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02 wrote:分享一個購屋的好方法...(恕刪) 嗯嗯,看來Stephen大應該是投資內湖捷運附近新成屋或是預售屋.不知S大,對於內湖舊公寓是否也有投資?或是對內湖舊公寓投資的看法如何呢?謝謝先.
Robert1012 wrote:嗯嗯,看來Steph...(恕刪) 舊公寓我還沒有買過但價位還是會去了解一下只是最近的公寓價格已讓我有點傻眼不知大大看的是那區的?就我所知,目前公寓的最高價最搶手的區塊在麗山國中周邊這可能也是學區效應吧這數年來,麗山國中升學率一直拉高也間接的拉高了這邊的房價最近在長虹park 公園館邊的豪宅預售案,預期應會快速拉高這邊的行情!
stephen02 wrote:分享一個購屋的好方法針對自住客,現金量足夠的購屋者而言有一種房子是具備低價入手的好機會這種房子就是一年內將交屋的預售屋 S大果然是巷內人士!我去年初買過一間這樣的預售屋工程款已經全部繳完 待交屋(結果10個月後才交屋)對方實際付出了約50(我用比例 不想交代實際數字)我接手他的已付款與利差 大約100他實際用兩年多的時間 取得約100%報酬我在今年Q2售出, 連本金拿回約280我用十個月 取得約180%的報酬其中有大約70是來自於拉不起來(負擔大 槓桿低 投機客不愛)的貼水~
stephen02 wrote:舊公寓我還沒有買過但...(恕刪) 我兩三個月前有看西湖捷運站附近的舊公寓,正內湖路邊捷運站旁麥當勞樓上,是商一地,但是該屋屋況不好且一樓收租穩定看來改建無期.另外也看了285巷收租套房,雖然屋況漂亮,但據多方了解,很多內科工作者租屋有轉至737巷或內湖路二三段那邊的趨勢,且285巷套房招租實在太多,所以作罷.最近在看天母石牌舊公寓,平均單價要比西湖附近舊公寓貴很多,也不知道在貴甚麼!?
llinsh wrote:對方實際付出了約50(我用比例 不想交代實際數字)我接手他的已付款與利差 大約100他實際用兩年多的時間 取得約100%報酬我在今年Q2售出, 連本金拿回約280我用十個月 取得約180%的報酬 由於大大提到槓桿低,我猜想應該是套房的案件(假設10坪)假設原屋主購買價為500萬(實際上可能低於這數字或高於,取整數比較好想) = 50萬/坪在2年多的工程期間(2007下半年-2010年初)付了50%的工程款=250萬大大於2010年初用500萬(本金)買下該房,並還有250萬的尾款未付 = 總價750萬 = 75萬/坪然後於2011年第2季賣出,賣出價=500*280%+250=1650萬 = 165萬/坪165/75=2.2(倍) 75/50=1.5(倍) 165/50=3.3(倍)從2007年下半年到2010年年初 房價漲幅50%(有可能)從2010年初到2011年Q2 房價漲幅120%(好像有點誇張)我想這中間一定有什麼誤會才是...
我說的槓桿低 指的不是套房等等指的是接手已經繳完工程款的預售屋 再加上初手者想要的利潤另外 我用精簡比例的數字來表達清楚好了初手者原購總價為170, 工程款等等占了約50最後我接手成交的價格約220, 也就是我得要付出100的自備款 買一間220市值的房子最後在今年q2, 以400的價格賣出 所以扣除掉120的剛辦的貸款我拿回了280, 原始付出成本100, 毛賺180即使從170原始價算, 大約漲了135%若從我接手價220算, 大約漲了82%用實際自備付出成本算, 才是180%這就是s大所指的利差用100來買一間200多的房子 事實上乘數效果太低對投機客來說 他甚至可以用100去訂購炒作1000的預售初期屋200多的要漲到400 幾乎得要漲100% 也才賺不到2001000的只要漲20% 就可以賺200所以原先有近300市價的房子 就只能賣200多(8~9折不等)這就是S大指的手中現金部位大者套利的精隨不是以小搏大 反而是有點以大博小 但是穩當以上
llinsh wrote:其中有大約70是來自於拉不起來(負擔大 槓桿低 投機客不愛)的貼水~ 我上一個發言應該想錯了負擔大=高總價?槓桿低是因為付完房價50%(L大等於67%)投機客不愛=大坪數?假設是原屋主總價5000萬,100坪(取整數好算) = 50萬/坪賣給l大 => 總價7500萬,100坪 = 75萬/坪剛好又遇到區域性房價爆衝+盤子Q2接手 => 總價5000*2.8+2500 = 1.65億 = 165萬/坪好像也還是有點奇怪的感覺~把數字都除以2,我還是不知道哪裡有2010年每坪37.5萬的房子,今年變成每坪82.5萬(而且還是預售屋)
首先,謝謝L大的幫忙說明事實上,這種房子還有個好處,就是對買進者造成的跌價壓力會比較小這種房子常會出現一種怪現像假設合約價是45萬/坪來說好了在開始蓋時,旁邊的中古屋可能只要36萬/坪結果蓋快要好的時後旁邊的的新古屋已成長至50萬/坪了,結果,這個快要蓋好的房子居然還是賣50萬/坪這時,他的價值就被低估了,原因就是現金要太高導致不賣座,所以只好降價求售但等到交屋前,鷹架一拆,已不是原先醜醜的工地,這時單價就突然快速超過旁邊的中古屋但交屋後,由於投資客大量拋出,單價又會再回軟一些交屋後過半年,投資客賣的差不多了,單價就開使走堅交屋後一年,如果對比旁邊的中古屋,中古屋變成55萬,但這個新屋卻早超過了65萬,這時才還了這個屋子應有的價值如果,房價未能如預期續漲持平或緩跌等你想賣房子的時後如果旁邊的中古屋賣的是成本價,以你新房子的立場,同樣只要賣這個價就不會虧本(因為你買的同時,旁邊別人買中古屋也是這個價)的前題之下你一定比中古屋好賣甚至別人的中古屋開始賠錢的時後,你還可以小獲利出場這就是所謂的如果真的要跑,只要成本比別人低(雖然價格相同,但比較新就是成本比較低)也會跑比別人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