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後來都覺得,區域的生活環境要是不提升,根本就無法跟那些地段好的區域比
建商的利潤通常要很高,不大有可能有建商起佛心幫地段不佳的老舊公寓居民蓋新房
除非居民願意壓縮自己的坪數接受建商的條件,不過這點似乎也不大可能!
於是聊到,如果政府願意區域公共設施提升或大幅改善環境(如~學校軟硬體加強、擴大或整合公園綠地、加強治安警力、加強環境清潔及維護、改善交通建設及規劃、長期綠美化、整合地方資源制定地方發展方向...)
如此完整規劃提升老舊高區域價值,可提高建商參與老舊區域更新的意願,就算不蓋新房,老舊社區的環境品質提昇也讓老舊社區的居民生活品質可提升!
政府為何非要等建商來都更?老舊社區的居民生活品質才可能提升?
為何不是政府將老舊社區完整規劃,讓居民生活品質,間接吸引建商來都更?
現在的都更,根本就不是都市更新,只是高房價下的房屋改建,如此而已!
這樣的鳥籠都更如何跟一些有完整都市規劃的國外美麗城市比?
以上這些...其實政府都有在做...你仔細想想...很多都市的小公園是不是多了很多(政府的地)..大公園就不要想了...除非有人捐地...你願意捐嗎?
環境的清潔不能只靠清潔大隊...也需要社區每個人自己的維護....不然再多的清潔人員也不夠....交通建設就不用說了...路要開大條一點....需要徵收....大家的地願意被徵受嗎?? 捷運不是也一條條的在蓋...
現在是不是幾乎每個區都有運動中心...這也是公共建設改善生活品質的一環...都在做...但是不可能像變魔術一樣..蹦...就變好了...而是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像堆積木拼拼圖一樣...一點點的堆出來..拼出來...
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3%AB%E6%9E%97%E6%96%87%E6%9E%97%E8%8B%91%E9%83%BD%E5%B8%82%E6%9B%B4%E6%96%B0%E7%88%AD%E8%AD%B0%E6%A1%88
"建商與住民利益高度不對稱
據 2011年中,發佈於網路上的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回應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聲明稿[9]內容:樂揚分走2363.58坪、車位38個→現在價值一坪65萬,車位250萬=16億3132.7萬;可超賣差價獲利5億64,312,222,可超賣差價增值幅度52.88%...。本次文林苑都更,參與建商樂揚建設雖口口聲聲公共利益,要求公權力介入,然其背後獲取之利益驚人龐大,明顯與居民呈現利益高度不對稱的現象。"
建商可以有16億的收入
那支出呢???
這建商利潤真好~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3%AB%E6%9E%97%E6%96%87%E6%9E%97%E8%8B%91%E9%83%BD%E5%B8%82%E6%9B%B4%E6%96%B0%E7%88%AD%E8%AD%B0%E6%A1%88
"建商與住民利益高度不對稱
據 2011年中,發佈於網路上的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回應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案聲明稿[9]內容:樂揚分走2363.58坪、車位38個→現在價值一坪65萬,車位250萬=16億3132.7萬;可超賣差價獲利5億64,312,222,可超賣差價增值幅度52.88%...。本次文林苑都更,參與建商樂揚建設雖口口聲聲公共利益,要求公權力介入,然其背後獲取之利益驚人龐大,明顯與居民呈現利益高度不對稱的現象。"
建商可以有16億的收入
那支出呢???
這建商利潤真好~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