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台北市真的會比較好嗎?

講再多都無用,
若擁有台北市的房子後,就知道台北市的好,
敝人在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都待過,
自己的心得=>住台北市真的比較好.
只不過要存點錢,在台北市才會好.
ejan1969 wrote:
大大要是勘不破這兩點,就很難正確估算台北市的房價。

我也希望我的小孩資賦優異、自動自發,那即便在家自學都沒問題,不過只要是人就有惰性,可以天天玩樂、為何要天天唸書?孟子難道不資賦優異,孟母又何必三遷呢?


天天念書, 未來就一定比較好?

天天玩樂, 身強體壯, 心地開朗, 要念書, 甚時候都可以念!!

學習, 別太一廂情願, 區域人文是一回事, 別拿成績來階層化小朋友, ok ?

不否認的, 社區大樓的單戶總價均值, 會決定住戶的職業職稱水平, 低所得的工作壞習性, 很容易帶入社區環境中, 一棟樓, 只要有幾戶是[不要臉的], 整體感就會變差, 但各戶門內的家庭相處, 可是各有不同!!

事實上, 北市有些區域舊公寓住家的老居民, 習慣也好不到哪裡, 包含仁愛路, 台師大, 民生社區等等, 皆有之 !!

所以也不用太過神話, 就事論事啦 !!
但這幾年, 發現一件事, 北縣的大樓社區, 各住戶的公共道德狀況, 落差很大, 外縣市來台北討生活的高水準文化人, 跟在地沒水準粗俗人, 混合住在同一棟大樓, 因購屋時機點不同, 過去買400萬老住戶, 現在900萬新住戶, 有某種---> 多付錢, 還要被強迫接受 !!

joe13579 wrote:
學習, 別太一廂情願, 區域人文是一回事, 別拿成績來階層化小朋友, ok ?...(恕刪)

這可是您的解讀,請翻翻我的回文內容,我可沒說過天天唸書,未來就一定比較好這回事。
我強調的重點在於,既然是學生,多花點時間唸書也沒什麼不好。

天天玩樂,未來就一定比較好?
天天玩樂,就一定身強體壯?就一定身心開朗?

多唸書=身體虛弱?
多唸書=身心不開朗?

有那麼嚴重嗎?難道不能又唸書又玩樂又身心健康?
就像大家都說有錢人不見得品格好,所以大家都應該不要變有錢嗎?
我想大大太過於把唸書這件事妖魔化了...

唸書原本就是學習的基本,學習環境好,原本愛玩樂的小孩因此多念一點書,也沒什麼不好吧。

所有的東西都是用平均來說,就像統計學裡面的常態分佈一樣,並不需要舉特例來反駁我,除非您認為學習環境(這是我的論述)並非平均學習成績好的要素,那您盡可以提出您不同的看法。我只是嘗試從一些數字來解釋一些事情,這不就是在就事論事嗎?





ejan1969 wrote:
所有的東西都是用平均來說,就像統計學裡面的常態分佈一樣,並不需要舉特例來反駁我,除非您認為學習環境(這是我的論述)並非平均學習成績好的要素,那您盡可以提出您不同的看法。我只是嘗試從一些數字來解釋一些事情,這不就是在就事論事嗎?


100/3= 得整數? 把人切1/3? 房子切 1/3 ? <---- 差之毫釐 , 失之千里, 尤其是人的學習過程的曲線, 家庭氣氛, 親子關係, 這些, 數字是沒法呈現的 !!

我是就事論事, 因為這檔事, 根本就不適合用數字來解釋 !!

如果拿治安數字, 來評估環境安全, 這我覺得適當, 偷就是偷, 搶就是搶, 殺就是殺, 事情可以很明確的, 一件件計算!!

教育, 首重心態, 道德, 這屬於[精神品質]? <---- 差之毫釐 , 失之千里 !!

學區, 重點應該在小朋友到學校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還有教學方法與學校特色, 倒不是用台北市優於台北縣這樣的說法, 來一網打盡 !!
其實有些事情是不用爭辯的, 用事實來看結果比較中肯:

大家可以看看每年聯考後, 進台大,交大, 清大...等等一流學府中, 台北區學生佔多少, 中區學生佔多少, 南部學生又

佔多少?

大大也許可以說, 你看我一樣是來自鄉下, 結果還不是唸國立大學, 但是也許你出身在台北, 你就不只是考上國立大

學, 而是上台大, 也許你又會說, 你看我一樣來自鄉下, 結果還不是上台大, 但也許你出身在台北, 你就是台大醫

科了.

同樣的資質在不同的環境中, 還是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當然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還是和許多其他的因素共同來決定,

但身為父母, 總是會想盡量給子女們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另外, 已經連續好幾年台大醫科的榜首都是出自於中和, 並不能因此就說是中和的環境是最好, 但是高中是讀臺北建

中, 還是有相當的影響, 另外這樣聰明的學生, 假如出生在美國, 也許就是諾貝爾獎的得主了, 環境因素還是有相當

的關係吧. 做父母的心, 能做就盡量吧......, 也是無可厚非的, 否則高中又何需擠破頭去念明星高中, 選個離自己家

最近的學校念就好了, 你說是嗎?
newwa628 wrote:
最近種種關於台北市的...(恕刪)


這道理很簡單.
一是工作機會, 二是學區和資源.

請問哪個商業化都市沒有您講的那些問題 ?
而且有錢的話妳可以住區域環境較好的豪宅.

如果工作或就學地點不在台北市..
大可搬到郊外....
chou1223 wrote:
同樣的資質在不同的環境中, 還是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當然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還是和許多其他的因素共同來決定,

但身為父母, 總是會想盡量給子女們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好, 就談這部份吧!!

[同樣的資質在不同的環境中, 還是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 要瞭解, 每個人的緣份不同, 開竅時間也不同, 資質, 豈是一成不變? 有些小朋友, 在好的環境, 反而是一種障礙 !!

[但身為父母, 總是會想盡量給子女們一個比較好的環境.] <--- 這是父母的想法, 然而, 在客觀上, 是否能真正幫到小朋友? 未必!!

義務教育上的學習, 就像瞎子摸象, 一位老師, 面對許多來自不同家庭的小朋友, 大多都是照著SOP來進行, 可小朋友, 是人, 不是生產線上的製成品!!

不如, 找位[大師級]的老師, 讓小朋友跟在他身邊, 且大師也只收固定弟子, 這才是真的[有差] !!

所以, 小孩子, 一旦啟發, 父母財物上能夠支持, 最大的助力, 就是送他到[大師]旁 , 如果父母就是大師, 那搬去哪裡, 都沒差了 !!

現在, 太多父母, 急忙送子女擠進去明星學校, 又送補習班, 結果每次都考25分, 怪學校, 怪子女, 其實最該檢討的是[親子關係], 通常都是父母 [不瞭解, 也不夠尊重子女的意願], 錢財拼命丟進去, 就像丟進水溝中, 真是勞財又傷了關係!!

說真的, 買屋自住, 要多方考慮!! 若是為了學區, 增加上下班時間, 導致親子相處時間減少, 真的有比較好嗎?

所以, 教育, 要歸教育看, 買屋, 歸買屋看, 學區, 首重安全性(治安問題), 學校文化特色與教學方式等, [選]---> 小孩能適應的 !!

看數字, 是無用的, 因為小孩是唯一, 迷信明星學區, 忘了-->[小孩], 這很糟 !! 為人父母, 眼中要有小孩, 不要自己想自己的 !!


我個人不覺得台灣的教育好, 寧可送美國學校, 不過如果要送美國學校, 何必送回台灣?
台灣的美國學校貴, 而美國的公立學校幾乎不用錢,當然學區重要,我也都住好學區,
好學區的房租很可能比台北市的貴 (台北市的租售比(大陸用語) 或 投資報酬率偏低),
但是美國薪水也高, 負擔肯定沒有台北市的大

致於醫療資源, 台灣除了少數如在肝病上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 但是其他的 如牙醫有「台灣牙醫教育落後歐美國家100年」 的說法

台北市的整體醫療資源應該還是比不上舊金山與東京的,而那兩個城市的科技化與平均薪資也都高出台北市不少,
而房地產卻比台北市便宜, 今年9月中時,舊金山市的房價中間值大概 2千萬台幣,但是舊金山的房子一般比台北市的大了不少,
舊金山中間值的房子肯定比台北市同樣大小房子的中間值便宜



東京我暑假待過幾個禮拜, 感覺也不比台北貴,mobile01 有一個比較東京跟台北房價的專題

當然如果在台北市年薪可以賺到 幾十萬美金以上而在美國或日本賺不到那麼多, 那又另當別論,
但是台北市一般的薪水又那麼低,自己創業當老闆也不像 20年前那麼容易,

我猜搞到最後只有地主跟投資客互相抄





rinconj wrote:
我個人不覺得台灣的教育好, 寧可送美國學校, 不過如果要送美國學校, 何必送回台灣?
台灣的美國學校貴, 而美國的公立學校幾乎不用錢,當然學區重要,我也都住好學區,

這也是典型的眼中沒有小孩的父母, 自己想自己的, 也不管小孩能不能夠適應 !!

說不定小孩在台東求學, 反而養成高尚的品德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