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社區,, 我家樓下的街景, 處處是林蔭道, 公園特多,平均500公尺左右,我最喜歡秋天或冬天散步到附近,

yasuo wrote:
後門辛亥路的環境頗雜亂
甚至還有傳統菜市場


真的嗎? 我們說的是同一個後門嗎?

偶說的是台大後門,一邊過馬路是星巴克,另一邊過馬路是復興南路
這路段還差的話….

有傳統市場不是壞事,重點是怎麼管理,當然管理不是三兩天可以解決的,但問題在於”管理”
有被管理很好的案例,如柯P 最近去的士林天母地區的 “士東市場”,以前不用說什麼慘況
這是可以被管理改善的,所以問題不在他是否為”傳統市場”

yasuo wrote:

師大周邊、公館周邊也是亂得不得了
公館周邊已經可以用噁心形容了
師大周邊僅有師大路雲和街一帶看起來不錯
但因為師大夜市近在咫尺
所以整體環境還是不好
和平東路也非常雜亂
人多擁擠、騎樓塞滿機車
這些地方並不好



如果只是舉某區段很糟,這一定舉得出來的,當然舉的出還不錯的路段或巷弄,也一定找得出來.
和平東路那麼長,很多路段都還不錯,要說傳統市場,台電火力龍門辦公室對面巷子還有殺豬攤呢.

台電那辦公室就是老的日式木造社區,不保留嗎? 當然保留




yasuo wrote:
而且你說「台北就這樣給他老下去其實非常不錯,但偏偏都是越老的房子或社區被推翻重來
看到住宅區的高樓一棟棟蓋便逐漸失去在地親切感了」
雖然說人人有不同的想法
但我覺得想法跟你一樣的人愈少愈好
城市只有在一個條件下能一直老下去
那就是「規劃時就是長期的都市規劃」


這是錯的,當然您可以認為您是對的,只是我說錯的理由給您聽
我們可以換句話說,城市只有在一個條件下無法保持老狀下去,就是戰爭洗禮
如偶去過的少數歐洲戰後城市,新蓋的超漂亮,街道整齊,二戰幾乎全毀,不重來也不行

而保存下來的歷史建築才有觀光及文化意義


yasuo wrote:
但臺北並非這個條件
簡單說就是臺北市沒有「老下去」的條件


錯錯! 有很多條件滿足”老下去”,要期待新社區北部超多”重劃區”,因此不會阻礙及阻止城市更新及擴充


yasuo wrote:
這就是為什麼柯市長、都發局長對於都更這麼不妥協的原因
整個城市缺乏規劃
不只發展困難,還危機四伏


缺乏先天規劃不是問題,後天改善就好,有很多例子,北市就有


yasuo wrote:
而且你不知道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嗎?
老舊建物、老舊社區不更新
強震一來,你要的親切感只剩廢墟跟危樓

呵呵 看您從什麼角度來看,從李鴻源前部長的專業觀點,台北大概會倒幾萬棟
假設以台北不適合住人的安全角度考量,那全部移到林口台地去,不該在北市盆地發展才對

或者限高規劃也是考量,我個人覺得住宅區來說,7-12F 是極限.


yasuo wrote:
要保留親切感為何一定要讓臺北「老下去」?
我也不喜歡一棟棟的新大樓
更不屑那些僅一個街角的「假都更」
但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絕對是必要的


問題不在老不老下去,在於有沒有辦法管理好及重新塑造區域環境,台北很多鄰里已經重新規劃的很好,包含很多老社區
本棟樓的主題民生社區,絕對夠老夠爛,但是去富錦街走一趟,多少有質感的店家融合老房子開畫廊藝廊次文化等等的風格

歐洲也有這種老的工業區荒廢,改為次文化園區,讓新世代發揮.

從舊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完全不需要所謂” 但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

偶個人掛保證. 重新規劃根本一點意義都沒有,去各大重劃區看看就知道了.....

全台灣有太多"新的街廓設計、道路規劃、都市規劃”的重劃區了,喜歡,搬過去吧.....


Johnny_depp wrote:
或者限高規劃也是考量,我個人覺得住宅區來說,7-12F 是極限.


限高 wrote:
法國的都市計畫法裏有一個叫ZAC都市規劃區的操作程序,通常是廢棄工業用地或未開發土地,這個都市規畫區內的建設必須遵守地方都市法的法律,也就是區內建築的量體高度都受到規範。如此可必免新蓋建物壓迫或破壞既有都市景觀和諧,如有舊建物在區內,必須保護而非拆除。



偶個人覺得,高度才是城市景觀的第一優先考量.......

Johnny_depp wrote:
本棟樓的主題民生社區,絕對夠老夠爛,但是去富錦街走一趟,多少有質感的店家融合老房子開畫廊藝廊次文化等等的風格



民生社區就是一個破爛地方像眷村的地方也沒辦法改建因為容積率關係
不要說拿忠誠路來比可能連中山北路七段都比不上
再來竟然有人說民生社區像美國舊金山,麥遍啊拉google map點兩下就知道差多少了
fonzerd wrote:
看了這篇有一個感想...(恕刪)


樓主要分享的是都市叢林中畫龍點睛的世外桃源, 是自己生活環境吉光片羽的分享, 是都市生活的確幸

就是有人硬要西拉鬼扯

鄉下地方有什麼? 好山好水好無聊, 更多的是窮山惡水好險惡

俗話說的好, 富過三代才知吃穿, 不同level的人就像兩條平行線, 雞同鴨講, 是不會有交集的

怎麼不說, 同一台休旅車, 現代的 Tusan 柴油車, 空間大馬力大又省油, 為何要買賓士ML 350, 貴又耗油, 空間還比較小

青菜蘿菠各有所好嘛,

建議發文者應該去" 南部地區" 或 "東部外島" 板去發文比較適合
scott463 wrote:
像徐州路那樣的街景...(恕刪)
網路上就是有些腦殘的keyboard手
以為會google就大放厥詞
自己有去過嗎, 有去感受過當地的氛圍嗎
這跟只會在網路上跑新聞的記者有何不同

個人去過不下50次的舊金山, 以我感覺, 社區活脫就是縮小版, 具體而微的 SanFo uptown.

忠誠路, 中山北路七段都不錯, 兩者的社區氛圍是完全不同的.

路太窄了直接無法接受~~~

又是窄路又是雙邊停車

開台好車出門回家都不暢快

XD

很悶

afu288 wrote:
網路上就是有些腦殘...(恕刪)


謝謝Afu288大、這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您一樣高水準,


您的一句話道出我想表達的理念,那就是"主要分享的是都市叢林中畫龍點睛的世外桃源, 是自己生活環境吉光片羽的分享, 是都市生活的確幸"
jimmy55785 wrote:
民生社區就是一個破...(恕刪)


民生社區破爛!?我看不出來吔,您大概想表達的是建物外觀吧。我想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外觀拉皮補救。
至於內部管線老舊也是可以改善,我想我們討論的是社區氛圍及社區整體規劃的環境及特色。

每個人的 level 真是差很大,
這就像prada長褲比與uniqulo長褲,材質不必說、一摸就知!但是同樣都是slim fit,但8成的人都看不出來,甚至還笑我們說傻子才花16000臺幣買一條褲子,而且看起來還跟uniqulo 一樣!但內行人或細心的人,或要求高標的人,都會一致認為prada 的整體剪裁就是不一樣!,因為uniqulo它就是單純做緊身褲,以為只要緊身就好,但這些平價衣,忽略了還有臀部及大腿順修及兩邊斜口袋的位置,簡單說就是比例!





Johnny_depp wrote:
真的嗎? 我們說的...(恕刪)
scott463 wrote:
民生社區破爛!?我...(恕刪)


居住環境最重要的是氛圍與內涵, 是一種人文與素養的展現, 是一種蘊藏於內, 散發而外的氣質
是千金萬金所買不到的

建築外觀老舊根本不是問題, 工程技術就可以解決,

無法取代的, 反而是經年累月淬煉濃縮的醍醐味, 是值得細細品味與欣賞的

不懂的, 說再多也是對牛彈琴

這就像, 五分埔的衣服五件 NT1000, 但 LV 一件要 USD 5000

設計精神與用料工藝的無形價值, 販夫走卒是不會懂的

所謂衣食足然後知榮辱, 一般人尚且須為生活打拼, 要他們品味生活環境的趣味盎然, 不啻緣木求魚

Scott大, 您就饒了他們吧!
Johnny_depp wrote:
真的嗎? 我們說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