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換房,台北巿民生社區算是蛋黃區嗎? 大家對於民生社區的印象如何?


InquiryQ wrote:
沒認真查過新版特區的房子,昨晚,google了一下,天啊,好新阿~~ 戶戶車位,房子又大又新又漂亮。若用3-5000萬的等級去比較,北市,只能買到熱門學區的30年舊大樓/舊公寓,還沒車位可用。北市的住房品質(屋內),真的跟新版地區比,差了很大很大。看新版特區的對面,好像有海山國小/海山國中學區,不知道是否走路就到? 可是,我們工作都在北市,孩子在板橋念書,好像下班去接他回家,又太晚了。新版的那種又新又大又漂亮的屋況,在北市熱門學區附近


偶是倒著回來看到這 雙薪父母
對於小孩幾乎是沒什麼差了
已經上國小或國中 課餘時間大都是在補習或功課上
住哪裡就是看父母自己開心了 小孩這階段不太會也不該太在乎物質 (如果很在乎的話,當然很多國小就有,只能說....成功了 呵呵)

青春期基本上是兩個世界,再接下來就是面對空巢期,住哪對小孩是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的,他們只想離家.

所以您有經歷過的話,或已經過了陪小孩的階段
房子買哪真的就看夫妻開心了
Jonny_deep 大:您的看法還真是跟我完全契合,我兒子在民X國小,大部份家長們交流熱絡,當然也有極少數部份不太熟的。但基本上只要在民生社區或如deep大所說北區如天母區,也許父母社經地位平均較高,較重視教育,所以雙親大部分比較會參與孩子的活動,如校外教學,學校社團如管弦樂團。每次學校家長日,班上家長全到齊,即便要趕場另外一位孩子的家長日。

Deep大所說沒錯,選學區只是為了小學加國中共9年,高中以後就看他們自己考到那裡了。
所以,我買房子當然是為了永久性,既有地段又有學區優勢,一兼二願。台北巿房子雖老舊,但很奇怪,大家又愛擠到北市,且一直嫌太貴,既然又舊又貴,為何還那麼保值?以後少子化,你會更往都市擠,因為醫療資源較豐富,且年輕人都在都市謀生,也方便照顧雙親。這種種因素,導致台北巿房價.居高不下,當然住新北市沒什不好,省下的錢,拿來好好教育孩子,但如果願意多付5,6百萬,買北市,或是衡量自己經濟如果可以的話,那我真建議買北市某些好區域,老一輩說:貴貴買,貴貴賺 ,當然這貴貴賺,不一定指金錢的回報,而是賺到其它好處利益。套句腕錶收藏者的玩笑話:直上勞,一勞永逸。
iamwinner1219 wrote:
Jonny_deep...(恕刪)


在2010,2011年的時候,我們家一直在看信義區的房子
反正松開頭的路就看
預算是一億,那時候我還沒結婚
打算買了就住我父母,我姊姊,我

但是後來還是沒有買
因為我們家的人都很有「自我」,都要屬於自己的空間
光我自己的衣服就需要兩個房間的衣櫥了
所以最後變成新板的三間

我也對台北門牌嚮往(其實我家在台北也有房子,所以我要選柯批也是可以啦)
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我現在做的事
我現在希望住父母身邊,照顧父母,和家人「多存一些回憶」
(我外婆住淡水,我舅舅住台北,我常說住這麼遠,真的發生事情,跑回來是只能送終嗎?)
至於住台北這件事情,未來等我拿了遺產,再去台北買一間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那時候我預算更多,買兩億的也行
因為我知道我其實是有實力住台北的,所以我現在不急,也能夠安於住在新板

我覺得每個地方都有有錢人
像板橋劉家,他們難道買不起帝寶嗎?他們還不是都住在新板
我是標準從小對台北門牌有迷思的人(我念的私立小學在台北),但我一路走來,我學到:有錢人就是有錢人,不管住哪裡都是有錢人,不是一定要住台北市才能是有錢人
當然台北的醫療,軟性建設更好,我也希望我父母可以去台北,我也曾經一直逼他們,但是他們決定在新板,所以我只能把老年的自己搬到台北去

至於養小孩,因為我從小被保護的太好,被給了太多承諾,長大後反而對自己不夠滿意
我希望是土雞,是鬥雞,而不是飼料雞
我會跟我兒子說:爸爸的錢是爸爸的,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我不會把小孩的幸福當成我的責任
我媽投資一輩子在我身上,最後我也是不如他所願(我的婚姻被反對......我父母覺得兒子沒有了)
所以我看透了,父母也是人,不該犧牲自己給小孩子
我朋友的老婆說的很對,他對老公說:有好的東西我要先吃,因為我有力氣了,我才能照顧你和小孩
現代每個人都是個體,傳統那種小孩是父母的希望的想法,我因為自身的經驗,已經沒有了

我的第一隻自動錶就是勞力士,根本沒有一勞永逸啊~重來一次我會直上PP......
iamwinner1219 wrote:
只要在民生社區



InquiryQ wrote:
2017的現代,要當孟母,好為難啊


孩子學習成長的環境是滿有討論及提供資訊的空間,爭房地產優劣倒其次
除非不生小孩不養小孩就沒差了

偶有雙北實際居住經驗,小孩上幼稚園前也住新北,其實很早就打算學齡開始就回北市,畢竟我自己是北市長大,非常知道狀況


hahaha9999 wrote:
前幾天聽我媽說板橋有錢人的小孩都送一家叫做育德的學校(名字不知道有沒有記錯,聽說現在很難進)


應該是裕德實驗,號稱鴻海高階主管小孩全包
偶以前住新北的樓下鄰居小孩就是念這

雙薪父母沒辦法,一定送私立或公立+安親班or美語安親班

不要說裕德,全雙北的私立學校幾乎都是爆滿的.很多很多年了,非常搶手.. 偶朋友小孩都花錢去念金瓜石那間,住校+校車+親自接送. 沒辦法,他們小孩是天才資優+某些症狀,新北的公立學校師資不是太優or說沒遇到對的老師,所以直接去私校當二把手.

也逼不得已念這,因其他熱門私校連花錢喬後門都稍有難度,太多都是有錢有門路的人都還在慢慢排. 除非一貫直升. 朋友他們為了資優小孩(因某些症狀)是從國小就全包家長會長的,想說多少在學校多少有點資源可以有點幫助小孩. 但也只能排到金光石.

北投那間私校是說連有兄姊已就讀,弟妹都不一定絕對入學.
那私校的校車天天在這區域晃,看到的次數可能都比公車多.

還有一間石牌私校是家長要負責天天自行送午餐的,雙薪父母不合適,找外賣基本意義不太大了. 當然也有專做精緻學童餐點的.

其他私校偶朋友中有小孩念華興
光仁 (應該是板橋這間,應該也是熱門)
以前父輩的朋友就是東山高中校長的二等親
私校熱門說實在也不是這十年,至少二三十年了

公立國中小學整體評估來說,北市學校會比外縣市會好一點... 當然狀況也還是有的.
國高中...若非北市前幾....能送進私校,基本是最佳選擇.
國小及幼兒教育...基本離家近最重要 (雙薪父母除外)
a0300080 wrote:
送韋格(不會拼)之...(恕刪)


舊社區到最後都會變貧民窟,這是什麼邏輯?還是只是比喻?倫敦、巴黎都是貧民窟了,因為它們都超過60年了!是這樣嗎?
時間在走,人也在進步,人的素質也一直在進步,䢖物老舊不是重點,當台北巿很貴的時候,還會有錢買的,大概社經地位平均較高,平均素質也可能較好,全球首善之都,政府一些先進新法令會優先試行,例如攤販退出騎樓,例如巷弄6米以上收停車費,例如垃圾分類、衛生下水道接管率、例如自家一樓圍牆邊不能佔用為自用停車位,,光這奌,新北市就差了,路霸一堆,還理所當然。新法推動時,在平均素質高的北市,其巿民配合度及接受度高,也就是公民道德高,良幣驅劣幣,良善循環下去,怎麼會變貧民窟?

同樣地,新北市舊社區,也因為公民素質整體提昇,全國公民也隨時間提昇,怎麼會變貧民窟?
貧民窟只會在巴西、非洲才有啦!
iamwinner1219 wrote:
舊社區到最後都會變貧民窟,這是什麼邏輯?還是只是比喻?倫敦、巴黎都是貧民窟了,因為它們都


這基本很難成立
看看永康街,商家質變成多有韻味
富錦街更別說,一堆文潮去開店.....

現在的迪化街也是超級大轉變啊.... 偶也前也在迪化街工作過(賣狗皮藥膏...) 非常清楚差異,那老闆有個住天母,有個住敦北,都是天下五百大的. 迪化街是金主一堆啊...

當然也很多地方的型態是轉變成住宅區,商業就沒落.

西門商圈也轉變.

基本城市會不斷地在翻轉,當然很難說永遠會怎樣.. 不過大概可歸納,有些地方就是一直適合養小孩,有些地方適合養老,有些適合頂客.....諸如此類

還有一個重點,群聚,物以類聚
富錦街就是某種群聚效果... 一間店產生...同性質或同格調的會持續拓展,慢慢整條街的調性就出來了.

某些區域會有汰劣的排他性....舉個實例,天母曾經有個髮廊,爆閃的霓虹燈招牌,沒多久就被社群黑掉..... 接著就再見關門大吉..
區域的水平及調性已經形塑出來,就很難再掉下去..

當然居住或創業需求者也會看區域環境是否符合自身喜好需求? 如有某種調性水平的,他就會喜歡某些區域. 這類族群有,慢慢就聚集在一起.

有機會大家可以多去觀察.

Johnny_depp wrote:
孩子學習成長的環境...(恕刪)


我小時候住南京東路四段,讀介壽,當時有分a,b段班,全校只算建中,每年介壽都有75個左右,北一女也75個左右,平均一班15個建中,到現在介壽在成績方面依然數一數二。品德方面,介壽學生也沒什大問題,不像某些西區的學校,幫派流氓較多,這就是為何區域重要。我信義松勇路的房子雖然很棒,但是公立學校的校風可沒介壽好,有時候有錢人的嘴臉讓人很睹爛,很矯情,這就是民生社區相對優質的地方。所以我去信義區就戴116506,出席學校日就戴PP。

讀私校,如果學風好那就ok,如果只是為考好學校,那麼得先衡量一下自己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行行出狀元,我始終相信,屎到那都是尿,不會變黃金啦!
iamwinner1219 wrote:


舊社區到最後都會...(恕刪)


型男叔
請問一下,你下面三十幾歲的工程師
他們買得起台北市嗎?竹科有超過一半的人都年薪千萬嗎?你的手下平均年薪大概多少?(我不是工程師,所以我覺得錢很難賺。)

我覺得台北很好,貴貴買,貴貴賺沒錯
但是我1980這一代中產階級買不起啊
很多人連兩千萬的房子都買不起

我們都待過大公司,看到的都是好的那一面
大家買兩三百萬的車來開很普遍
但離開這種環境,社會上沒錢的人超多

理論上未來人越來越少,資源越集中,大家要往都市擠是沒錯
但是往都市擠的錢要往哪來?
到時候房子比人多,所以跌價變成大家都買得起?
還是現在住台北市的人,換不了房,就繼續住在原址?
那就真的不都更不行了

我的疑問:未來只有菁英能買台北市,但是我們身邊有這麼多菁英嗎?應該是魯蛇居多吧?難道二十年後魯蛇都會變成菁英?型男叔你覺得你給你兒子最好的教育,他長大真的買得起台北市嗎?(我覺得我兒子賺得比我少的機率滿大的......-_-;)如果買不起,就又變成繼承了。如果大多數人都是繼承,那台北也只會有一點點區塊是真的超高價區,其他的都會和現在一樣,只是靠繼承的「非真正富人」了。那就和a大講的有點類似。


連你這麼有錢都覺得信義區有錢人難相處嗎?突然嚴重懷疑自己老時有沒有資格住信義計畫區了......
怎麼一樣是北市公幼,差別這麼大? 這麼大? 這麼大? (我得講三遍.....)

我們公幼的家長日,參加人數,都是個位數的,5-6個差不多。這次更誇張,來的,其中一個家長,整場都在一對一跟老師講悄悄話,討論他家小孩的問題,其他人只能乾等。後來,只能由另一位剛開始代課的老師,分享一下他的經驗。

我曾親眼看見打人的小孩,他的長輩,完全不會去阻止。對方家長請老師處理,打人的家長,居然覺得這有甚麼? 孩子打打鬧鬧,
有甚麼關係? 阿嬤抱一下就好。老師有通知孩子的媽媽來學校溝通,大家看到的是,那個媽媽,聽完,冷冷的說,"這種事情,學校和家庭一起努力。" 就走了。過程不用一分鐘。

當然,孩子念了這麼久了,一定有不同的家長團體。但是,真的覺得,去了也融入不了。現場家長自顧著聊天,給孩子們一人一支手機。有人在孩子面前,直接批評老師。更有甚者,聽到某人家的小孩,很會念書。當著這麼多孩子的面,直接嗆,讀書沒用啦,碩士博士一堆,無效~~無效~~~不變成太妹就好。這種聚會,真的讓我不知所措。我們家長聚會,大概是這樣。我也在檢討是否自己融入不了,可是,真的勉強。

同學們來自雙北各地,因為學校附近捷運+公車,交通四通八達,超過半數學生,是通車來上學。三重,蘆洲,新店都有。放學時間一到,看到大家都很匆忙地趕回居住地,要不就是阿公阿嬤住附近的,先來接,先吃過晚餐,等爸媽下班,再去阿公阿嬤家接小孩,而後,再返回新北的家。孩子喜歡跟某個同學玩,請我約了他媽媽,下課可以讓她們玩一下再回家嗎? 對方回覆說,住很遠,早上五點就起床了,把孩子送進北市阿嬤家再睡回籠覺,請長輩幫忙九點送去學校,自己趕著上早班,因為三點要下班,四點來接孩子放學,這樣的工作時間,無法從事正職,變成計時人員。她也很想讓孩子留下來跟我們一起玩,可是,他真的已經很累,沒有辦法。平日下課要聚都難,更何況假日各住四面八方的。我看到的情形是,同學的家長們,不想跟爺奶同住的,很多選擇通勤方便的新北各捷運附近的房子。寧願通勤,也要自己一窩。為了這個自己一窩的理想,孩子下課後的玩耍時間,只得挪用在捷運公車上了。我聽到最早起床通勤的小孩,是早上六點要從新北的山上下來。接觸的是,家長接送的趕趕趕。

看到你們說的,都住在附近,家長日全員到齊,還會一起出去玩,一起共學,假日一起活動。真的驚驚驚~~~我們一樣在台北市?








InquiryQ wrote:
怎麼一樣是北市公幼...(恕刪)


所以才說學區啊,住家不要離校太遠,否則家長學生趕趕趕,學校日那有時間親師交流呢?
當然校外教學也就不怎麼參加了。

InquiryQ大:您住北市那一區?方便說一下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