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 Scent wrote:
大安森林公園的樹木並不高大,面積也輸給新北市許多河濱公園,可貴點是在"全植樹"---只要能複製大安森林公園的"全植樹"概念,多數的公園周邊房產,都會增值許多。
可惜台灣人不懂"全植樹"才是創造最大價值的模式。許多台灣的公園,喜歡種植經常可替換的灌木類或草本花卉(有些公園一年四季都換花,錢太多?)。
更慘的是還熱愛在公園中蓋涼亭、紀念建築、體育設施、博物館......各種看來高尚、高貴(讓政治人物題字?)的水泥建物。殊不知,只要減少樹木栽植面積,就減損了美感與長期宜居效果,因而也就很難獲得森林公園為周邊住宅創造的居住價值了。
不是很懂大安森林公園的全植樹概念....
1. 我看在信義路與新生南路口就是種植可替換的草本花卉
2. 大安森林公園內也有很多建築物,包括小型表演場地,涼亭,兒童遊戲區,溜冰場,還有座觀世音呢
所以全植樹??
微基百科---喬木是有明顯直立主幹、且高達6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的總稱,同低矮的灌木相對稱。喬木由根部發生獨立的主幹,樹幹和樹冠有明顯區分。在日常生活中,屬於喬木類的植物普遍稱為"樹"。
如果您要求百分百喬木才是全植樹,在數學上您是對的;但在一般語境上,恕在下覺得您可能有點求全之毀---就連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的都會內樹多知名的大型公園,也不免有少數區域種植草本植物與花卉;也不免分布了一些小型的水泥公共設施。
大安森林公園並不完美,連大陸深圳市內的蓮花山公園,喬木比例也比它高;只是跟台灣其他都會內大型公園相比,大安森林公園已經七、八成以上面積植樹,個人覺得是它進步之處。
briangwang wrote:
不是很懂大安森林公園...
不是很懂大安森林公園的全植樹概念....
1. 我看在信義路與新生南路口就是種植可替換的草本花卉
2. 大安森林公園內也有很多建築物,包括小型表演場地,涼亭,兒童遊戲區,溜冰場,還有座觀世音呢(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