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遷移,北縣移入第一,北市移出第一

北縣的建設遠比不上北市,為甚麼?
因為是首都,首善之區。北縣升格,以後統籌款有得爭,但最後還是北市。
以後北市只剩有錢人之區,沒祖產的只好網北縣移。以後..50年後...不知都市是發展成何等狀況?
50年前,誰道新莊,板橋的發展現況?
所以有祖產是贏家,如果現在佈置產,以後你的孫子就會數落你,就像你數落你的祖父的爸爸沒投資遠光一樣。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shu0812 wrote:
大家會想移居用時間換空間,是很正常的~...(恕刪)

簡單的經濟學,市場供需自然而然就會達成平衡狀態。不管人為如何炒作,
反轉的時間點也不會是任何手段控制的了。次級房貸的殷鑑不遠,
一旦房地產市場為了平衡急遽反轉時,所有人的生活都會受到一波
接著一波的衝擊。現在用的手段是希望不那麼突然由奢入儉,所以
這次不景氣將至少持續一年以上、可能長達兩三年。

nexos21 wrote:
如果現在不置產,以後你的孫子就會數落你,就像
你數落你的祖父的爸爸沒投資遠光一樣。...(恕刪)

都只想當繼承人,也證明了這個家族成員,從爺爺、
父親到孫子三代,一整個教育失敗。

這些是統計數字而已
實際上很多租屋在北縣市的
戶籍都不在台北
基本上還沒買房子之前 很少有人真的遷戶籍的
事實上的確如此
大家看晚上9點後北市的大廈亮燈率,很少有超過50%的
在北市亮燈率高的只有在公寓,尤其從夜晚的大樓往下看最清楚
住公寓的幾乎戶戶亮燈,但是住大樓的,無論是老大樓或是新大樓,很少看過亮50%以上的

相反的,隔著河看對岸的台北縣,多的是整棟大樓80%以上都亮燈的
麗寶之星應該沒有吧...

還是外牆有點燈也算?



其實世界的大城市,發展的進程都是相彷的,諸如東京的田園調布和紐約的長島,
雖然不是處於都市的商業核心地帶,離市中心也有一段距離,但卻是最適宜人居的地方.


倒是都市更新緩慢,建築老舊且龍蛇雜處的老城區,即便掛的是首都的門牌,將來的價值,
反而會每況愈下,80年代的東京六本木和紐約布魯克林區,就是最好的例證.


同理,北縣移入第一,北市移出第一,這種現象會發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nexos21 wrote:
北縣的建設遠比不上北...

有祖產是贏家,如果現在佈置產,以後你的孫子就會數落你....(恕刪)


我會把錢留給自己花.....


未來的小孩有多數人會繼承複數以上的房子, 未來的新生代不到現在壯年人的一半..
這樣你還會認為現在投資房地產不會被後代罵豬頭嗎??


PS: 萬一我猜錯, 真的被孫子數落....XD
我就把他老爸海扁一頓

Davidvampire wrote:
其實世界的大城市,發展的進程都是相彷的,諸如東京的田園調布和紐約的長島,
雖然不是處於都市的商業核心地帶,離市中心也有一段距離,但卻是最適宜人居的地方.


長島從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開始,就一直是有錢人的後花園。
洛克菲勒有火車直達自己的莊園,羅斯福家族的莊園也是好大一片。
咱們敬愛的蔣夫人生前也是隱居在長島的蝗蟲谷(Locust Valley)
若不是有錢人的話,請住在有錢人家邊邊的貧民區吧(如 SeaCliff)

你漏說了,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take back the city 運動。
對於紐約市色情街(忘了是哪一條街)的整頓,以及都市重建。都是很重要的。

你也忘了提,紐約市上城的房價,好像都沒低過。

其實,美國郊區的發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的產物。
到現在,這樣子的發展是好是壞都還沒有個定論。但是這樣的發展,加重了對於汽車的依賴,
對於過度使用/浪費能源/環境污染(洛杉磯的空氣品質),加長上下班通勤時間,以及社區意識的淡化,
都是已知的問題。

我會建議不要以別人的發展歷史,當作是必經的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是,從別人的歷史中去蕪存菁,於都市進化的過程中,同時避開那些不好的發展。
東部人口回流

 經濟不景氣,公司紛紛倒閉,離鄉遊子逐漸回巢,內政部統計發現,東部地區九十八年首見人口呈現淨遷入。內政部統計處統計長陳敬宏認為,這是金融海嘯衍生的「回鄉潮」所致。這股回鄉潮,讓台東的農田裡多了很多「少年家」,農夫變年輕了。 ...(恕刪)

現在好像很多人都想去當農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