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多少年輕人,買房都是靠父母!

有錢沒錢
有父母沒父母靠都好
大家要多知足惜福哦~~~~~

人家梁家三千金的爹梁董.....砸百億幫女兒開百貨公司....光買地就花了50多億.....

也沒看到千金們把土地建物所有權狀攤出來......

不好意思喔...我們窮人家比較不了解小田橋大大的行為思考模式.....

還有為什麼一下子說自己存不了頭期款.....一下子又說自己是小田橋存錢很快阿.....

有錢人喜歡偶而玩角色扮演喔.......
-------------------------------------------------------------------------------------------
所以說,人比人氣死人,有錢人還有更有錢的人。跟一些上市公司的老板比起來,我們算小咖的。小弟的興趣是看房子買房子,但我是真的買不起內湖的房啊,一坪開價70萬,隨便一問都是1200萬以上,我又不喜歡高成數借貸,又有小孩的花費,一個月能存到4萬元,就很偷笑了。4x12=48,一年可存約50萬,要頭期款300萬的話,至少要存6年,人生能有多個6年? 所以說我真的買不起內湖的房子,
王聖人 沒有講到重點o

台灣教育失敗才是主因, 自己舉一個身邊的例子;

一對夫妻都是國小老師, 每月收入加起來超過十萬塊o
父母親在南部開小小早餐店維生,夫妻在桃園教書
一年回一次家探望父母, 忽然有一年,幾乎每個月都回去一次o
原因是,他們要買透天房子了,需要一筆頭期款o
那年幾乎每周就回去一次,說好聽點是要報告看屋情形,說實在點是要趕快問出
父母可以給他多少錢o 最後他拿到了三百萬o

但說到孝順父母時,就不見人影, 父親得癌症時,也是講一堆理由說公家機關請假不方便, 不方便探望父親o 甚至在父親快要臨終時,還彌留狀態中父親說他要入新厝了, 叫父親不要現在走,等他 辦完 入新厝以後再走o

母親狀況就不說了, 只回一句,是母親自己選擇要跟小兒子住的,一個月也見不到一次他們夫妻倆回來探望自己剩下的唯一母親o

現在尼特族或許是個大問題, 我自己親戚的兩個兒女也是,一個輔大畢業 ,一個高雄科大畢業, 但他們說,我知道我不想出去找工作, 所以我不會有想花錢的錢的慾望o所以你們不要叫我出去找工作, 你又奈他何o 他們的父親,又打又罵,又準備一間店面要他們自己出去住,自己開店過生活也不肯, 我親戚每天做生意,走到一支腳差點截肢o
身教, 言教;都做了,請不要說教育不是只有學校的責任而已, 一個國小沒畢業的父親,都做到這樣了,我就不相信還有哪位能做得比他更好的父親o

當官只管官位和收入, 出事只管有沒有人抗議,有抗議在來做下一步o
我只能說, 那些當官的,一切都得來太容易,不懂感恩,自然不懂如何治國 辦事o
不懂飲水思源的人, 自然一切無關己身痛癢o


天佑台灣, 天佑愚民o





說真的,碰上尼特族的小孩,就一句話,給他們個最後期限,要他們自已找工作搬出去住…

期限到了、鑰匙收回來趕他們出去… 說真的,養那麼大了,他們自已的生活要自已負責了… 真的要是因為趕他們出去,決裂,就當沒生過這兩個子女… 也比養兩隻寄生蟲在家裡吃自已的、喝自已的要好…

---

但我說真的,很多小孩,真的是因為父母沒教好才會有這些行為偏差的現像… 例:父母是否有從小跟小孩們灌輸說長大要自立更生的觀念?什麼?覺得這種東西是常識,不用灌輸?所謂的 "常識",就是小時候父母天天跟我們說的事情,不知不覺就了解,才變成常識… 要不一個小孩,天天玩耍,怎會了解這些事…

(像我同學,是進了職場,跟大家談天,才發現原來大多人上了班都會寄些錢回家孝順父母… 這一樣啊,父母們沒告訴我同學要這樣作,他是怎樣會了解,"喔… 原來正確的禮數是要這些作…")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小新聞,說三個青年穿脫鞋去警局領獎,被警察批說怎不穿正式些… 青年們說他們不知道要穿正式點… 這就很明顯的是父母的教育失敗,而不是青年們的問題… 父母沒教說正式場合要如何著裝,也沒教說如對這些 dress-code 有問題,應該先問一下,才不會失了禮數… 這些大家覺得是常識的東西,就是父母得教的… 沒教,就是父母教育失敗…

葉小瞇 wrote:
回頭來看,租屋的人生也這樣過了20年了
沒什麼不好


+1

不過當初如果有把錢做退休的規劃,現在大概可以準備退休了。

suchemin

文章編號: 14844018
文章日期: 2009-09-22 12:59
個人積分: 3
在線上!
先說明,我是小田橋仔的兒子,老爸在台北縣市,給我三棟房子和土地,市價上億元,我巳婚,請勿pm。

我同學靠自已買房子的,都被房貸壓的快無法生活的,台北的房價高漲,動不動就是12仟萬。生活壓力很大

反觀我,因為老爸巳留下基礎,加上自已的年薪和外快約130萬,存錢速度很快,前年自已也買下兩間台北縣市的小房子(出租中),日子過的很愉快。

有個富爸爸坦白說真不錯,金錢上沒有煩腦,想去吃什就去吃什,只要價格不太離普即可

這樣說,不知會不會被打
--------------------------------------------------------------------------------------------------------------


suchemin wrote:
小弟先自我介紹一下,39歲,我在上市電子公司上班,收入部份,年收入約120-130萬(含股票和分紅),下班在搞網拍月入約1.5-2萬,老婆月入約 3萬。支出部份,兩小孩月支出在3.5萬,油錢、保險每月1萬元,給父母親1.2萬元,夫妻兩的生活費,水電瓦斯支出,每月能剩下的,真的沒剩下多少約2-3萬,但在和同學交換薪資行情後, 在同學和同年紀的來說,收入不算差害羞。

但令小弟不解的是,前幾天去內湖看房子,在文德捷運站附近,開價70萬/坪,以殺價至40萬好了,至少30坪,少說1200萬,以100萬,本息每月還5000元來說,貸1000萬,至少每月要還5萬。嘆氣昨天和內湖房仲人員(21世紀)交換意見後,他表示,最近房子不夠賣,店中1-3樓的案子巳全部出清了不知,只剩下4樓以上,只能說大家真有錢orz?  小弟真的比不上好窮?

請問一下,大家都這麼有錢嗎?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的? 還是都是用前兩年的寬限期,500萬約月還7000元?
-----------------------------------------------------------------------------------------------




suchemin wrote:
小弟的興趣是看房子買房子,但我是真的買不起內湖的房啊,一坪開價70萬,隨便一問都是1200萬以上,我又不喜歡高成數借貸,又有小孩的花費,一個月能存到4萬元,就很偷笑了。4x12=48,一年可存約50萬,要頭期款300萬的話,至少要存6年,人生能有多個6年? 所以說我真的買不起內湖的房子,


小弟比您還年輕十歲, 對你的文章內容感到疑惑和反感,

疑惑的是,

您說自己老爸是小地主怎樣怎樣, 給了你幾筆土地建物,
卻每月還需要給父母親生活費, 就連小弟都不需要給父母親生活費,
相反的, 說來慚愧是父母親給我兒子壓歲錢和買一堆玩具用品,
如果您意指每年給父母的大紅包, 那我同意, 但以後請您說清楚.
又說電子業收入加外快再加老婆收入, 算兩百萬好了, 但養小孩生活花費後也沒能夠剩多少錢, 奇怪了, 您自己賺的那幾筆大安區中山區建物和老爸給您的建物都沒有房地租收入? 就連小弟我和老婆名下的不怎樣的房屋每年租金收入都有40萬左右....

反感的是,
連您這樣的條件都不敢買房子了,
放話問大家是不是很有錢怎麼敢買房子?
我只能說很多人並不是像您那麼有錢還不敢買房子,
而是覽趴一夾硬拼著還是得買下去....
這樣您高興了嗎?
不需要在這邊嚇大家買台北的房子很難....大家都知道
那些年輕人不都是靠父母
嚴格說起來真的很多是靠阿公,靠曾祖父...

千萬不要以為那些老一輩白手起家的就比較直得尊敬
我看過那種有好幾間樓的老太婆
那種貪財,不顧人情道義的嘴臉,真的非常噁心無恥
真的就是要錢不要臉,沒看過的人真的無法想像
財富很多時候是要靠缺德賺來的
相比之下,他那些沒出息的兒女面目雖可憎
卻算是可愛多了
nightblade wrote:
看一下yahoo首頁...(恕刪)
我現在努力賺錢無非是要我兒女過的好一點..........有誰不是這樣??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小新聞,說三個青年穿脫鞋去警局領獎,被警察批說怎不穿正式些… 青年們說他們不知道要穿正式點… 這就很明顯的是父母的教育失敗,而不是青年們的問題…

----------

如果說穿錯衣服是父母教育失敗,失敗的教育下,小孩怎麼還能去警局領獎呢?
事實上,父母親如果教育水平不高,或家庭較為貧苦的,能把小孩教育成人就很了不起了,還能奢望父母親教dress code?我們的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外,還有學校教育,還有最重要的社會教育。
小弟我想問個最根本的問題。
為什麼要買房子?為什麼要買台北的房子?不買會怎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