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5639 wrote:
我說一定沒人信三年前...(恕刪)


我是不知道2011年在中山區
什麼鬼屋可以賣20萬一坪
或許你的眼光精準
買到破底行情價
但99%的人買不到
那是你厲害

現在你又期待房價腰斬
說穿了還不就是投資客低買高賣的心態和手法
這種人在01很違和吧
你還是跟我當多頭比較合適

-------------------------------------------

你上面說的40坪換100坪理論
自住OK
但你已有四間房
我就不知道是哪招了

四間價格都腰斬
你四間都換大
然後呢?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我是不知道2011年...(恕刪)

當你手頭有現款2000W就懂
因為這次房價漲超過10年,可能我取得房地產單價都低過現值在腰斬價格
鬼頭5639 wrote:
當你手頭有現款2000W...(恕刪)


剛好有


你不用一直說別人不懂嘛
這樣不代表你就比較厲害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perahia wrote:
我是不知道2011年...(恕刪)


情況一
之後轉多頭
買了之後房價開始漲
->恭喜你又賺一筆
(標準投資客)

情況二
你看空
買了之後續跌
->總資產持續縮水
辛苦買小換大
到時還是一場空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富貴險中求,怕就放定存-------但還是要分放7間銀行,記憶中央存保好像保障300W,因為腰斬銀行會倒。
hantiful wrote:
台灣家戶的金融所得年...(恕刪)
hantiful wrote:
態度決定高度,高度決...(恕刪)


先熄火吧
態度決定高度,一點都沒錯

但是現在有多少人喊著台北市房價貴,但卻沒看到其他地區相對便宜?
在我之前留言裡都有提過了
為什麼非得一定要置產於台北市?
人口過度集中於都市,造就了這十多年來都市區的房價漲幅

又有多少人喊著年輕人買不起房子?
年輕人當然買不起,剛入社會當然買不起,求職只想擠在22k窄門當然買不起
現階段有很多勞務、技術工作,乏人問津,缺工缺的緊,只好用外勞取代,肥了外勞市場

怨天尤人誰都會
已經知道台北市房價就是這麼貴,也知道不吹冷氣的工作,薪水較高
那何不改變自己的目標與方向?

房價是否是泡沫,或是多少才是合理,不是我們能夠說的算的
這就是我向你提起,你的房子是否願意半價賣出的理由
你的房子會跌價至一半嗎?還是跌更多?還是持平?

但以短期間來看持平是沒問題的,房價有很多支撐點
而這支撐點短期間也是難以摧毀的

我也支持你說政府有責
但他需如何做、正確做、做的有感
以現在推出的方案
一來對有第二間房屋以上的民眾加稅
二來控制銀行的貸款乘數
這兩個方案看起來,也只是讓買不起房屋的民眾看爽的
我(政府)有做為了喔!~
但實質上並沒有幫到想買房的人
多課的稅收來也沒有拿來補貼或用在沒有房想買房的人身上
那這稅收到最後的流向是?

另外你所提到的租金問題,有很多區域已經在調漲租金了
漲幅也幾乎是年年成漲,你不租,後面還是有人排隊租.........
租金跟上房價腳步是遲早的事,只是快或慢而已....

我們的經濟結構是真的出現了很大的狀況
目前製造業裡只有電子業、高科技業能比較無虞的在台灣設廠
其他傳產製造業呢?
明明環評都過關了,養雞場還是不讓人家蓋?
社會民眾環保意識的抬頭這是非常好的
但不是拿著環保當令箭,無正當理由的反對
早從二十多年前拜耳來台設廠被無理的要求後
別說外資來台設廠,連國外台商想回台投資都會考慮再三
很多製造業只好出國深造......

這次越南事件也正好看出一些端倪
台塑在越南大舉興建煉鋼廠,在台灣找不到土地讓他新建嗎?
還是在怕什麼?.......台塑從六輕後,在台灣的投資腳步就放得非常緩慢了
為何寧可投到國外也不願意在造福國內?.....
製造業要回台...談何容易....
現階段服務業、觀光業、電子科技業,實在看不出還有哪些行業有再發展
之前生醫好像明日之星,而現階段呢?
製造業的疲軟,GDP如何提升阿?.....
鬼頭5639 wrote:
我說一定沒人信
三年前用240萬買下一間中山區的11坪套房,看屋時很怪,原屋主約看要在晚上12點過後,旁敲得知他欠地下錢莊錢急需現金,所以我就大砍158萬成交~~唯一就是那半年無法出租給人跟換掉鐵門上面的塗鴉(殺殺殺)哈哈!!


第一怪,仲介不自己收下來就超級奇怪
第二怪,即便仲介不收也找投資客收,當然樓主就是仲介合作的投資客也算

仲介中有不少是不怕三教九流的,隨便找人也收得下來


firedragon wrote:
當初國民黨丟掉大陸
也是共產黨用貧富鬥爭的方式

沒房的人希望有房的人賠到脫褲子(仇富眼紅,就像看人開新車,有人就想刮一下)
有房的人希望自己的財產增值
兩者角色可能因時空背不同而有互換
人都是自私的不是??

當初率眾夜宿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的人
現在手上的房產,可願用當初購入價格賣出?????

罵人炒房的人
當自己手上有房要賣了,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講得太嚴重了,政府不過就一些稅率調整,需求的民眾也只不過要求政府一些調整及政策,應該沒有人像文革或法國大革命一樣吧?


Johnny_depp wrote:
第一怪,仲介不自己收...(恕刪)

我朋友做房仲~~~~口袋案件
我也到現在覺得奇怪~~~怪到當時以為死過人,問過里長,派出所,上網查也不是海砂屋輻射屋,只是真的黑道前半年常來,還問我他搬去哪兒以為我去他親友。唯一就是附近酒店多,前後兩位房客都是酒家女,這是比較擔心的。
租金14500全包只有不含水電,好像她們也沒感覺,好像躺平比較好賺。
投報率約6%
perahia wrote:
-------------------------------------------

你上面說的40坪換100坪理論
自住OK
但你已有四間房
我就不知道是哪招了

四間價格都腰斬
你四間都換大
然後呢?


房子有多出來不就要出租

我舉一個例子就好

假設你有一間2000萬的房子

租給房客房租2.5萬

房租的年投報率約 1.5% ((2.5*12)/2000)

"假設"房價腰斬(我沒說房價會跌五成喔,只是打個比方)

我手上又有2000萬的現金

那我可以再買兩間

持有成本共4000萬

租金打九折好了 2.25萬 (我想以近十年來房價與租金上漲幅度的關係, 很可能就是這樣的情形)

房租年投報率變成 2.025% ((2.25*3*12)/4000)

投資報酬率變高了

我想樓主應該是這樣的意思

對財務管理有概念的

就會知道是好是壞

當然這個遊戲玩久了

又變成租不如買

又會帶動房價

所以如同前面有網友提到

影響程度往往是正反兩面都有

會有部分相互抵銷的影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