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局回覆如下↓
親愛的市民朋友您好:
有關您建議捷運松山線可以以支線方式延伸至南京東路六段,仿效捷運新莊線之蘆洲支線,變成一班車往松山,一班車往內湖1案,本處說明如下:
一、捷運松山線為一高運量系統且採地下化方式興建的路線,該路線之財務計畫於93年12月奉行政院核定後即積極展開設計與施工,該線的終點站松山站設於臺鐵松山站前八德路下方,且因欠缺機廠用地,於松山站後方設置儲放列車之尾軌,若由松山站後再向內湖延伸,為避開成美橋橋樑基樁結構,因高運量系統最小轉彎半徑須達200公尺以上,其可能須穿越大面積的工業區、抽水站及住宅區下方,除工程風險外,對於民眾權益的影響很大;另如路線延伸至行善里附近,列車需求數將再增加,仍須考量營運所需之儲車尾軌佈設所需用地。然目前捷運松山線已接近完工通車階段,如路線再重新調整,須重新報請交通部核轉行政院審議,將影響全線完工通車之時程,其影響甚鉅,故目前尚無法採納您的寶貴意見尚祈諒察。
二、若比照新莊、蘆洲線之營運方式,亦即支線列車併入主線營運模式,其相關衝擊如下:
1.為維持支線基本服務,尖峰發車班距以10分鐘計算,須再增購7列車,增加工程經費。
2.增加的列車將會造成松山線全線儲車空間不足,須另覓尋機廠用地,增加工程經費。
3.造成日後營運主線列車空車率提高,營運成本增加。
4.路線須以上、下行疊式潛盾隧道通過正氣橋舊橋樁障礙物、基隆河堤防基樁、舊麥帥便橋匝道基樁,施工困難、風險高。
而且只有20M
(與南港站為何設在那鳥不生蛋,狗不拉屎的理由是一樣的)
再者,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計畫案,
並無預留道路拓寬的規劃
換句話說,基本上不可能在南港路施作大型工程
同樣地,研究院路為中研院主要聯外道路,
而且只有27M
也是不可能在研究院路施作大型工程
再者,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計畫案,
也無延伸惠民街的規劃
縱然興中路有延伸的規劃,改走興中路,
但前提還是得先解決南港路拓寬
及弱化中研院與研究院路的依附性
- - - - - - - - - - - - - - - - - -
冀望開發202帶來信義線,
要借道中研院這顆大石頭,
有難度
換句話說,即使有中研院站點,
恐也會設在看得到,吃不到的位置點
而且,還要面對南港站的拔河,
畢竟拉到南港站交會實益較高
- - - - - - - - - - - - - - - - - -
文湖線繞道延伸
以避開研究院路,
會不會太費工???
ron19971997 wrote:
松山線應該是離市區最近的捷運站吧~
不東延實在有一點可惜耶,
所以我規劃了一段路線如下↓
我知道這段路線一定會被質疑重複投資,
所以我的G23跟G24都分別錯開了昆陽站!
G23距離昆陽站約670M
G24距離昆陽站約570M
這兩段距離應該還算合理吧,跟中山雙連比...
而且流行音樂中心到南港站有一大片的空地未開發,而且距離南港昆陽站都很遠!
至於松山線南港站跟南港線南港站我想應該是可以站內轉乘的,距離不會很遠。
最後到中央研究院那段...那是小弟的私心...大家可以不必過度著墨啦(光要穿越台高鐵連續壁想知就不太可能)
小弟為您設計了新的捷運圖,以中央研究院為中心,希望您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