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這個狀況是隨時在發生的, 有的人日積月累有10戶房子, 持有平均成本每戶可能只有一百多萬,對她來說, 他可以租你一個月一萬, 或者一年12萬, 對她來說, 比照持有成本來看, 投資報酬率還超過10%, 但是如果逼他賣掉, 他不會用當初的成本來賣, 他可能用市價的800萬來賣, 那新接手的屋主如果不是自住, 他出租會用多少的租金來出租?
這是經濟行為的狀況, 當一個階級試著打破另一個階級的壁壘, 往往又會壓迫到另一個階級, 所以可能房價被打下來了, 原本收入和房價有距離的人可能因此降低購屋的門檻, 但是卻會發現很多原本真正在生活底線, 只能支付較低房租的人變成租不起房子, 或者原本她租房子在台北市, 現在變得必須要搬到林口或者南崁...
想看看, 擁有台北市多間房屋的人因為政府政策(例如囤房稅)所以賣出台北市的房子, 誰會接手這些房子? 應該是原本買不起台北市房子所以打算買新北市房子的人, 或者原本買不起大安區所以打算買松山區的人轉買大安區, 這是一環推著一環, 松山的變大安,新北的轉台北, 南崁的看新北, 絕對不是原本就買不起房子的租屋族
另外也可以思考, 當市場上沒有所謂的"多"屋族...請問房屋出租的供給在哪裡?
my470825 wrote:
這故事有沒有可能是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