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烏魚 wrote:,當初選線有一條是從八里過去的 機捷和20多年前台北至國際機場的快捷線的規劃有很大的不同,已經是桃園捷運路網中連結不同生活圈的交通動脈之一 ,未來機捷似應正名為"桃捷紫線"才對。這個規劃也沒什麼不好,但在施工過程中,土建部分完成了,機電部分卻因包商及政府人謀不臧拖遲好幾年,好像至今整體工程也還未完成驗收;使得運能與規劃差距甚大,差點成為一個超大爛尾工程。說機捷是中華民國公共工程的一大笑柄實不為過;奇怪的是,至今沒聽說有任何官員因此受責下台?!
機場捷運原來是"機場專用"沒錯,不過原路線是 松山機場 到 桃園機場,那才是"專用"的機場捷運不過BOT案,得標的第一名長生集團,更改路線為現在的路線,這個路線還"兼顧"延路土地開發,土地開發的意思就是這捷運提供一般通勤的"利多"帶動土地商機,所以"機場捷運"從那時起就不是為了去機場的專用的捷運長生沒錢也弄不出土地開發的合法性,BOT案解約後,交通部建議回復原兩機場路線,但是...但是...,縣長蘇貞昌先生,放出狠話不得變更路線,阿扁總統沒三天就宣布"維持原路線"所以機場捷運不是"專用"捷運,他本來就兼顧一般百姓使用,及沿路土地開發的使命
mx3000 wrote:拖著出國的行李走北車到機捷這段路更尷尬!希望能夠安裝如機場內一樣的平面輸送帶 連走個路都懶,您還是待在家裡不要出國好了.你要的「輸送帶」,台北車站到機場捷運之間的通道,已經有裝不少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