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請大家提供抑制房價的方法吧

公開透明的交易價格,這樣最簡單。

不要老是讓不動產公司或建設公司買新聞亂開價,交易價格公開資訊,大家都知道。

何謂合理價格就唬不了人了吧。
在多在好得方法都沒用
其實已有很多好得方法和法令
可是為何沒用?
因為這是「人」的問題!
因為執行方法的人與抬高房價的人瓜葛或交情太多太深!

除非把執行方法的人換掉!
要換掉執行方法的人,先要改變拱出這些人的多數人想法
拱出這些人的多數人,正是你我他及周遭的人們.....選民!

有怎樣的選民,就有怎樣治國者!
或許供抑制房價的最基本方法,要從你我他及周遭的人開始改變吧!?
不然在多在好的方法也沒用!
禁止還息不還本的寬限期
名下有房地產的人
禁止銀行貸款
名下只有一間房地產的
不徵收房屋稅和地價稅
第二間房地產以上的房屋稅和地價稅
加倍徵收
第二間5%
第三間10%
第四間20%
以此類推
(已興建未出售的房屋,向建商依相同公式課稅)
名下房地產一年內交易兩次以上
以實價加倍徵收交易所得稅90%

不過這也只是說爽的而已
政府哪可能做這種只有利小市民
卻有損害財團和有錢人利益的事
其實只要禁止預售屋就可以有效了, 美國是一定要完全好才能賣, 中國要整體構造好才能賣. 許多新高都是預售屋.
昨天看電視,介紹台北第二圈地帶..

很多中古屋都因為搶手而提高價格..

但這些中古屋賣家都是一般民眾並非建商也不是投資客.

都是原本的住戶..

那這種因為供不應求造成的搶購潮。要如何抑制呢???

就像現在的Dram從去年漲到現在..因為供給需求失調造成的..

我看台北很多地方也都沒有新建案了,但是中古屋賣家也都在提高價格..

如何讓這些賣家能夠降價呢???

A: 不買阿!等他泡沫破掉...

幾個月過後..

B: A你買房了喔!
A: 對阿!在不買怕越漲越高..

C: 喂!!XX房屋嗎! 我看房屋需求還是很強勁..那我那棟房子賣價再加10%..


這些A,B,C不就是你我嗎?
要抑制房價飆漲, 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 大多只是短期效果且有點為了打房而打房.

其實回歸最原始的方式, 就是土地房屋交易所得納入所得稅課徵範圍,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免除現行土地交易免稅的不公不易大漏洞, 也可以讓完全靠房屋或土地買賣的人付出應付出的稅.

雖然有人會說就算房屋交易所得課稅, 還是會有建商或投資客炒作. 其實台灣人很精的, 如果土地房屋交易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稅中, 很容易就會繳納 40% 以上的所得級距, 就會減少炒作的心態.

否則為何證券交易所得一直無法納入綜合所得稅中, 就算是收證交所得稅還是可以炒股阿...嘿嘿..

土地房屋交易所得課稅幾乎每年在稅改會議都有提出, 為何政府一直不敢面對..
現在當權者早就明說不能打壓房價了, 所以還是別想太多吧, 那不是行不行的問題, 是要不要做的問題, 就跟鋪馬路一樣, 坑坑巴巴是一定要的...
身邊的一堆中產階級已經不看房子, 連政治傾向都變了, 從深X變成另一邊的深X, 明明知道換人不見得會更好, 不過總是圖個舒發怨氣的管道
簡單啊~就換人做做看啊~
換另外一票人繼續炒房地產兼A國家財產, 反正沒差啦~
最好把國家都搞垮了, 房價就會無量下跌了不是嗎?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炒作土地基本上要先養地
那是十幾二十幾年後的事
時間拉長,操做空間就大
除非妨礙商業行為
否則我認為房價難以抑制

環保生活 wrote:
炒作土地基本上要先養...(恕刪)

是啊非常同意看法、你看基隆城上城就知.以現在法律跟本管不了
84年的建案.84年後製定的一些法、建商可省多少錢.如果錢不是
問題那人命呢?(如果建商有良心、最起碼重新申請建照用新法現啊、
這樣住戶才能更有保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