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後首度看房,嘿,房價都硬得很哩…

achitsai wrote:
我保證連鋼筋水泥都換成新的給他.....一樣賣2字頭....後面兩個零...(恕刪)

和勝利大廈 變成「元大栢悅」 一樣???

道格吐司 wrote:
6月中以後, 散戶融資籌碼都被鎖住了, 剩下在市場交易的籌碼會因為這短短2,3個月的價格波動就鬆動嗎? 不會的, 沒有半年一年的, 很困難, 否則可以多去試非投機客的房子看看, 還是鐵板一塊

市場氣氛很多變, 這幾個月這樣子, 接著幾個月又變得不一樣時候, 看新聞的買屋族不就又要後悔了?...(恕刪)





所以會有很多房子鎖住,市場會少一大半快速周轉的投資客,剩下的投資客不降價,鐵板一塊,市場會很冷

還有一種 players 建商,特別是上市公司建商,業績每月/每季都要公布,要撐股價,每天開門養餘屋養地養人都要錢,要不要降價求售呢?反正他持有成本最低,最有本錢降價. 會不會打到投資客的開價?

唯一的上市仲介信x,要不了多久應該也會哀,要不要做空呢?自己評估

我如果是還沒進場的投資客,看到市場冷,又不能像以前快速周轉,除非有差價賺的標的,我也不會像以前這麼積極買進,市場接手力道更弱

只有倒貨,缺乏買進的市場,價格怎麼撐?

還沒有說政府呢? 房價不降,民怨還是很深,人民會遷怒奢侈稅沒用,所以政策要繼續推陳出新,才能選得好

所以我沒說不要買,是半年內不要買

當然如果有需求,或有好標的,像前面有大大買到敦南/忠孝東路優質地段,沒有人會說不是好買點

但如果不是台北市中心,台灣有錢人/大陸有錢人都喜歡的物件,我只能說,忍半年不會少賺啦

市況會有很大的變化

買房要有投資信心,現在可以說....信心非常弱




dulinsu wrote:
恭喜22f兄。敦化林...(恕刪)



謝謝你
在01說買房要有點勇氣

其實我看敦化南路和民生社區很久
後者一直沒出手,主要是怕將來老了爬不動
要嘛一樓,要嘛有電梯
這兩點在民生社區太難了

奢侈稅一開始
政府擺明了要帽客下車
我心裡就覺得機會來了

就主動找仲介
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願望了

今天賣了一些TPK
降低了股市風險換房子
目的不是賺短線錢
而是對付通膨的而採取的避險動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與理財觀
我原先把錢都拿去買股票
覺得這才是賺錢的王道
租房子其實很划算
但是娶不到女王…

我個人當然看多台北市
跟股票一樣,我都是長線投資
太短的不會看

01高手很多
獲益良多…













omfr wrote:
買地養地是投資, 和買自住房子不同吧
...(恕刪)


不會阿! 我買房就是自住兼投資,我覺得有房屋後整個理財規劃變的很有彈性.

道格吐司 wrote:
你可能不太瞭解沒貸款也不缺錢的長期置產客屋主想法, 過去起起伏伏他們都堅持著, 為什麼今日他們覺得租金收益不划算時候, 你會覺得他們都會願意趕緊賠錢賣一賣收現金?

過去建商倒了, 銀行出問題了, 對岸射飛彈過來, 海內外股市崩盤, SARS恐慌..等等, 他們有趕緊賣嗎?

撐不下去的, 早就賣了, 哪裡會等到今天一個奢侈稅, 就怕的要命趕緊打8折賣? 大不了就是老子老娘要贈遺給小孩, 反正又不缺錢, 換一堆現金還要考慮到贈遺稅, 囉嗦, 乾脆連租都不租, 放著養蚊子, 整理整理後, 想清淨時候, 過去住一住也挺好的...(恕刪)


你講這種我親戚就是,他的五間大安區房子根本沒賣過,也沒出租

根本不在市場上出現,只買不賣,所以跟奢侈稅一點關係也沒

我們談的是需要持續周轉進出房市的投資客吧?

像底下這篇寫的,才是惹人厭的投資客,只買不賣的,不關我們事,人家有錢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69&t=2118139

omfr wrote:
買地養地是投資, 和買自住房子不同吧
要講投資, 不如買股票


那也要看投資部位多少, 大部位通常是買地買整棟或是債劵, 像是壽險公司

至於你說自住不同, 正好說明無論哪個時機點, 都有人有自住需求, 這不就與賺賠無關了嗎?

6月中以前, 炒作散戶比較急, 急的人自然要配合比較不急的一方, 但6月中以後, 不急的反而是賣方, 對於必須要在今年購屋族群, 現在不買, 下半年恐怕要多加點錢來買, 這機率非常大

omfr wrote:
和勝利大廈 變成「元...(恕刪)

是阿~~~~~就是這麼簡單.......換個名字.............哈哈哈!
200算客氣了,我怕美金這樣貶下去......可能變成500
林蔭第一排要釋出不容易,要看看有沒有屋主搞偏門的遇到危難........
前兩年有個機會90坪的太晚得知........我才剛看屋沒1小時就被買走
搶貨那人就是看見我從屋子走出來在電梯碰見的
四目相交時我就知道他是對手........
屋主就是不想讓人知道有難要賣屋所以消息不公開
更x的是一坪不到50萬.......

Ambroise wrote:
只有倒貨,缺乏買進的市場,價格怎麼撐?


這種邏輯假設就是一個錯誤, 何解? 殊不知就算對岸射飛彈, 建商倒閉, 銀行危機, SARS期間, 都照樣有人需要買屋自住, 並非市場一位買方都沒有, 又要如何說所有賣方行為皆是倒貨而買方一位都沒有呢?

當賣方價格鐵板一塊時, 就足證6月中前後的賣方心態, 是非常極端的, 在此前是倒貨, 在此之後是賣不賣都無所謂, 天差地遠, 反觀買方, 若不急, 何必來這討論又看屋呢?

不看好今年市場而主張明年再買屋的人, 態度若很堅定, 根本也無須在這裡鼓吹今年不要買, 會講話的, 其實都是態度在觀望猶豫的人, 通常這群人會在年底眼看房價居然還微漲, 內心關卡潰決了, 擔心本來買得起變成買不起, 結果又都跳進去了, 自然就追在波段高點, 屢試不爽

其實呀, 閉起眼睛不管漲跌, 通常憑運氣要買在最高或最低點是困難的, 因為高低點通常曲線是比較尖頭的, 這意味著隨時間波動的上下尖頭處, 時間區間是比較短的,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會追在高點呢? 就是太過在意未來漲跌趨勢, 心態趨向撿便宜或賣最高價, 結果就變成追高殺低了, 這也是屢試不爽的

自住購屋, 心態越平常越好, 只管需求與預算平衡就可以了, 因為除非很倒楣才會買在波段高點, 否則要買在波段高點也沒這麼容易中獎的

Ambroise wrote:
你講這種我親戚就是,他的五間大安區房子根本沒賣過,也沒出租

根本不在市場上出現,只買不賣,所以跟奢侈稅一點關係也沒

我們談的是需要持續周轉進出房市的投資客吧?


這裡又出現了只買不賣的觀點, 這並非事實, 我估計投機散戶轉向租屋市場後, 有些長期出租的置產客會轉租為賣, 但他們賣屋理由是租金太少了, 卻非急套現金, 他們有甚理由要低賣呢? 低賣, 不就代表租金收益增加嗎? 那麼他們當初賣屋理由又在哪裡呢? 基於此點, 他們對售價會很堅持也很能夠慢慢賣, 若真跌很多, 他們又會收手不賣了, 他們經歷過市場太多的高低起伏, 這種賣方是最難議價的


道格吐司 wrote:
這種邏輯假設就是一個...(恕刪)


"若不急, 何必來這討論又看屋呢?"
====>
誤會誤會,其實大家來討論區就是學習房地產理財趨勢,如此而已

從關心議題到採取行動可能隔很久


"鼓吹今年不要買, 會講話的, 其實都是態度在觀望猶豫的人"
====>
觀望猶豫倒不需要,因為完全相信自己的邏輯 =>趨勢不利賣方,慎防買到高點
持續宣揚這種觀念,不但可以幫助人免於風險,也更不利賣方,對自己也有幫助


"不看好今年市場而主張明年再買屋的人, 態度若很堅定, 根本也無須在這裡鼓吹今年不要買, 會講話的, 其實都是態度在觀望猶豫的人, 通常這群人會在年底眼看房價居然還微漲, 內心關卡潰決了, 擔心本來買得起變成買不起, 結果又都跳進去了, 自然就追在波段高點, 屢試不爽"
====>
這就要看下去了戲怎麼演囉,看高房價從民怨第一名還能更進步嗎?
我把邏輯說給人家聽,沒有應驗,那自然要認輸
不過到現在,我還是沒被說服,就看看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