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已買或想買東煒建設"大可山石"的建案

買方怎麼算價格都不重要
在這場遊戲(交易)中,賣方仍握有比較多的主導權,講白的,賣方不要賣,這個交易就不會成功

為什麼賣方可以這樣,我歸納的理由有2點
1.目前利率低,賣方持有成本低廉
2.建商都是從銀行取得高額融資金額,可以不用出自己的錢,但賺的是自己的

我覺得這二點是高房價的主因,政府也不敢太得罪他們,畢竟房地產市場的興衰,跟很多人的工作有很大的關聯,政府如果想解決不是沒有辦法,就看要不要拿出決心而已

回到這個主題,樓主這樣算是合理的,唯一是公告現值的2倍,是否等同於市價,這很難說,畢竟公告現值跟市價在台北市高價土地,可能不太能真實反應
這件案 有一個特色 45坪的(單數樓層)跟48 坪的(偶數樓層 ),室內面積一樣,卻多出雨遮面積,有意購買的
請多注意
CAMI1 wrote:
這件案 有一個特色 45坪的(單數樓層)跟48 坪的(偶數樓層 ),室內面積一樣,卻多出雨遮面積,有意購買的
請多注意


謝謝您的訊息,所以這個建案存有陷阱?
小的並未看45坪數的樓層(雖有提出要看45坪的樓層,但代銷小姐謂已賣完,只剩48坪,否則就要更大坪數),也難怪,它的造型很突兀,某些樓層外牆多出一堵類似聯結同層A與B兩屋的橫柱,可能這個橫柱算倒偶數層的雨遮,建商用12萬的成本賣65萬的訂價,這種建商利用法規承認雨遮計入買屋者的權狀內,可見建商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削買屋人?
所以,小的開價很合理,也算是顧到自己的荷包,也留些利潤給建商,想要買屋的人請盡量大聲說出您的出價,尤其最近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會有很大的議價空間.
guest2000 wrote:
這個建案位在北投磺港(恕刪)


有興趣,記一下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superwhats wrote:
買方怎麼算價格都不重要
在這場遊戲(交易)中,賣方仍握有比較多的主導權,講白的,賣方不要賣,這個交易就不會成功

為什麼賣方可以這樣,我歸納的理由有2點
1.目前利率低,賣方持有成本低廉
2.建商都是從銀行取得高額融資金額,可以不用出自己的錢,但賺的是自己的

我覺得這二點是高房價的主因,政府也不敢太得罪他們,畢竟房地產市場的興衰,跟很多人的工作有很大的關聯,政府如果想解決不是沒有辦法,就看要不要拿出決心而已

回到這個主題,樓主這樣算是合理的,唯一是公告現值的2倍,是否等同於市價,這很難說,畢竟公告現值跟市價在台北市高價土地,可能不太能真實反應


低利率,低稅率才是真正造就台灣高房價的主因,因為低利率讓建商的資金成本低到10年養一案都沒甚麼大壓力,我們可以仔細看上市營建股多出幾家?因為建商賺很大,兩年前看過新北市一個新成屋建案(亞東醫院附近),當時已交屋3年半,才銷售55趴,兩年前去看餘屋,對方開價67萬/坪,還另算裝潢費120萬(但餘屋根本還沒裝潢,如果自己裝潢,只退60萬,甚麼,還灌水裝潢費60萬?搶劫嗎?),當場真想口出三字經,過三個月後,建商來電問說想買嗎?要我出價,我說,就六折買如何?對方回說,那就謝謝不再聯絡哦,我說,請便.
但是,有個房價的大利空,就是少子化,建商仍然高高在上的姿態,其實是虛張聲勢想矇買屋人,以為還是賣方市場,我們買屋人盡量殺價就對了,形成一股無形的砍價氛圍,讓建商不再有超額利潤,我們買屋人不再當冤大頭.
最近因為看屋,所以會看一下房屋所在地號的公告現值,比對一下,台北市的土地公告現值是在2014,2015年度才大幅上漲,那時也是房價達最高峰的時候,最近幾年,公告現值大多已下調降低公告現值,但建商依然還停在高峰時的價格,只是議價空間變大,上周去看位在萬華的新成屋,開價已經從去年的79萬降到66萬(不同時候兩個不同銷售人員),可是,也是位在萬華區另一間新成屋則開價52萬,都是RC鋼筋水泥,都是建高10幾樓的低樓層屋,也都是與地主合建,價格差距那麼大,比較兩個建案的公告現值幾乎都一樣(每平方米差幾千元),但售價卻差距那麼大.
事關我們的荷包,若關係到要揹房貸,少一分價格就減輕壓力,大家買屋盡量殺價就對了(當然還是要給建商合理利潤),我去看了約10個新成屋建案,少則有25趴以上的餘屋(只有萬華要賣52萬的建案例外),多則50趴以上的餘屋,盡量砍價(如用我的出價模式)就對了,我們不要被建商賺走超額利潤.
guest2000 wrote:
蔽人公開自己買屋的計(恕刪)


感覺大哥是購屋老手,這樣的算法第一次看到~~~~
立馬筆記一下~~~
最近也在看一些新屋,這樣可以做為砍價的基準!!!
蟑螂化石 wrote:
感覺大哥是購屋老手,(恕刪)


非也,本人並非購屋老手,出價模式是我自創的(看過幾間新成屋後才想出來的),目前只是因為想購第二間(或可能換屋)而去看新成屋,買不買並非那麼迫切.
我也不是要投資置產,純粹就是想要住環境相對較好的區域(當然也必須買的起),建商依然有著過去幾十年來不動產持續上漲的姿態與認知,但,日本的房地產30年來腰斬就呈現在眼前,因為少子化,供給過大,形成餘屋充促市場,只因利率實在低到快要0,建商有恃無恐,利息壓力非常低,因此不願意降價賣,目前就掛在高價的高原區,呈現買賣拉距,我們買方盡量殺價,形成一股氛圍,逼使建商減少超額利潤,也看緊您的荷包,減輕負擔.
guest2000 wrote:
非也,本人並非購屋老(恕刪)


誰也不想買貴
誰也不想便宜賣

總是要雙贏!!!

查查每家上市櫃的建商,哪個不是高EPS........
guest2000 wrote:
非也,本人並非購屋老(恕刪)

剛好上星期經過有去看此案子。也跟仲介打聽。
先講結論好了~ 版主你開4字頭,完全是緣木求魚。
北投再怎麼差, 這種電梯大樓,中古的哦(地點太偏不算)4字頭都買不到。
重劃區內,地點較好,知名建商大概 成交在5字尾/60初....看坪數規劃

這案子用料比隔壁案子好, 但要貴多少則是見人見智。
買房子吼, 一言難盡。很多眉角
~~~~~~~~近10年來在石牌 已買賣7/8戶的經驗 分享(非投資客,純粹幫自己及家人 換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