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moment wrote:
自住客房價漲對他來說根本一點益處都沒有(如果有換屋需求的話)
如果年輕的時候買進一間小的房子15坪600萬
如果之後要換屋想換30坪1200萬的房子
如果10年後房價跌價10%
15坪600萬的房子跌到540萬
30坪1200萬的房子跌到1080萬
你換大的房子你只需要多付540萬而不是原本的600萬
所以有換屋需求的根本就不會希望房價漲
這mobile01上一堆希望房價漲或是樂在其中的人 不是房仲 投資客 還會有誰呢?
我真的不懂...這社會真的病了
現實生活不會照你的理論走
社會是很複雜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我也是從小套房開始換屋的..
越換越多間
房價漲,轉手反而容易
房價跌,房子不好賣
這是個人經驗
bemoment wrote:
如果10年後房價跌價10%
15坪600萬的房子跌到540萬
30坪1200萬的房子跌到1080萬
你換大的房子你只需要多付540萬而不是原本的600萬
所以有換屋需求的根本就不會希望房價漲
這種論調有點天方夜譚
就是所有的齊頭平等
還有就是跌是自然現象 不是因為經濟轉差也不會有收入變動斷炊
甚至因為舊屋跌價不會侵蝕到你的自備款本金等等
我一直覺得很怪
這種論調為何會被一再提出
難道人們都有那種假設OOXX, 其他條件不變
所以XXOO....的這種小學生思維?
那何必買?
徒然買來賠錢 然後希望大的等幅跌價可以少賠變多賺
當初直接一直持幣下去 等到你認為的那個時點砸下去買大房豈不更好?
誰能闡述這種邏輯的謬誤跟奇怪論調啊?

反觀做產品外銷的小老闆們, 東西永遠就是要更好更便宜, 或是等著被淘汰!
倫敦的房價, 網路就有:
http://www.rightmove.co.uk/property-for-sale/find.html?locationIdentifier=REGION%5E87490&sortByPriceDescending=true&minBedrooms=4&maxBedrooms=4&displayPropertyType=flats&oldDisplayPropertyType=flats
英鎊價格乘以 47 = NT$. 而在台北能用 NT$ 5000 萬買到一樣規格的標的嗎? 我們只有價格能跟得上豪宅, 品質根本邊都沾不上!
忠誠路上的仰仁已有 20 多年歷史, 她當年得售價 ( 13~14萬/坪 ) 是我早年一位做租賃仲介的朋友告知, 若有謬誤請指正. 應該不會差太多, 約 30 年前有一親戚在德行東路底買一 40 坪公寓, 一坪是 6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