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政策是土地市計劃裡最不公不義的政策(個人認為)為什麼?
1.一棟房子經過四十年之後,沒有任何折舊,還可以換全新的,只因為土地在天龍國,享受最多資源的投入,但是卻沒有漲價歸公,合理嗎?
2.就是因為都更政策可以讓人人可以有免費的午餐吃?都更後的房價一定是創新高價,建商才能獲利最大,這是好的政策嗎?
3.我的建議是不要有都更政策,大家要換房子或買新房子自己會找到出路,如果要原地重建也可以.但不要新增容積,要容積請跟政府買,這樣天龍國的房價會漲嗎?房價會飆嗎!如果換新房子要自己拿錢出來,您會不會慎重考慮買別的地方或其他方式重建?
4.所以我建議應該從天龍國廢掉現行都更政策。重新制定新的都更政策,由政府依市價徵收重新做都市更新計劃,誰說都市中心不能移轉,這對大家也許才是公平的土地政策。
1.小時候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其實也買不起台北市房子,頂多換成更小更年輕一點的中古屋而已,用實價課地價稅房屋稅,只會讓一堆受薪階級被迫洗出台北市,對靠投資房產致富的高收入者一點影響也沒有。
2.在台灣,土地歸人民所有,都更的選擇權在於個人,不能稱之不公不義的既得利益,因為不管在那個縣市,老房子做都更都會為房價帶來增值空間。
3.房價畢竟還是取決於市場的供需,每個人都想擠住台北市時,房價怎會下來? 三四十年的房子折舊並不是問題,重點在值錢的是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