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市正做頭,再談天價區的"神來之筆,天方夜譚"

關於
2。上海的薪資早已經超過台北市的,因為高薪的工作機會在上海的遠超過台北的

上海是中國大多數外資企業的總部所在,而那些公司在 上海的規模通常是 台北市的 10倍以上,
人口多 60-70倍, 所以 10倍不算多, 將來差距只會一直增加
因為看中的是整個中國的消費市場,我老婆在跳槽時比較過那些公司在 台北跟上海同樣級別的工作, 上海的待遇早已超過台北的
所以基本上,同樣級別的工作,如果上海和台北都有機會, 很少人願意去台北的
另外灰色收入很可能會超過正式薪水的 1/3, 但是不好說,就比正式薪水吧

上海的那些中上層白領 其實薪資成長與工作機會是很多的, 跳槽普遍, 一跳大多可以要求 20% 以上的加薪

她和她 的朋友, 同事大多在 30歲左右,
在那些公司勉強算中級的經理,月收入沒有低於 兩萬人民幣的
她一年拿 60萬人民幣,大學畢業後工作 近10年,10年前恐怕還沒有 2千一個月, 但是每年上調
所以不過 10年就差這麼多

至於龐大的國營企業 因為壟斷,月收入高於 兩萬人民幣的其實不少,但是一定要大陸出身的才有機會
當地的私人公司如 廣告業等,也有許多自己創業的,看過那些30歲左右的年輕老闆住別墅
與開新的 雙 B 或 Audi 的不少



至於上海跟北京不一樣, 沒有 2 環 或 3環的叫法, 只有 內環, 中環, 和 外環, 就3個環
你真的了解上海的情況?

上海的內環就相當于市中心的區,內環裡面的新大樓通常要價 75萬台幣/坪 (5萬人民幣/平米)以上,
到了 中環邊就在 30萬/坪左右 (2萬人民幣/平米), 中環邊地鐵到上海市中心, 人民廣場,在 35分鐘左右


但是上海小區房子的規劃都相當好- 裡面 相當于 民生社區或天母的居住環境,加上這 2年正式營運的地鐵從 4 條變成 10條以上,
(到了2012 年大概有 14條正式營運), 結果是許多都離 地鐵口不遠,

買那些上海中環小區的房子等於是 花30萬/坪 買在內湖捷運站邊 有民生社區環境的房子



小虎先生 wrote:
我前幾年開始工作有去上海應徵過,現在也有同學在上海!
我真的無法認同這句話!

不過上海消費費用,以同樣品質而言的服務,確實不比台北便宜很多,也許就一點點,但居民收入而言,台北還是要高不少!
四十歲左右中上層白領,台北年領一百五十萬不在少數,也就是三十萬人民幣,除上十五個月,每個月領兩萬人民幣薪水的上海中上層上班族還是比例上不多!

房價上,台北區如上海二三環,台北如內湖三重,台北一坪新屋五十萬約十萬人民幣,除3.3約三萬人民幣一平米,加上
灌水公設,等於一平米要四萬,大概是上海一倍,不要去比那種特貴的,二三環區,平均價就是一平米兩萬上下,台北房子還是貴,不過用人均去算,大家痛苦值大概差不多吧!
...(恕刪)
樓上網友算是真實了解上海的實況
包含薪資跟房價

薪資部分
兩三年前 妻子服務的美國最大公關廣告集團 就已經開始由台灣
物色台灣幹部補充到上海來了
因為相同的2萬人民幣左右 大陸只找得到5~6年年資的人
而台灣 10年以上年資又有實際戰功者眾
更不要說 台灣人不需要四金等額外的40%隱性成本
這對台灣幹部來說 是機會 也是嘆息

房價部分
上周走過徐匯區辛耕路 內環 走路至徐家匯地鐵站5分鐘
那裏有著名的永新花苑與較新的永新城
前者有陶喆...等台灣明星長期置展 有七年以上的小區了
134坪米 看到仲介掛價750萬人民幣出售 多少錢可以自己算算
連中環 龍華新都更區域的尚海灣 也看到有170坪米掛價1120萬的頂樓景觀戶
我也同意誇張的很

最後 想就很多人指出 人才都到大陸發展了 哪會回台灣台北置產的推論
我不知道這樣想的人是有多少樣本這麼說
但是就公司集團內超過二位數的台籍幹部
超過一半的比例 最近3年有在大台北再置產的超過一半
這些人中也有超過一半在大陸有置產 時間更早

人能掌握的資源不是只有一塊 只能替代或產生排擠
窺探房價趨勢空手的人 都知道要規避風險了
有資源的人 更懂得分散風險 而非雞蛋放同一個籃子這種邏輯論調
淡江聲 wrote:
看你"好大口氣"說得...(恕刪)


是啊,你的口氣也不小啊,既然聲稱自己看房市如此神準
身為版主的你,何不你先來開示眾網友何處是相對可進出場之時間點和價位?
就己你大談的淡水為例好了,你買的淡水獲利了結了沒? 你不是開始看空了嗎?
Yaleclubs wrote:
是啊,你的口氣也不小...(恕刪)


你沒看前面第一頁五樓嗎???

本人在台灣政府降低增值稅後,就開始翻長空為長多,

一路以來,無論是政府查投資客營業稅事件,紅杉軍倒扁事件,全球金融風暴事件

本人都公開堅持"台灣房市壓不下就要漲"的長多態度.

本人所說的,就是本人真正看法,本人所做的,也一定按本人所說所看的去做.

一直以來,我都表明,我的不動產,除了留給子孫的以外,在高檔會出脫,

並且本人翻空也一定會"宣示"

今年二月我就提出:台北精華區房市,高檔震盪,完成後易下跌.
(長多以來第一次看末端衝刺,趨勢將盡)

各位,若相信我所言,二月開始賣出動作,三四個月內一定有好價錢可賣,

沒有最高也有次高價.

像我這樣低檔一路堅持長多,並且公開宣告,高檔事先宣告翻空,斬釘截鐵宣告的,

台灣房市論壇,絕無僅有.



關於本人投資狀況本是隱私,不過,早期就關心本人的粉絲一定知道
(其實,一直以來我哪有甚麼粉絲?有的只是一群圍剿我論點的空頭,
不過,這些圍剿我的空頭,目前似乎一個個認同我當時的看法,哈哈哈,
現在反過來,似乎她們開始看長多啦)

我在淡水是有投資的,還是老話一句,我的投資,

除了長期性將來要給後代的以外,逢高會出脫.
淡江聲 wrote:
你沒看前面第一頁五樓...(恕刪)


那淡江聲先生之意,也就是土增稅長多後這幾年的上漲趨勢已結束,現在處於盤大頭階段,也許半年或一年就會開始有脫離頭部區的下跌段?

不知我的解讀對不對?

上次民國八十年開始的下跌軌道,當然中間跌兩三年會有一兩年反彈,一直到sars也就是2003,民國九十二年才落底,展開多頭,特別是2007年後大漲!

不知您的看法這次的所謂盤頭下跌是不是跟上次一樣級數的修正,還是中段修正,也就是修正一兩年後,2012或2013再進入上漲驅勢,在過2010這個頭!

兩者差很多!上次民國80年那次修正,中南部大部分地方到今天都沒未回到那時價位!台北市也有三四成修正,我家中正區一些三十幾快四十房幾乎sars時二十出頭就可買到,中間可是十幾年!

到底你說的盤頭是大頭還是中頭,請幫我解惑!這也是您功力真正所在?謝謝!
淡江聲 wrote:
我在淡水是有投資的,還是老話一句,我的投資,

除了長期性將來要給後代的以外,逢高會出脫....(恕刪)


是啊,我當然知道你現在看看空啊
問題是,你看多時買的淡水,你怎麼不分享一下你賺多大的樂趣給眾網友幫你鼓鼓掌?
看空房市,叫別人趕快賣的候,你的淡水怎麼還不趕快賣?
留給後代傳世的好宅,也留間信義區或大安區的吧?怎麼留個淡水的呢?

Yaleclubs wrote:
是啊,我當然知道你現...(恕刪)


你多大年齡?轉來轉去,不過就是想套我的話,想知道我如何處置分配資產罷了,

我只談大勢,只說我想說的,我不想說的,就不會露點點的.

我的不動產,除了留給子孫的,逢高都會賣的,這我一向都如此說的.


哇哈哈

有夠爽的

沒想到我被停權

還能讓粉司特地開個欄

還一群人歡送

哈哈哈



真是給他不好意思勒

可惜我不能也給他狂賀一下

哪位大大把這段轉貼過去呀

哇哈哈哈

短短一晚竟然有那麼高點閱率

實在給他太高興啦

各式各樣的粉絲都來歡慶

真是驚喜萬分呀

像空頭寫手,失敗投機客(三峽汐止基隆套牢客),

買不起偏要買北市房子的年輕人,被軋已經買天價者(尤其是買在前途無亮三峽汐止基隆者)

偽裝自住買家套牢投資客(L20.S02::::::)

,玩太大貪太多無法全身而退者:::::::::::::::::::::::::

都來朝賀

真是不敢當呀

不過,有少數是"同情弱勢異議者"

也算難得啦


淡江聲 wrote:
你多大年齡?轉來轉去...(恕刪)



插畫一下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6/5/2b7rx.html

有什麼好吵的 ,如果台灣就業環境再不改善 , 10 年後 台北的房子真的要賣給 粿 了 ...

以後真的天天是七夕情人節

嘻哈哈哈哈哈 ,是死是活都是命 ,害怕你就輸了
淡江聲 wrote:
你多大年齡?轉來轉去...(恕刪)


我年齡多大好像不是重點,房地產也只是我資產配置的一部份吧了,中國人嘛,有土斯有才的觀念總是變不了
你的資產分配我一點想知道的興趣也沒有,只是你把你自己說的像半仙一樣,所以想看看你這位淡水的趨式大師,有沒有把你神準的眼光,為自己帶來可觀的財富罷了!

我沒有什偉大的理論,投資的地方永遠是地段 地段 還是地段
但自住就可能不一樣了,我要看山又看水,這種地方通常不會是精華區
小虎先生 wrote:
那淡江聲先生之意,也...(恕刪)



淡江聲先生,您好像沒有回答我所請教的問題!

這問題是根本,我也就您提出的看法向您請教!

究竟這次修正,是長波修正,十年八年,還是中段修正,有機會2012,2013修正完畢,再過這次2010的頭!這差很多,影響很大!

對這幾年真想買房的人差別很大,如果如民國八十年做大頭,很慘的!特別是買所謂郊區新地段的人!例如當年的汐止,跌十幾年腰斬還不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