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沒什麼建商敢碰都更,因為知道就算法院告贏,政府也只會縮頭看風景。法律之於民粹,民粹獲勝,更別提在法律之下的政府公權力,簡直是小鵪鶉。
建商產業這次大敗,說來活該。假使建商彼此相互援助,例如弄個產業救濟會公積金處理這件事,由救濟公積金撥個兩三億給樂揚,使樂揚以這兩三億的資金價值,退縮其建商分屋比例,而將樂揚持分之新屋產權分給36同意戶,排出王家,建築重新規劃。(兩三億對於整個建築營建產業而言,只是小芝麻。台北都更大餅,何只千億?因小失大,沒了氣勢,而使民粹受釘子戶操弄,而失去了民眾對於都更的信心與意願,整個城市都更幾近停擺,建商營建產業短視之至!)
此時建物雖重新規劃,36同意戶可分配之資產卻因樂揚釋出其可分配產權而增加(例如原本可分40坪的房子,變成可分50坪),且可以使得搬進新家的時間加速,所以應可獲得同意戶的支持。至於樂揚對於王家,則排除在都更區外,並將夾在王家兩塊地之間的802號地,設立圍牆,將802地做為新社區垃圾儲放區。
如此一來,王家過去所占用之地全部得吐還,兩塊零散的小土地,蓋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房子(且兩建物之間,還夾個新社區垃圾儲存區的802地號)。
這樣的效果,會形塑出【釘子戶的堅持,換來只是自己實質權利的受損】。如此一來,未來建商產業在都更運作上,會更有力道。
建商大敗,沒什麼可惜。但人民對於政府公信力的不再信任,則是社會動亂因子之一,對於社會是很大的耗損。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