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wrote:
樓上的
因為政府沒有做到均富的原則 一直向有錢人是好
...(恕刪)



對阿

所以該向政府怒吼

而不是向有錢人怒吼


在這個版逛久就知道了

有錢人不會因為你怒吼就會對你客氣一點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mahom wrote:
沒用的啦!!

用人頭買就好了 你多會禁? 有用房價就不會被抄成這樣了啦!

這只是打空包彈而已!!

短期買賣加重課稅就對了啦!!

短期買賣加重課稅
那到時候會不會有
不動產選擇權出來呀
呀不然來個不產動期貨也可以啦...

cinnamon wrote:
因為政府沒有做到均富的原則 一直向有錢人是好

聽說北韓政府有做到均富耶....
kkmobil01 wrote:
聽說北韓政府有做到均富耶....
...(恕刪)



如果M型社會加速化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均富的話

那台灣政府現在也做到了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台灣已經實施兩稅合一好幾年,如果有買股票的人都知道,企業繳的稅在報個人所得稅時都可以扣抵,所以說穿只是讓台灣企業的稅後淨利好看點啦,政府只要要求企業股利分配率提高,到時侯,開徵個人綜合所得稅還是收的回來,能夠退稅當然是平均稅率低於17%的人嘛~高稅率40%的人享受不到啦~還要繳差額的所得稅!
------------(恕刪)

~WISH~ wrote:

救單一個人,只救一人.
救一家企業,可以救一堆人不失業.


似是而非
現在談的是 產創條例給企業的優惠
跟救企業無關
反而是給企業多賺錢 而少繳稅

一家企業的研發創新 難道不是企業應該的投資嗎
連這個都要鼓獎勵
這樣的企業 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研發創新是有風險的,政府的租稅裝勵僅是個位數的比例,若失敗企業是需要全額去承受的,所以政府當然要去鼓勵企業去研發創新,讓島內的產業生級,勞工的薪水可以提升,韓國不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另外一家投入研發創新的公司,其實在短期成本是高於競爭對手的,包括投入研發的人力、生產線及失敗成本等,且其實複製成果是很容易的,惡性循環下,最後其實企業皆會選擇不要創新,因為反而可以「存在」下去。
~WISH~ wrote:
救單一個人,只救一人.
救一家企業,可以救一堆人不失業.


政府對企業減稅的想法.. 我個人是能理解的.. 政府的想法是.. 企業稅賦輕了.. 會有更多企業來台灣投資.. 餅會做大.. 以彌補稅損................

我個人還是存在一個疑問.. 為何政策在商議或研議過程.. 總是以企業做優先考慮.. 攸關勞工福利的法案.. 總是遙遙無期呢?? 具體的懷疑是.. 企業多投資了.. 賺更多錢了.. 勞工的可支配收入會相應提高嗎??? 台灣的工會(尤其是私企)是非常弱勢的... 勞委會有花時間檢討一下現行的勞資協商環境嗎???
橘汁雞腿 wrote:
似是而非現在談的是 ...(恕刪)


他存在的價值就是他還能養活一些人

如果就如你說的沒有競爭力的就該淘汰的話

那還設什麼關稅障礙?

幹嘛還要怕ecfa簽了傳產死光光?

每個產業都是由小到大的

不保護一下的話

你什麼產業也不會有的!
政府能夠做都是短期補貼藥方,藥效過了就恢復原狀,而強迫福利升級就是增加企業的成本,因此私人企業很容易選擇去海外設廠,損失的工作機會將更多;所以政府能夠做的就是幫助產業升級,健全投資環境,並帶動金融、服務、零售及觀光等內需市場成長,接著國內投資便會增加,勞工需求自然提升,勞動環境便能夠有長遠的改善。

己經見效的,遊覽車司機大缺:
陸客團爆量遊覽車吃緊,旅行業者心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