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真是幸福~~ 北市買房等於養一隻會自動下蛋的金雞母!

這文章還感覺是要挑起對立的~在台北賣個房子賺了點錢~就說台北好~在中南部很多地主~手上的土地都超過10甲~(1甲地=10分地=293.4坪x10=2934坪,以1坪=五萬新台幣算)一甲地價值約146,700,000元整~10甲地超過一兆元~這也不是很多~因為地主出租這些地賺得更多~文中的主角把老爸的財產賣了~只能說他笨~到南部揮霍完了~不知道還要賣甚麼東西~才能再讓他揮霍爽爽的過下半輩子?

Moses5222 wrote:
天底下如果有"早知道"這件事就好了
我只需要知道6個號碼


看了那麼多回覆就是這個重點~~~~

千金難買早知道~~~不管紅酒、房產、股票……都一樣~~~~
ouminghsun wrote:
這文章還感覺是要挑起...(恕刪)

+1
據我所知
台中一中街巷內一整區光是1F月租就高達30萬的4,5層老公寓(1F現都改成3X坪店舖)
30幾年前也不過是用整棟200萬左右買或蓋出來的
那這裡的報酬率才誇張吧(某扁的信義區上億寶徠月租不過23)
又不是台北以外的地方都賺不到錢
呵呵 好像我的下場跟樓主的那位主角差不多 四十來歲 2個小孩 前幾年失業了 只是我的父母沒那麼好運 可以用100萬買公寓的一樓 當年我們家22年前買的時候已經漲了一波 花了快800萬才買也是一樓在大安區的老公寓(室內也不過28坪)加上這幾年的整修和維護 考慮複利與物價指數現在算一算即使能賣個2000萬 只能說不賠錢 賺錢 哈哈 我不曉得台北市的房子怎麼算是自動下蛋的母雞

經過了幾波的房地產循環 即使不考慮通貨膨脹與折現的因素 台北市有幾個地方當然是有賺頭 大直 內湖 信義計畫區 至於其他地方就見仁見智 至少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地區都有同樣的狀況 難道台北市/新北市以外就沒有這種鉅額的房價差距嗎? 其實還很多 台中市就有很多啊 逢甲商圈附近的透天在75年(1986年)那時大概多少錢 台中市的七期那時是甚麼樣的土地? 我有一些小的個案實在不方便獻醜(第一人稱)

都市的發展本來就是有高低起伏與各種不同的發展背景 從都市計畫的圖就可以看到 台北市商業區比例最多的地區 我想應該是大同區 但大同區的房地產的價格一直都不會太高 因為那是30-40年前的主要商業中心 現在主要商業中心早就外移了而大同區空留下商業區的劃分但實際的狀況又是完全不同 台中市的中區也是如此 我想商業活動 資金與人才都會尋找自己的出路 老是罵然後把發展不力的責任歸在某些特定的事情也無助益 請不要老是拿台北與高雄比 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的房地產也有類似狀況 台中市是如此 竹北與新竹也是如此 桃園縣也有如此之案例只是沒有台北市/新北市那麼多罷了

我想樓主舉的這個故事 算是個人的選擇與機緣問題還有上一輩的抉擇與決心問題 不是很多長輩願意在自己的小孩無助時住自己的小孩一臂之力(我自己看到很多長輩還是認為小孩長大以後應該自己想辦法)但卻相信那些理專/老鼠會/高價健康食品甚至詐騙集團的哄騙 也有很多頗有資產的長輩一毛不拔寧可讓小孩去借地下錢莊與信用卡的錢搞到小孩被逼債而有家庭問題 很多長輩仍深信給了錢以後小孩就不孝順了或是人還沒死沒錢花用是很痛苦的事 許多老人家寧可守著台北的老房子不改建也不出售 看了這個故事 我想當事人還是要感謝長輩能夠幫忙也能好好運用剩下的這些錢來養育家庭
看完這故事,有的人覺得慶幸當初的抉擇所以有今天的財富
但是同樣一件事一體兩面,不也同時反映出,現在台北的高房價已經把部分待不下去的人驅逐出去了嗎
在非自願之下,迫於現況而離開家鄉另起爐灶應該是大家都不希望的才是
現在的大小投資客不也看準這一點,因為買賣房地產的獲利真的是太好賺了
但帶來的負面影響不也逐漸突顯出來了
他們有四層樓
所以還可以窩著

基本上若沒有房貸問題
只要專心打拼好好過日子
其實都還很OK啦

eric013699 wrote:
萬一

30年後~換兒子中年失業.............
老爸把爺爺的底牌用掉了............GG~!

...(恕刪)




Jason K wrote:
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討論文中的男子有沒有出息

重點是幸好他們全家還有一間台北市的房子可以讓他有重新出發 下半生經濟無虞 還可以安心將下一代扶養長大的力量!

如果今天他們只有一間高雄市三十年以上的舊房子 同樣的情形 你說他們該怎麼辦? 該怎麼辦?

再等三十年? 等遷都? 等高雄市繁榮起來??

還是只能窩在家裡破口大罵政府重北輕南不公平???



小弟到是只有一句總結

"投資眼光"

先知先覺得總是賺最多
後知後覺的還可以分報一杯羹
不知不覺的
或是等別人通知的
永遠都是輸家

現在買真的好高好高
但是會是最高嗎

拭目以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應該要去上海還是北京工作才對

台北不知道會不會變成下個故事裏的高雄了....

edward3019 wrote:
版主說的只是一個"機...(恕刪)


我以我現在住的萬美社區為例

1990年左右我叔叔買那裏的時候,權狀24.85坪110萬
買那裏的還有我的四姑和五姑.

當年那裏木柵線還沒有開通,也沒有信義快速道路和北二高!
更糟糕的是,沒有一線公車!

我爸說買那裏(山坡地)頭殼壞掉

誰知道後來有了捷運,信義快速道路和二高開通後

萬美社區在我買的時候2003)

一樣坪數已經要360萬,這還是SARS之後

去年我叔把房子賣掉,也賣了 600萬

20年漲七倍,也不多拉,因為算是山上住宅
其實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大家都往發展密集的城市聚集,當然工作機會多,當然什麼東西價格都會高,我上上一代從大陸上海渡台而來,到了台灣什麼都沒有,爺爺很努力工作,在台北市台北大學旁買了一間屋子,後來賣掉換到台北車站旁邊,但後來覺得附近太吵了,換到新北市板橋區林家花園旁邊的屋子,有時候先人的努力,對後代真的有很大影響,所以我現在養成很多事情都要看遠一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