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抱怨台北市的房子貴...

stanleylin wrote:
我指的不合理是明顯的...(恕刪)


4年前小弟我想買房子的時候,
民生社區周邊就以經是50萬起跳,
30坪公寓破1500萬是輕而易舉,
尤其那邊屋齡普遍高,很多都是大坪數40坪以上,
要破2000萬也是很簡單,
真的要買不是單身年輕人買得起的,
如果有3x萬的房子我就買那邊不會買現在的房子,
民生社區從來就不是台北市區相對便宜的區域,
4年前萬華都有2x萬的時候,
民生社區3x萬真的是買到賺到

台北市的房子貴是因為除了環境好.學區好.機能好.還能保值甚至大部份的區域都賺錢!

再加上這2年股市好.小老百姓都知道賺了錢要買房保值了.更何況大老闆們??

小老百姓厲害的能賺個幾百萬上千萬就很了不起了.要不要看大老闆股東們賺的是你們的幾百幾千倍??

大家都要政府引熱錢進股市.大老闆股東們手上一堆本夢比的股票.隨隨便便換現金.幾億的房子一次買個10間8間也沒問題.買給女兒開百貨公司也OK.還能一次付清~

股市好.人家不缺錢.房價就不可能跌.怎麼泡沫??

政府打房怎麼打?



stanleylin wrote:
補充一下

二個月前詢這附近,屋主開價都用六十幾萬為基準
這幾天看到新賣的開價都約九十萬為基準

至於一百萬,是朋友認識的人買的,聯合二村近中央公園的公寓成交價。(我也希望是誤會或聽錯)
不過每個"月",每坪房價確實不斷在哄抬中…


喊價是喊價,
最後一定還是會被殺的,
喊60萬,
大概是50-55萬成交,
老實說很接近那邊這5年內的平均行情,

100萬的就真的除了不在乎錢只在乎環境的人會買,
不然就是頭殼撞到
kkkkkk wrote:
4年前小弟我想買房子...(恕刪)


也許你剛好看到比較貴的吧?
但我是真的已經去議價
就在介壽國中這兒的舊公寓

2年前,30坪約成交990萬,鄰坊覺得也不便宜。(PS. 我最後沒買,別人成交)
記得3~4年前也是同巷子成交(景氣好房價有漲的那段時間),成交該是1200萬,好像是破該巷天價。(真實成交價)

不論你我的經驗。
短時間內爆漲,再看民生東路上面的房仲數…這是就哄抬炒作行情
投資客買來買去,房仲一直抽成,房價只好一直往上拉

倒霉的只是一般打算自住的人
投資客跟房仲該是真的極大獲利者吧

fionn wrote:
台北市的房子貴是因為...(恕刪)


不好意思沒要砲你

房市雖然漲了七年(前面有人說)
可是這兩年大家才有強烈的感覺

反觀股市
兩年前上萬點跌到現在(中間跌跌漲漲,就結果論還是跌)

假設您說的是對的(股市漲房市就漲)
那這種反常的現象是不是....
漲了七年 您在這兩年才有感覺
呵~~ 真是難為您了
想必您在兩年前經商失敗或者是失業吧!
所以這兩年才對房價漲有感覺!

stanleylin wrote:
也許你剛好看到比較貴...(恕刪)


民生社區真得很不錯阿,
除了天氣有點異常,
常常台北市區其他地方都陰天或晴天,
一過敦化北路就變冷還下雨,
屢試不爽
stanleylin wrote:
我在這住了三十幾年(除了其中幾年去南部唸書)

這兒房價是每年在漲沒錯,但也是緩慢的漲上來

據長輩了解,也是幾年才會漲個一百萬吧

這兒三十年的舊公寓,在2~4年以前的成交價就大多落在三十幾萬。

一間約30坪2~30年舊公寓,成交價超過到一千萬時,長輩們都覺得貴了

因為更之前頂多是二十幾到三十初萬吧?


一間約30坪2~30年舊公寓,成交價超過到一千萬時,長輩們都覺得貴了"。所以,此時的重點,就是這些長輩願意用"都覺得貴了,所以每坪賣三十幾萬就好"的價格把房子賣給別人,還是這些"漲倍"會用一坪六七十萬的價格賣給別人?

總不能賣的時候就比照現在市場價,但想買的時候又不想比照市面上的價格,兩頭佔吧?

不是只有民生社區近年來飛漲,而是過去台北市與台北縣幾個新興地區(以及台中市七期)的房價,都是逐年慢慢漲,近幾年來則是快速飛漲。

大家沒想過這是哪些原因彙整而成此一現象嗎?

除了營業據點與工作在那裡不得已之外;有很多人的個性較奢華,喜愛繁華熱鬧的大都會,因為休閒娛樂的場所較多。另有些外地人是去那裡找發展的機會,但是實力不足的話,很難成功。

outmankobp wrote:
漲了七年 您在這兩年...(恕刪)


呵~抱歉我跟您不一樣喔

我並沒有做生意失敗或是失業

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