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one (科技大樓站) vs 大直top 31 (劍南站):學區vs環境vs房產價值,自住難抉擇

gloryanlin wrote:
還有擔心40+年的老屋再住個十幾年,結構是否會堪憂



這完全不用考慮~~

如果這有疑慮~~

那只剩30年跟只剩10年基本沒差別~~
如果管委會有認真管理,

住戶都有心維護,

那這房子可以考慮,

10-15年前剛好是2013-2015的大多頭,

那時候的房價是相對高點,

不太準!

如果看2017年的推案就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時間一拉長就沒差了,

像翰林這棟,

四十年前絕對不是三千多萬這個價~

gloryanlin wrote:
tzechi...(恕刪)
大直以後還會有北士科高階人才買盤,這點就潛力無窮。北士科的新貴有錢,以距離來說大直一定是在考慮範圍之內。車程15分鐘以內,環境又好的區域,除了貴其他地方都很不錯。
看來小孩就學是第一考量,而且高中要讀國際學校,看來是準備出國唸大學,既然如此,建議林口了。有美國護照的話,那直接唸新北美國學校,沒有的話,就選康橋,兩間都可以一直直升,不用換來換去,我小孩唸康橋,交通車一年後就買學校旁的透天了,小孩走路上學每天睡到7:40才起床。

我台北市住快20年(天母地區),後來搬去三重的重劃區,現在又住林口,三地裡面我最喜歡林口,所以不需侷限於台北市,尤其是小孩要唸國際學校的話,林口真的首選。

今年國外大學申請部分榜單:
…delete
兄弟我有認真看了一下地點
1.科技大樓站旁邊的大安one
2.大直劍南站旁的Top 31
3.北教大附小旁的翰林大樓

說真的這3個我都不太喜歡
和平東路門牌並不是一級路段,而且1跟2都屬攔腰煞還臨馬路...風水上並不推薦
豪宅都是內藏靜巷,花到這個錢你也有更多的選擇!
TOP31那個地點非常差, 可以說是大直最差的地點, 北安路以北又靠近隧道, 有朋友住附近的公寓, 對那地點嫌棄到不行
gloryanlin
喔喔?想知道他不滿的主要原因為何?我是看離捷運站很近,而且對面就是美麗華商圈,旁邊也好幾個正在進行的都更,感覺會是那附近重劃區能蓋住宅的最後一小塊~
很認真看了板主的需求,對於在台北置產,個人是講求便利及機能,
但版主考慮了學區,這樣會讓選擇被限縮,但每個人剛需不同,在
此提供微薄建議:
綜觀上面三個建案,理性就是選大安ONE,但超過版主預算,其次
聖德福31幾乎都偏離學區跟太太的交通範圍,應於剔除,最後的建
案,我看都沒去看,因為不是新建案。
---------------------------------------------------------------------------------------
如果可以,房子買了就是要自住,不要去考慮增跌的問題,而是要
自己們心自問是否可以住20年以上,這時間你小孩都已經大學畢業
了,還需要在這地點買這麼貴的房子住嗎?如果答案是,那就選擇
大安ONE,如果不是就不要在台北市置產,反而會讓貸款壓縮你目
前現在的生活。
真心建議!
ejan1969 wrote:
看來小孩就學是第一考...(恕刪)


oh wow! 不知道原來林口的國際學校現在這麼強勢!

我目前還是考慮天母的TAS,所以才會有考慮到大直之後北環線可以接到士林站。林口其實對太太上班交通也算是很方便,只是記憶中林口很潮濕,我在文山區的山邊長大,有點怕繼續住在太潮濕的地方
soong0901
每年冬天開一趟五楊高架經過林口, 就能感受霧茫茫一整片了
tzechiny wrote:
如果管委會有認真管理...(恕刪)


我最近又認真的在研究了一番大安區這二十年的房價,撇除小套房,發現了一個現象:漲幅幾乎都是同區但不同樓再發生!

跟自己比:大部分同一個物件,如果最近有買賣,價格其實跟十幾年前差不多,甚至有些還小小跌。似乎整體房市的漲幅跟房子本身的折舊抵銷。

跟附近的建案比:新建案的價格開的比十年屋齡的建案高,很有可能是建築成本一直提升。

也就是說,房市漲價的行情好像是發生在新建案之間的堆疊,一個建案比一個建案高,但本身物件多年後再轉手的時候其實沒什麼漲,也就是說買房似乎不是投資房產價值,而是將當下的預收屋/新建案價格鎖住,因為未來要再買新建案只會越來越貴。


話說,我是最近真的很認真在考慮這間四十幾年的華夏,管理如果夠好,花一些金費翻修,住得舒服,拿多餘的錢去投資ETF似乎從資金運用的角度上來說還比較好...
attablet
內建學區變數最小,等小孩上高中,房子自然有跟你一樣考量的人願意接手,房價你可以參考目前50+華廈去推估,唯一疑慮是不曉得有沒有24小時管理?
alec1
大安區老華夏漲不動,因為買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買不起,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很多人才從2013那一波解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