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腦_,連為什麼打房都不曉得原因。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46729165450215&set=a.261051450684654.59150.260698017386664&type=1louissvs wrote:假如每種東西最多只能...(恕刪)
現在這種方式打房已經很好了!~~我爺爺輩就是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受害者!!~也是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買山買地的!一轉眼就被土匪掉了!~現在有多少地主都是莫名奇妙大翻身的!!~~自由年代的現在不可能在發生這種事情!但還是偷偷的徵收亂來!~~房子多多收點稅而已!有能力買就多繳點稅作功德嘍!(部長邏輯)
下面這句話,深得人心在瑞德兩國政府與人民的心目中,安居樂業是基本人權,住宅就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樓的。所以從房屋政策制訂之始,政府已高度介入,不容許物業市場價格放任浮動。iOvermind wrote:標準腦_,連為什麼打...(恕刪)
很奇怪的仇富心態@@人家有多少房子是他或她老爸的本事,政府可以抽稍微多的稅,就當做幫他做善事但是不應該有仇富心態,真正要懲罰的是利用槓桿在玩弄房市的那群人如果名下房子全部沒有貸款就多繳點稅,名下房子三間以上有貸款的就加重繳稅再來就是將房價將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這樣就問題不多了
房屋價格過高 青年無力購屋 薪資停滯不前 政府無法讓經濟情勢變好 只好打房 試圖平息民怨 可是包租公 被加稅一定是往租金上加 最後還是買不起房的青年要承擔 除非政府可以供給足夠的平價出租住宅 不然這波只是調房租而已
我覺得應該先來探討什麼是"居住正義"當然房價薪資比過大 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但這應該只是居住正義的其中一小部分我認為居住正義是讓人民能在合理的價格下擁有穩定且品質一定的居住權力 這包含租賃 不單單只是買房子而已參考國外社會住宅政策只租不賣也是這概念 但台灣似乎只在狹義的認為買不起房就是居住不正義 政府也只在這方面琢磨 重點應該是防止利用房地產做投機行為 政策鼓勵以合理價格出租面對事實吧 對於弱勢或社會新鮮人 就算所有房子都釋出供給增加變成一坪十萬他們可能還是買不起 這全世界都一樣 除非是共產國家人民公舍 有能力買房當然很好 但沒能力或不想買房的也有好的房子租 才是我認為對的"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