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7869858 wrote:台北再過十年 能剩下多少空地能炒 沒空地能炒了 而且蓋建設 該有的都有了 還有炒價空間? 所以雙北在搞都更啊!目前有幾十萬戶屋齡五十年以上的舊公寓,再過20年....還能住人? 誰說沒地了?
所以在台北市一切還是以稀缺性跟地點為主要考量,好比我都是置產在各大捷運旁的全新電梯大樓,而我自己也喜歡住新的不喜歡舊的,但是那棟在忠孝復興站步行到5分鐘就可以到家的SOGO百貨附近40年電梯大樓10坪套房,我就出租給需要的房客。雖然已經屋齡40年有了,但是因為他位在的板南線忠孝復興站又跟文湖線是交會轉乘,且東區各大百貨公司+機能強大,所以10坪/不是開放式格局→是一房一廳一衛外加獨立洗衣間跟陽台可以不用跟其他人共用,月租22000元(含管理費跟垃圾回收),我放591出租給大安區/信義區的上班族或是內科的上班族都很快且沒有空窗的就租出去了。所以不管1年20年50年的房子,坐落的地點跟稀缺性真的很重要,因為土地是蓋一塊少一塊,他不會再自己生出來。
ap7869858 wrote:土地是炒起來了 等台(恕刪) 現在鄉下的新大樓五十年後是沒人要的,,五十年後鄉下沒什麼人了,,就算你在彰化市區,,五十年後人口數減幅還是低於台北市..台北的大樓五十年後大多數會變新大樓,,然後它還是台北的新大樓..
flystar1972 wrote:現在鄉下的新大樓五十(恕刪) 現在的大樓 50年後 會變成新大樓 這妳確定?看看現在一年都更多少戶更別提這種大樓建案 住戶一堆台北2021年 一整年蓋幾棟新大樓 一年拆幾棟舊大樓 ??妳這句50年後舊大樓會變成新大樓 也想得太簡單 太美好這幾年有幾棟大建築 因為老舊 垮掉 整棟燒掉的 印象新聞有看到的就好幾件了拆一棟大樓 整個社區重建有這簡單?釘子戶沒再少的台灣政府有對岸的一半強制力 那也許有機會看到台北大都更看看疫情上海直接封 台灣要封不封的還怕封了會影響東 影響西上海則是政府說封就封 管妳吃屎 管妳餓死的 就是鐵腕執行除非下一次921在台北拉 不然台北遲早蓋滿靠都更別想了 一年能有幾例都更成功案例?等台北土地 蓋好蓋滿 都更速度緩慢建商 無地可蓋 官員 無地可炒 要手牽手喝西北風?當然外縣市發展 努力炒 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區域的轉移另外那些 人口變少 以後鄉下都沒人要住 的假議題!妳覺得政府官員會放任自己手上30 40間房子慘跌嗎人口只是看官方要不要放寬移民標準 5年改成1年 光是香港就一堆人會覺得台灣真香了還怕沒人?
只要有政府機構,金融商圈,大中小企業,科技/軟體園區等在台北市,就不用妄想將來鄉下會超越。台灣總人口逐漸減少,到最後會是鄉下先沒人,而不是台北。樓上也有人提到,地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不是房子老舊的問題。台北市區內的精華/蛋黃區有可能因大環境而轉變,例如早期繁榮的大稻埕/西區,到東區/信義區的崛起,到現在東區的落寞,崛起的南港,以前的天母vs現在的天母,以前淹水的內湖vs有內科後的內湖,但換來換去,都還是在台北市,頂多跟新北市合併變成大台北地區,這一切所帶來的交通便利,商機,工作機會等是鄉下永遠沒辦法超越的。這就是為什麼精華地段的台北老房一坪可賣70-80萬,等精華區轉移了,那就是到另一個台北地區的老房漲價,而原本的老房走都更,改建新大樓後賣價更高。鄉下唯一能超越的就是現在的自己,但永遠不可能成為第二個首都。
二十年後的鄉下,可能更鄉下,甚至是鬼城二十年後的台北只要總統府五院 各大公司總部沒消失,就還是台北一切取決於人口,現在一切的資源投注,跟捷運線會砍掉重練嗎?光捷運都可以用到百年以上,用二十年來看會不會太短?有人住的地方,勢必搶土地,公司倒了可以再開,土地不會長大差別在容積蓋十樓或是二十樓,所以另一重點是地目你搞土地變更難如登天,所以商三跟住三的差異取決於建商有無利潤大樓老舊?爛水泥敲一敲有油水大家分,那是問題嗎~?而且沒都更?我怎麼覺得台北市這幾年都更件很多?很多路口幾個月後經過就拆光蓋大樓了你不要把重劃區那種整區重建的速度拿來比較,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