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lla wrote:
你要不要看你原來寫的...(恕刪)


仁愛、敦化林蔭規劃的不錯啊,很美,
開車、走路都舒服,不覺得有任何愚蠢的地方,
缺點可能就是造成周邊房價高吧,
如果這兩條都還可以嫌,那還是趕快移民比較好。
歐美的車好喜歡裝漢堡阿,台灣的人就不習慣裝漢堡箱
全世界沒有人把林蔭大道蓋在馬路中央的,不知道給誰林蔭,愚蠢.

林蔭大道都是在人行道,在路邊,讓市民好好享受,就像法國的香榭大道.

我們的政府一向都是天才兒童,沒有眼界,沒有頭腦,只有自傲封閉的專家與官僚.


非常認同。
仁愛路一、二段的林蔭是日據時期日本人規劃的
後期的仁愛路三、四段、仁愛圓環、敦化是高玉樹市長時期,一大政績
luka1027 wrote:
全世界沒有人把林蔭大...(恕刪)


林蔭大道本來就在路中間,否則怎麼叫林蔭大道?

蠢的是你吧?

用mobile01作日記, 記錄重要的訊息.

luka1027 wrote:
全世界沒有人把林蔭大道蓋在馬路中央的,不知道給誰林蔭,愚蠢.

林蔭大道都是在人行道,在路邊,讓市民好好享受,就像法國的香榭大道.

我們的政府一向都是天才兒童,沒有眼界,沒有頭腦,只有自傲封閉的專家與官僚.

井底之蛙

luka1027 wrote:
全世界沒有人把林蔭大...(恕刪)


你大概沒去過新加坡吧,
新加坡幾乎每條大道都是把大樹種在路中央,
不信可以Google一下.
我因為很好奇...所以剛剛用LINE問一下我兩位姐姐,
一位嫁到日本,一位嫁到法國,結果他們都說的確有幾條樹木種在中間的路,
我又問一下我來自韓國的女朋友,她說韓國也有幾條這樣的路,
再想一下我在舊金山的家,金門公園也是在路中間,
感覺樹在路中間似乎蠻常見的阿

不過我本身是不太喜歡這種設計,
因為陽光穿透樹葉縫隙時,投射到地面的陰影常會造成視覺上的誤判,
所以路中間最好是空空的一目了然比較好,
像是台北捷運地上化,巨大的柱子如果剛好在路口附近,常會遮擋左轉車輛的視線
chou1223 wrote:
林蔭大道本來就在路中...(恕刪)

你好我是 wrote:
井底之蛙...(恕刪)


林蔭大道本來就該在馬路中間?

愚蠢,井底之蛙.

大台北有幾個公園,大台北有幾條可以看的道路? 好不容易只有兩條可以看的路,結果把公園放中間.
樹當然可以種在馬路中間,可是沒必要把公園方在中間.

問題是滿街人行道亂七八糟,政府把人行道弄的乾乾淨淨,充滿綠意,給市民足夠的人文空間,要把公園放到人行道中間,沒人會講話.

歐美的人行道是甚麼樣子,台灣的人行道甚麼鳥樣.

城市本來就應該以人為本,不是以車為尊,這早就是各個先進過家的理念.

你會到馬路中間散步?

這種人行道的狀況下,車子這麼多的道路,人要多一倍的時間過馬路,你們真的認為林蔭大道該在馬路中間.

看得不夠深,又不夠廣,哀,難怪台灣不會進步,有這樣自我保護的民粹.

luka1027 wrote:
林蔭大道本來就該在馬路中間?

愚蠢,井底之蛙.

大台北有幾個公園,大台北有幾條可以看的道路? 好不容易只有兩條可以看的路,結果把公園放中間.
樹當然可以種在馬路中間,可是沒必要把公園方在中間.

問題是滿街人行道亂七八糟,政府把人行道弄的乾乾淨淨,充滿綠意,給市民足夠的人文空間,要把公園放到人行道中間,沒人會講話.


打了一大堆字沒意義啦!你要不要看你原來寫的文字:
luka1027 wrote:
全世界沒有人把林蔭大道蓋在馬路中央的,不知道給誰林蔭,愚蠢.

自己原來寫什麼都忘光光了,真有趣呢。不是說「全世界沒有人」嗎?結果你自己舉例的巴黎就一大堆這種情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