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實施後,還有設籍明星中小學的必要嗎?


Dreamytomy wrote:
師大附中學區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進得了國中部,要進師大附中就更容易了

現在有1/3國中部學生可以直升到高中

所以這樣是不是也是不錯的方式?~~



在免試的大旗之下

就怕到時候 建北不建北 附中不附中了

這樣您的小孩還要進附中嗎?





BMWlover wrote:
如果建北免試比率也是...(恕刪)


個人讓小孩唸中正金華,圖的倒不是未來要唸名校,圖的只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環境,及充足的教學資源
萬一小孩如果想唸書或發展什麼的時候,可以有良好的同儕環境,不至於被其他家裡不管的小孩干擾或學壞,

而明星學區唯一的差別是,可以唸這的小朋友,有1/2以上都是父母專程將戶籍遷進來的,
光這一點就可以大幅降低爆竹的出現率, 至於其他的, 是小孩自已的造化了

依據我的觀察,明星國中學區的影響力, 並不會在12年國教之後馬上消失, 大概還要3~5年才會有具體的變化
而那太遠, 難以預測了, 有可能持續是家長間的默契, 也可能被大家所淡忘

另外說明一點,進家長會未必可以讓你小孩願意讀書或變好,一樣是為小孩控制環境而以
我自己在家長會當副會長,會中大家想的都只是學生的整體利益,圖的是可以多點機會和學校溝通
幫助學校及學生獲取更多的資源,減少這個環境中爆竹的影晌,並不會特別弄個獎,功的給家長會的子女,
那真是太醜陋了,而且,那真的有用嗎?

小孩要有發展,學走後門絕對是行不通的....您還是勸勸您的朋友吧...
小孩有絕大部份是模仿父母親的...Sorry,說教了,打住吧

emmer wrote:
個人讓小孩唸中正金華,圖的倒不是未來要唸名校,圖的只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環境,及充足的教學資源
萬一小孩如果想唸書或發展什麼的時候,可以有良好的同儕環境,不至於被其他家裡不管的小孩干擾或學壞,

而明星學區唯一的差別是,可以唸這的小朋友,有1/2以上都是父母專程將戶籍遷進來的,
光這一點就可以大幅降低爆竹的出現率, 至於其他的, 是小孩自已的造化了

依據我的觀察,明星國中學區的影響力, 並不會在12年國教之後馬上消失, 大概還要3~5年才會有具體的變化
而那太遠, 難以預測了, 有可能持續是家長間的默契, 也可能被大家所淡忘

另外說明一點,進家長會未必可以讓你小孩願意讀書或變好,一樣是為小孩控制環境而以
我自己在家長會當副會長,會中大家想的都只是學生的整體利益,圖的是可以多點機會和學校溝通
幫助學校及學生獲取更多的資源,減少這個環境中爆竹的影晌,並不會特別弄個獎,功的給家長會的子女,
那真是太醜陋了,而且,那真的有用嗎?

小孩要有發展,學走後門絕對是行不通的....您還是勸勸您的朋友吧...
小孩有絕大部份是模仿父母親的...Sorry,說教了,打住吧...(恕刪)



看目前台灣家長的普遍想法,
一直讓我覺得這是台灣無法進步的一大因素。

迷思1.迷信明星學校
迷思2 迷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迷思3 怕小孩學壞,但小孩為何會學壞?
迷思4 迷信能力分班,這點是造成台灣社會亂象的最大主因
迷思5 相信進家長會,會對小孩有幫助(小孩到底是去學校學做人處事的,還是去學靠關係的?)

其實小孩進普通學校,普通學習成長,學會看社會各種事,學會做人處事,
比書讀讀得好,重要的多啊
畢竟會讀書的,喜歡讀書的,自己自動會讀。
不會唸書的,給他上建中、台大,有用嗎?

emmer wrote:
而明星學區唯一的差別是,可以唸這的小朋友,有1/2以上都是父母專程將戶籍遷進來的,


其他的觀點我就不提了,

單單針對這一句話

如果12年國教實施之後,進建北的機會還會是國中名校比較高嗎?

如果不會,家長為何還要專程遷戶籍?

這樣的國中名校,還會是名校嗎?那同儕的素質也不會這樣優秀了





樓歪了,再轉回來一點

這幾天賣設籍屋的屋主好像變多了,聽仲介大哥說有一間的一樓是年初才買,現在就要賣

而且沒賺價差(仲介說的)

PS"不用PM問我,因為我沒問是哪一間

emmer wrote:
, 大概還要3~5年才會有具體的變化


103年就要實施,兩年就應該可以看出來了吧~
到時候建北這種名校的素質,就會被這種以為把戶籍遷過去,子女就會成龍成鳳的家長搞垮.
如果子女的程度是牛,也就是只能唸以前放牛班的牛的話,牛牽到北京還是牛啊.

BMWlover wrote:
我朋友原本要買史xx...

倒不如去念小學校

花點錢當家長會長

好好培養小孩

(恕刪)


你朋友想的沒錯.

12年國教免試高中的學區和國中小不太一樣,
全國分為15個區域.

以建北所在的北北基區,你住基隆只要分數夠照樣可以讀建北,
和住大安區,信義區一樣同等機會.

北北基區的比序很簡單,
會考成績30
多元學習成績40(獎懲紀錄16+均衡學習15+服務學習9)
志願序30,總分100分.

看到沒,40分的成績在學校老師的手上,
念大學校和小學校哪個比較容易出頭被老師看見?

好啦!就算有錢念私校,有錢人多的是,比捐款要有雄厚實力.


BMWlover wrote:
如果12年國教實施之後,進建北的機會還會是國中名校比較高嗎?
如果不會,家長為何還要專程遷戶籍?(恕刪)


分享一下,大部份我接觸想讓小孩唸明星國中的家長,圖的多半不是升學,
而是同儕的素質,明星國中因為入學門檻較高,父母通常要花點心思才可以讓小孩入學,
也因此通常比較在意孩子的狀況,這對教養叛逆期的國中生而言,
是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勝算, 如果你遇過你小孩班上有問題學生,
你就知道這感覺有多深刻了

而我想,唸過書的你我,都知道書是沒有人可以幫他唸的,你能幫的只有環境
私校你我當然有能力讓小孩去唸, 不過我從來不認為那有更好的環境
有的只是更多有錢不認真的父母而以

當現在的教改一直改變,自私的我,其實覺得很麻煩,
因為現在不容許明星學校的存在,
最後搞的每間都沒什麼特色,我個人覺得,
以前的聯考制度簡單一點,考不上,就再考一年
何況現在大學多到考不上都難

當年的輔大,淡江,工技院,台北工專,雖非頂尖,但都各有特色
而今天呢...

以上,有感而發,對不起,我認真了....




老娃兒 wrote:
40分的成績在學校老師的手上(恕刪)


如果您真的認為高中審核的老師會那麼天真的照國中學校給的成績來計算,那某國中招生只要喊出,本校成績一律90分以上,我想額滿國中就換它當了

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你有當過評審委員,大概可以感受到,其實上與不上,委員心中的綜合評比比較重要,最後分數怎麼落只是技巧而以

emmer wrote:
如果您真的認為高中審核的老師...(恕刪)


高中審核的老師????????????

三、比序順次:
(一)第一順次:由志願序級分、多元學習表現(含獎懲紀錄、均衡學習、服務學習)與國中教育會考成績積分進行加總,依學生之總積分進行比序。
(二)第二順次:第一順次比序同分,則依多元學習表現(含獎懲紀錄、均衡學習、服務學習)總積分,進行比序。
(三)第三順次:第二順次比序同分,則依國中教育會考成績積分進行比序,依序為會考換算積分之總分、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寫作測驗等科目。
(四)第四順次:第三順次比序同分,則依志願序進行比序。
(五)如經過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後,仍同分超額時,非不得已採電腦隨機抽籤方式辦理。

以上比序項目給分和高中老師沒啥關係,在多元學習表現和國中老師給分很有關係.
而且最後比序不是沒有規則,高中老師也無權選擇學生,
若全區採電腦依據比序分數分發,高中老師要介入應該不容易.

當然啦公式是死的人是活的,就像最近大學推甄學生竄改備審資料一樣.

老娃兒 wrote:
高中審核的老師???...(恕刪)


Sorry, 委員才對,感謝更正,
不過我想說明的是並不會是國中老師打多少分,未來就會等比例得到多少分

台大打出來的60分,和吊車尾大學打出來的90分, 你如果是委員, 你會信那90分的比較優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