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5 wrote:
我記得我剛出來工作的...(恕刪)
看到這段真的心有戚戚焉..
我補充一下我觀察建築CAD的發展..
最早是用鴨嘴筆,後來變成針筆,代用針筆,工程筆藍晒
那時一個設計師可以配上4個繪圖人員(我學生工讀的時候).
我同學當工讀生畫一張樓梯剖面圖,用了一整天,下班前老闆看一眼,有錯誤,
明天再發一張白紙重畫一次,就這樣改了一星期終於對了..
後來cad開始應用,一張樓梯剖面只要參數十多個輸入後整個就畫完主要部分了
花不到兩分鐘,即使有些修正頂多2小時,就定稿了.(我還寫過這樣的程式).
後來在房價飆帳的民國80年代,事務所的cad繪圖員缺人.設計公司只好徵會計,
然後來應徵的就給他們畫autocad,只要有"興趣"(不用會)能得到工作
也是一堆人拼命的畫.cad職場最熱鬧的時代.
後來房市下滑,適逢網路發展,當年的繪圖小姐很多嫁人..消失在職場..
cad職缺迅速的消失,
"大前研一"在書中描述:
CAD工作在亞洲流向菲律賓,因為他們有較好的英文能力,及廉價的工資
在美加地區,工作流向南美 巴西,智利等.甚至有印度想搶歐洲的工作
在台灣,cad工作當然就流向大陸..全世界cad職場都起了變化..
這些當年的CAD繪圖小姐所流失的工作,就算房市好起來工作仍然沒有回來..
這已經不是景氣不景氣的問題了,是工作本身產生了變化..
現在很多事務所是很多設計師配一個cad繪圖小姐..
這不會是最終的狀態?, ..
No!!,
最終會變成沒有cad繪圖人員..
BIM的快速發展,所有資訊全部整合在一起,直接出圖.甚至傳檔就好,..
幾年前"彼得杜拉克"就曾在他書中描述,他兒子是建築師就一個人做案子,.
這原本是要一組人的工作,..
真的很驚人,
一個技術取代另一個技術,從帶來職場眾多的工作,到這職場全部消失.
竟然只要短短的20多年..
現在高職還不知道有沒有建築製圖科?,我認為該思考一下全面停止招生了..
很多人現在呼籲要提升高職教育,其實我覺得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