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這麼有錢嗎?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

k_7997 wrote:
回歸到房子(住宅)的本質, 其目的為何? 就是要給人住的嘛
現在出生率年年下降, 如果未來有一天該有房子的都有了, 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 ? 那會怎樣 ?? 房價還會漲嗎 ??
要賣屋變現可能不見得賣得掉呦 ??
大台北地區是因為高度都市化的結果在支撐房價, 大家都以台北市為活動中心,需求一直在, 自然會上漲或不跌,高雄有漲嗎? 台中有漲嗎?
只要是可以自由交易買賣的商品, 其價格還是逃不出經濟學基本原理, 由市場供需決定
不用羨慕別人住的起2000萬房子, 你住500~600萬一樣可以很快樂


我自己反而扯遠了
我要說的是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不要跟別人比, 很痛苦
就像有人不把錢花在大房子或好車上面, 他們寧可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
錢,房子等很重要但不是人生唯一目標, 自己覺的舒服就好
我姐財富上億, 工廠在大陸, 台灣的房子只是一個居所, 住的還是十幾年前700多萬的房子(北縣), 要他花錢買2000萬房子, 大安區有怎樣 ? 她覺得是神經病, 她送小孩去英國倫敦唸大學及(未來碩士), 也花了好幾百萬
suchemin wrote:
一兩千萬的房子,買下去都不手軟?...(恕刪)


當然會手軟. 大大如果在台北, 那就沒辦法了.
我當年也在某電子五哥位於台北的HQ工作, 但是房價這個東西就很現實, 台北市硬是比其他縣市貴.
後來想透這一點, 就到新竹工作, 薪資也沒比台北差太多.
但是後來的差異在於, 新竹房價相對於台北比較低, 工作久了, 收入也比初出社會時多了. 一來一回之間, 買房子就更容易了.
我的年齡比版主稍稍年輕, 也是有兩個小孩, 老婆的月收入是版主老婆2~3倍, 所以相對幸運的, 我比版主負擔和壓力小一些些.
如果硬要算開銷的話, 老大一個月的學費加哩哩摳摳的, 一個月一萬五跑不掉. 老么一個月約花一萬, 保險費一個小朋友每月約3,000 , 有的沒的加一加, 兩個小孩一個月花將近4萬是有可能的.
小朋友的教育基金, 一個月每人幫他們存個5000 , 這算開銷還是儲蓄?
水電,瓦斯,電話,第4台,管理費, 因為偶爾不在家, 一個月花大概6000吧.
給爸媽一個月12000
夫妻各開一台車, 油錢一個月約4000到5000
我還有一個保險要繳費, 老婆也有一個. 一年共12萬, 平均一個月1萬.
一個月大概8萬左右的開銷在那裡了.

房貸現在繳清了, 所以可以不計算.
雖然夫妻手上的現金和股票價值, 現在大概一千萬上下吧.
要我去買一兩千萬的房子又不手軟, 很難. 應該說根本沒意願.
至於股市投資, 心裡也寒寒的, 過去已經交了500萬的學費了.
現在手上的錢, 是未來保命用的啊.
回覆一下樓樓上還是樓樓樓上
嗯!它是15歲開始存沒錯..而且他才國中畢業.現在也已經是.10個人小公司的老闆了

說真的書讀的越高讀的越久~~~~~~~~~只會讓起跑點比別人晚..時間只會比別人越少...雖然.薪水不算

低.但說真的..一個月存三萬...的人多的很..優勢又在那呢?

不要被賺多少騙了.....而是要存多少...才是重要的


大家好
大家都講有錢的例子
再講下去就變成財產爆料競賽了, 這很無聊
我只能說我的確有看到薪水比你高, 貸款好像一千多萬吧 (maybe 1500, i don't know)
也有買800多萬房子, 貸600萬的
結果是 : 撐的很苦, 很怕失業
自己這把年紀, 應有判斷能力, 怎麼做對自己及家庭最好
很多住千萬美宅及開全新雙B, 其實也是硬撐的
stish wrote:
.......買屋不要想幾千萬就這樣花掉了,他是資產,是有可能增值的資產.....(恕刪)

+1000,完全贊同!這也是很多人不敢買房子的盲點.......
ysc_kyy wrote:
+1000,完全贊同...(恕刪)


是台灣人都有買房置產的觀念吧.. 這個根深蔐固的觀念有時並不一定是對的!
版主看你要如何過你的生活, 你可以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殼, 付出你大部份的錢, 因為你每天都覺的值得 , 但是往後日子有較大的經濟壓力!! 或是把錢投資看能不能夠讓你財富增加更快,或提供你部份的現金流, 享受變得不是很重要, 但是會有損失的風險 !! 這都是你的價值觀 !! 提供我的選擇 :

1. 房子: 不是很在乎, 它只要能提供安全及足夠的空間就夠了, 所以我不把所賺的錢花在這裡, 只佔我財富的
不到兩成 (不超過550萬)!!

2. 每月薪水 : 全部花在兩個小孩教育費(NT40,000),父母敬老費 (NT:30,000)及生活費 (NT$40,000),
勉強打平 !! 利用過去領的BONUS全部分散投資及定存, 每年有二三十萬收益 !! 老婆的薪水都
存起來, 留做備用金 !!

3. 娛樂 : 利用這些投資收益, 每月帶小孩國內旅行及一次國外旅行, 國內一定住五星其級飯店,
享受被服務的感覺, 因為我的家不會這麼好 !!

4. 實現過去的夢想 : 辭去高收入高壓力沒興趣的工作,到一份自己很喜歡的工作(每年收入少了3-5倍),
買了一台夢想的BMW車,讓每天開車及工作的心情都很 high !!

5. 退休 : 賣掉北部的家, 回到南部可以買的更好的房子, 生活費又不高, 投資的收益來當生活費也足夠 !!

這種生活對我才是安穩的 !!
suchemin wrote:
小弟先自我介紹一下,...(恕刪)針對一些鄉民的問題,小弟先說明一下,小弟一直對念書有點興趣,一直念到28歲(含應盡的義務兩年)才去工作,30-35歲年薪約70萬,35歲之後有人挖角,才正式突破百萬(到現在也才四年),所以手上的現金真的不多,只有幾佰萬而巳,我不是一畢業就是百萬年薪,一畢業就百萬的應不多吧

如果你總資產是五百萬, 建議自備300, 剩200作日常消費,投資, 及緊急預備金使用
貸款假設600, 900萬總價小一點或中古屋先擠一濟, 以後小孩大了再換吧

台灣經濟假設毫無起色, 政府現在用低利率硬撐的房價還是要下來的, 只是什麼時候罷了?
只靠薪水想揹千萬以上貸款, 請三思 !!
pych wrote:
.......是台灣人都有買房置產的觀念吧.. 這個根深蔐固的觀念有時並不一定是對的!....(恕刪)

就看這個「有時」所佔的比例是多高......
美國次級房貸爆發前

很多人也覺得怎麼這麼貴都有人買

事實就是有一堆人以為買了可以繳的起

就算繳不起再賣都還有賺一點

所以前仆後繼投錢進房市

到最後繳不起

賣了又賠

兩手一攤從容就義

其實用常理就可判斷低利率借來的錢不是去投資生產事業而是去投資不動產

最後的結果就是房市泡沫

只有新技術新觀念新的競爭力可以推升國民所得

不動產只是個收割的東西

毫無以上功能


美國房市爆了

台灣為了怕失業率高升(已經比日韓還高了)加大社會動盪

所以繼續在養房市泡沫而已

問題只在這麼泡沫會撐多久而已

完全不用擔心它是不是泡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