事 ...但事實上 ... 內三 ,金龍一帶 相對大湖是低窪東湖有裝抽水站 (康樂) ....據我所知 ,內湖這沒淹大水的 , 就廣義而言 ...是從北安路一直到內二 ... 瑞光一大段路也沒看過 ...如果基河淹的話 ...就表示水已經過提防 (無法想像的恐佈)內湖山區是有發生過土石流把人活埋在地下室的真實案例
大可不必 wrote:好像大家都沒看過大直...(恕刪) 這有點誇張.大直橋本身就比旁邊那號稱百年防洪頻率的堤防高了.大直橋只要稍微被淹到.台北市應該就滅了..內湖路三段跟金龍路沒事.是因為成功路四段往大湖公園那上坡.到大湖公園又開始漸漸往下.大湖山莊街那一帶又剛好比大湖公園低一些.那次雨量如果再大.日湖百貨跟金龍路附近也是會遭殃
idftw2000 wrote:這有點誇張.大直橋本...(恕刪) 在地的果然才知道地形之險惡.... 我只知道經過那一次風災後 , 每隔幾年 ,就會把大湖的水抽乾 ,再把湖底的泥巴挖出來 ....不過大家可能還忘了一條康樂隧道 ...內溝溪 ,嚴格來說 是條大排水溝 .... 幾天大雨下來 ,有時候水都會溢出來 ...到時候水會沿康樂隧道流到大湖 或者是 灌到汐止康樂街141巷一帶 ??理論上看不到的盲點 ,等到實際發生時 ~~ 大自然的力量總是讓人猜不透啊 ~~~~~~~~~~~~
其實汐止地方很大單論汐止近東湖(社后,金龍湖), 一帶的汐止地區汐止(只討論近東湖一帶) = 東湖(內溝小溪) = 內湖(碧湖)天氣與自然環境都是一樣的, 有山有水有小溪, 小時後還在東湖這"農田"裡捉龍蝦呢 !都是一樣的好地方,地界只是人為畫定的, 自然就在此,永遠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