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80000056 wrote:
所謂老屋稅,我認為是(恕刪)


但是都更就是以多欺少呀!有些人真的是無法負擔都更可能帶來的開銷,或者他喜歡住現在的房子,政府有什麼立場強制要人搬家?除非是危樓.... 就已經沒錢住新房了,如果連住舊房也要被課稅,也太悲催了....
bojja wrote:
但是都更就是以多欺少(恕刪)

這就是民主的兩難議題了,不斷「強調多數尊重少數」之下,反而造成「少數霸凌多數」的情形。

即便在多數的同意之下卻無法順利地推展都更!

造成國家虛耗。

難道非得要拖到危樓的程度,才能進行都更!?

當釘子戶真是無恥!枉顧多數人的利益!

明明都更戶都可以談租金補貼,不會沒有地方可以住,都更完成之後,房子就變成新的,而且更加堅固豪華,都市的天際線更新,也變得更加美麗,有什麼不好?
a0980000056 wrote:
這就是民主的兩難議題(恕刪)


都更又不是讓你免費換新房,不是租屋補助的問題,而是要住進新房,很多案件還要住戶再貼錢進去的。

有些人就是沒錢,你要強迫他搬去哪裡?

再者,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有人喜歡透天、有人喜歡大樓、有人喜歡公寓,花了錢換個自己不喜歡的住房型態,有什麼好?

沒辦法強迫大家都一樣,政府只能給出誘因,但對方接不接受,或者誘因夠不夠大,又是一回事。
a0980000056 wrote:
這就是民主的兩難議題了,不斷「強調多數尊重少數」之下,反而造成「少數霸凌多數」的情形。

即便在多數的同意之下卻無法順利地推展都更!

造成國家虛耗。

難道非得要拖到危樓的程度,才能進行都更!?

當釘子戶真是無恥!枉顧多數人的利益!

明明都更戶都可以談租金補貼,不會沒有地方可以住,都更完成之後,房子就變成新的,而且更加堅固豪華,都市的天際線更新,也變得更加美麗,有什麼不好?


前幾天去台南旅遊,對台南市區騎樓地面高低起伏,店家將騎樓當作店鋪的延伸----工作,堆置貨物雜物垃圾機具停車場,小吃店廚房或客席區,......等等,感到很不習慣;因為台北市民已習慣騎樓就是屬於行人的公共區域,從馬英九擔任市長,上任後花費很大的力氣,排除強大的民怨才做到,至今全台灣好像沒有其他的都市可100%做到"騎樓還給行人"....

其實,騎樓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店家,許多店家也花費不少在鋪面的設計和建材,但這就是公共利益和私權的衝突;

台灣人去到許多先進國家,看到美麗的市容想想自己家,往往嘆息不滿,但當公共利益和自身權利衝突時,中國人的惡習就回來了;而政治是眾人之事,民主政治的缺點就在此,看到台西可以為了建醮而全鎮停電,埔里可以為了廟會全鎮吃素,....,台灣是個甚麼樣的地方呢?法律?民情?公共利益?進步??諸多因素互相激盪,當然還少不了政治和政客的攪和......有解嗎?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出租合約做公證只是加速強制執行的時間

沒辦法制奧客

奧客就是賴皮,法律說不定比你熟

因為他可能早就被告到很熟悉法律程序了
JulianR wrote:
出租合約做公證只是加(恕刪)


這倒是真的!不知道有沒有人出租房子要求要有介紹信推薦的?
eheart wrote:
前幾天去台南旅遊,對(恕刪)


外國人很多也沒在管公共利益,看他們那麼多人都不戴口罩就知道了。

我相信台灣還是有好的一面的,當然我是希望都更能成,不過如果真的無法,就當沒這個命吧!

要說最大的公共利益的話,大家都應該要吃素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養殖業污染、以及穀物的浪費....
換房的需求是什麼呢? 每階段的換房和買房需求都不一樣
要連帶連你之後的規劃都考量進去才對
而且既然是中古屋 建議平常就多看看實價登錄
永慶是我目前覺得用最順的
可以直接看到門牌號 讓你去多比較了解行情
而且他們的交屋後隔天就po上網 資訊更新快
房子不嫌多,
留個兩間三間都還好,

三間以上才比較浪費資源一點,
顧慮的多了一點,的確會考慮賣掉

你多買個一間是還好啦。不然就先買。
舊房放上市場一個月開高價看看有沒有瞎子有興趣,
一個月到沒好價格的話就再說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