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以上年所得,可以買得到30坪的房子在文山區有很多啦,只不要求新房子,不要求室內30坪,不要求在捷運站旁,不要求在河堤第一排等等,應該很好找到你要的價位的房子.萬芳社區上的房子,景觀不錯,價格也便宜,可以去看看那一區塊.eva66916 wrote:我和老公年加起來收入150萬以上,省吃撿用也沒辦法在台北市文山區買一間30坪不到的房子..
a228wkp wrote:不理解為什麼一定要買...(恕刪) 地小人稠的地方 買房子確實是需要的事情大多數人這麼想 房價才會高的離譜 但這也是主流的價值觀我很佩服在這樣政府配合建商炒房的年代 有錢卻不買房子的人我想 應該是錢賺的容易 或者是沒有理財觀念吧現在的環境下 除了炒地皮 一般人再會賺錢也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大台北地區 一年漲個3-4百萬的房子滿街都是 但是台灣年收入超過400萬的只有5%那些大官一再地提醒小老百姓 買房 炒房 才是王道~~話說回來 台灣大多數的人 一個月才賺3-4萬塊在路上常看到爸爸騎著摩托車載著全家大小出門 在汽車陣裡掙扎的生存每個月賺的錢扣掉房租、水電、學費、生活費 剩沒多少錢再看看建商、代銷、仲介、投資客的嘴臉炒出來的房子價差 就是要絕大多數的房奴買單怪不得香港人說 絕大多數的香港人 終其一生都在幫三大建商打工不論你是作什麼行業 賺的錢都是進到建商和投資客的口袋好 如果不買房子呢 有志氣 但是沒有用首先 你要交錢給被套牢或置產的投資客當房租再來房價的高漲 加重所有零售業的成本 最後就是造成高漲的物價就算不買房子 難道能夠不吃飯 不買東西嗎高房價 沒有人能夠躲的過造成的社會就是有房產的人剝削沒有房產的人 中產階級消失 貧富差距懸殊這樣的社會不論你喜不喜歡 都即將來臨~~
a228wkp wrote:確實是一種很複雜又無可言諭的心態...(恕刪) 真的很棒的故事...如果哪天台灣開拍"堝居",也可以把您這段故事放進去..我在大學時期,念的是建築設計..2年級作業交模型就是要自家的模型..我家模型放大一倍也只有一個巴掌大..同學最誇張的是把比例縮一半也要兩張桌子拼起來..然後同學跟老師抱歉,因為院子太大所以沒做.心想:更!我家就這麼大啊,又不是我作業混..年紀大一點.比較不在乎了..究竟父母在我求學過程中也沒缺過什麼,已經萬分感謝了..
為什麼不可以把台北賺得存起來, 屆時退休時再去其他地方也是不錯的呀, 如果選好地點, 二十年後還保值就當成存錢囉~ 如果都在看壞, 那當然就租就好啦, 把錢存起來, 退休再去選其他不錯的點~也是可以啦~~當然啦, 土生土長的台北人, 可能退休還是想在台北, 那就另當別論了~
應該說是 年收入不到千萬 休想在北市"購屋" "自住" 哈~月薪10萬的一個人 算算看你要存多少年才能存到千萬啊!"一次付清絕對比貸款划算"所以我們領死薪水的人才要投資,投機 既然要投資目前來講 就是房產啦 所以台北市的房產 目前最好的用處 就是拿來投機既然依目前的能力 我可能買不起 我可能也住不起 但是我可能投資的起我認為我一輩子"可能"都不想住也不起台北市但如果有機會在台北房產中投機 一定不會放過所以台北市房地產已經可以算是個成熟的投資環境了有能力的人請善用 "台北市不是給我住的 是給我投資投機用的"
BLUEHOME07 wrote:為什麼不可以把台北賺...(恕刪) 這個論點我同意我建議如果薪水買起來很免強,不如先用租的,目前租屋偏向承租方市場,房東不好當先慢慢存一些錢,也讓自己年輕時生活有品質些況且現在很多台灣私人企業沒良心,把員工當作物品一樣,隨時取代掉,要不就是經營不善一走了之為以防萬一,手邊存些錢比較實在,以備不時之需到老時也可以選一處喜歡又能負擔的地方,過著輕鬆退休的日子我父親屆退休前半年就被某大型超知名企業找機會資遣,當場省下800多萬的退休金(他們那一批都是這樣被搞掉)頓時家裡陷入愁雲慘霧,當時我念大學幸好快畢業
eva66916 wrote:我和老公年加起來收入150萬以上,省吃撿用也沒辦法在台北市文山區買一間30坪不到的房子) 別鬧了,大大,文山區除非妳硬要買政大二期重劃區那邊,否則文山區舊房子30坪只要1000萬就打死的多到如過江之鯽的copperktc wrote:150萬以上年所得,可以買得到30坪的房子在文山區有很多啦,只不要求新房子,不要求室內30坪,不要求在捷運站旁,不要求在河堤第一排等等,應該很好找到你要的價位的房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