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enly2 wrote:
連勝文說:「像我這樣的咖,工作這麼多年,靠自己還是買不起東區的房子」

基本上,這一句話就是假設句,假設是靠自己
實際的意思就是我不靠自己
既然前提都是假設來的
就跟「如果我是總統」這樣的作文題目一樣
如果說講這句話是為了選市長舖梗
那就請拿出辦法來
不要像某藍名嘴
選前講房貴
大家期待作為...
選後..只說房貴並不代表要打房呀

投給他的選民...傻眼....

lienly2 wrote:
的確精華區房價超貴....(恕刪)


今日最好笑
他是在玩文字遊戲呀!


liaokp wrote:
連勝文是準備選北市市...(恕刪)
沒他老爸,也許他連南部的房子都買不起,東區想太多了
看到這新聞還蠻有趣的

看來房價會成為下一波被整肅的對象

所以連家先來消毒一下順便喊喊房價不公~
他說的沒錯,靠自己沒辦法,很老實

無聊浪子 wrote:
東區有很多精華地都是...(恕刪)


腰瘦

如果讓他當上天龍市市長

他老婆投資精準的買了地

買的地又很離奇的變重畫區

哇身價上千億沒問題
很多人心態不改~窮的越窮不意外

連勝文不必靠他老爸也買的起東區啦~
要酸他的網友可以先看看以前的報導


引用自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00224/KC7JLXB19911U.shtml

連勝文參與成立 避險基金Evenstar Sub Fund I於市場波動中勇冠群倫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2-24 14:00:12

根據權威性的亞太區最佳避險基金雜誌《AsiaHedge》最新一期報導,儘管基金管理產業的投資策略門派分明,如多頭部位基金 (Long-only fund)、避險基金 (Hedge fund)、私募基金等,但由現任悠遊卡董事長連勝文於2005年參與成立,總部設於香港的Evenstar Sub Fund I ,卻能成功把私募基金的優點融入於避險基金當中,在金融海嘯期間依舊表現亮眼,給予投資人兩全其美的優勢。

Evenstar Sub Fund I 基金去年在逾萬家亞太避險基金競爭下脫穎而出,擊敗眾多世界各地橫跨不同市場的對手,榮獲2009年度亞太避險基金特殊事件導向型 (Event Driven) 策略獎榮耀,去年累積獲利 12.3%,2008 年獲利為 7.3%,在金融海嘯期間,多數基金紛紛腰斬局勢下,成績表現異常亮眼。

Evenstar Sub Fund I Segregated Portfolio 基金成立於2005年1 月,由持有香港證監會牌照且具有國際融資及投資經驗的Evenstar Advisors 提供證券及資產管理顧問意見,管理資產約8000萬美元 (最低投資金額為 50 萬美元) ,投資標的集中於大中華區域,並直接與上市公司議定投資條款並作獨家投資 (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PIPEs,以下簡稱「私募投資」),並以轉換套利的方式獲取利潤。

《AsiaHedge》報導指出,該支基金在前幾年波動激烈的投資環境中表現格外傑出,傳統波動基金相形見絀。例如在2006 年、2007 年該基金分別獲利25.5%以及 20.2%。儘管 2008 年收益相對較低,但若考量全球金融海嘯特殊的市場投資情況—流動性消失、去槓桿化—則這樣的表現已屬難得。

根據 Evenstar的關係企業Geminis Group 的法人銷售與行銷主管 Jonathan Moore表示,「在一個正常的波動率的市場中,我們的報酬率目標在2006 年或 2007 年那樣的水平。」

Evenstar 及 Geminis Group的董事長 James Yang 表示:「透過私募投資 (PIPEs) 結構投資上市公司有許多好處,一方面我們可以透過股票關連的証劵及期權,在資本市場的價格増長中獲利,同時還能獲得投資結構中提供的利息。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投資結構的保護條款下避免或降低風險。」

Evenstar 的投資團隊十多年密切來關注中國及港台市場,包括海外掛牌的中國大陸及台商企業,因此對大中華市場十分瞭解,與上市櫃公司亦維持長期及穩固的關係。Jonathan Moore表示,Evenstar 核心團隊的合作已經持續多年,這種交易形式雖然複雜但相當成熟,彼此互信充足。「這是亞洲人操作投資亞洲的基金,Evenstar 透過資金管理與上市櫃公司維繫關係的能力很重要。」

Evenstar 主要投資的標的分為兩種企業:第一種是由較年輕的第一代企業家營運、掛牌上市數年、預計成長迅速的公司。公司的管理階層對市場有一定的瞭解,但需要單純籌資以外的幫助。

第二種企業則是屬穩健成長且已成熟的產業,由第二代或第三代經營,類似於傳統產業中之水泥、造紙等公司。該類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利潤仍維持一定水準,並已進入拓展事業規模的階段。

投資前,Evenstar必須對產業環境以及目標企業作深入的瞭解,在此階段,Evenstar則以私募基金的嚴謹和細密手法進行徹底分析研究和盡責調査。

Jonathan Moore 指出:「這支基金結合避險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特性,其中私募投資 (PIPEs) 結構是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例如 2008 年我們就未受到市場暴跌拖累太多,反而藉此把握機會獲得良好報酬。」

儘管上市後私募投資 (PIPEs) 基金在美國已經發展完備,但在亞洲還尚未風行,Evenstar 至今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

基金投資團隊專家總共八名,每年整個團隊會衡量 60-75 個投資構想,其中的 40% 會化為投資概念,而當中半數將會成為實際投資案。而成長潛力十足、在產業內有較高獲利能見度、產業競爭者少、又不太受政策影響的公司是最受青睞的項目。

Evenstar在1-1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內尋找標的,産業包括科技、醫療、媒體、房地產、再生能源都是該基金的投資範圍,名單甚至還包括鋼鐵製造及較小的地區型金融機構。標的包括穩健的上市公司之可轉債、股票和與股票相關連投資。

儘管該基金有部分短期交易,但多數投資主要以 5 年為時間架構,於 1-2 年左右檢視是否退場。投資國家遍及東南亞,包括泰國和馬來西亞,但大中華地區是主要戰場。

Evenstar Sub Fund I 適合對大中華市場成長前景有興趣、但希望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的投資人。通常,Evenstar透過分散投資以及實質審查程序來管理交易風險,但由於投資相當集中,故需要進一步的以避險技術來平衡投資部位之可能風險,在市場上升及下跌時都能獲取利潤及提供風險保障。Evenstar 也希望基金與投資的企業共同成長,並達至雙贏。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