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suo wrote:
後門辛亥路的環境頗雜亂
甚至還有傳統菜市場
真的嗎? 我們說的是同一個後門嗎?
偶說的是台大後門,一邊過馬路是星巴克,另一邊過馬路是復興南路
這路段還差的話….
有傳統市場不是壞事,重點是怎麼管理,當然管理不是三兩天可以解決的,但問題在於”管理”
有被管理很好的案例,如柯P 最近去的士林天母地區的 “士東市場”,以前不用說什麼慘況
這是可以被管理改善的,所以問題不在他是否為”傳統市場”
yasuo wrote:
師大周邊、公館周邊也是亂得不得了
公館周邊已經可以用噁心形容了
師大周邊僅有師大路雲和街一帶看起來不錯
但因為師大夜市近在咫尺
所以整體環境還是不好
和平東路也非常雜亂
人多擁擠、騎樓塞滿機車
這些地方並不好
如果只是舉某區段很糟,這一定舉得出來的,當然舉的出還不錯的路段或巷弄,也一定找得出來.
和平東路那麼長,很多路段都還不錯,要說傳統市場,台電火力龍門辦公室對面巷子還有殺豬攤呢.
台電那辦公室就是老的日式木造社區,不保留嗎? 當然保留
yasuo wrote:
而且你說「台北就這樣給他老下去其實非常不錯,但偏偏都是越老的房子或社區被推翻重來
看到住宅區的高樓一棟棟蓋便逐漸失去在地親切感了」
雖然說人人有不同的想法
但我覺得想法跟你一樣的人愈少愈好
城市只有在一個條件下能一直老下去
那就是「規劃時就是長期的都市規劃」
這是錯的,當然您可以認為您是對的,只是我說錯的理由給您聽
我們可以換句話說,城市只有在一個條件下無法保持老狀下去,就是戰爭洗禮
如偶去過的少數歐洲戰後城市,新蓋的超漂亮,街道整齊,二戰幾乎全毀,不重來也不行
而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才有觀光及文化意義
yasuo wrote:
但臺北並非這個條件
簡單說就是臺北市沒有「老下去」的條件
錯錯! 有很多條件滿足”老下去”,要期待新社區北部超多”重劃區”,因此不會阻礙及阻止城市更新及擴充
yasuo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柯市長、都發局長對於都更這麼不妥協的原因
整個城市缺乏規劃
不只發展困難,還危機四伏
缺乏先天規劃不是問題,後天改善就好,有很多例子,北市就有
yasuo wrote:
而且你不知道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嗎?
老舊建物、老舊社區不更新
強震一來,你要的親切感只剩廢墟跟危樓
呵呵 看您從什麼角度來看,從李鴻源前部長的專業觀點,台北大概會倒幾萬棟
假設以台北不適合住人的安全角度考量,那全部移到林口台地去,不該在北市盆地發展才對
或者限高規劃也是考量,我個人覺得住宅區來說,7-12F 是極限.
yasuo wrote:
要保留親切感為何一定要讓臺北「老下去」?
我也不喜歡一棟棟的新大樓
更不屑那些僅一個街角的「假都更」
但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絕對是必要的
問題不在老不老下去,在於有沒有辦法管理好及重新塑造區域環境,台北很多鄰里已經重新規劃的很好,包含很多老社區
本棟樓的主題民生社區,絕對夠老夠爛,但是去富錦街走一趟,多少有質感的店家融合老房子開畫廊藝廊次文化等等的風格
歐洲也有這種老的工業區荒廢,改為次文化園區,讓新世代發揮.
從舊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完全不需要所謂” 但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
偶個人掛保證. 重新規劃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去各大重劃區看看就知道了.....
全台灣有太多"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的重劃區了,喜歡,搬過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